浅析李叔同学堂乐歌的艺术审美特征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类文明不断深化、精神追求更为卓越的今天,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要让世人接受,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历史底蕴,还要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学堂乐歌就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学堂乐歌是我国古代传统音乐与近代音乐之间的”分水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和作用。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上,李叔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李叔同,就没有今天的学堂乐歌。他独特的艺术审美和音乐艺术创作无疑不为学堂乐歌增光添彩,使得学堂乐歌更加独具魅力,无可替代。
  关键词:李叔同 学堂乐歌 艺术审美特征
  在人类文明不断深化、精神追求更为卓越的今天,艺术欣赏者们对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要让世人接受,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历史底蕴,还要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学堂乐歌就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它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歌唱文化,一般是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为歌唱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上,李叔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具有独特的音乐艺术创作思维和深远的音乐教育能力。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有简洁流畅的音乐风格,还有深邃典雅的审美意境,而这些也正是李叔同学堂乐歌作品的艺术特征所在。所以,李叔同的学堂乐歌是独树一帜的,具有深远的影Ⅱ向,对音乐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一、李叔同简介
  (一)李叔同生平
  李叔同(1880-1942)俗姓李,幼名文涛,别号息霜,弘一法师,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书法家、教育家、思想家。
  (二)李叔同音乐成就
  1.在音乐创作方面,他创作的乐歌大多为艺术歌曲,一部分还配以钢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在音乐教育方面,他为我国近代早期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以其深厚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了一批批像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著名的音乐家,为我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在音乐学术方面,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并且编印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二、李叔同学堂乐歌的创作时期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后,在新式学堂中兴起了内容反应西方科学文明,改良国家、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思想,出现了主要引用日本,美国、德国等外来曲调以及部分我国传统曲调填写的学堂乐歌。李叔同作为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学堂乐歌的创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留学时期
  李叔同出生在一个官僚兼巨商的家庭,经历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后,父亲去世,然后随其母亲前往上海,在此期间,成为蔡元培的得意门生。1905年母亲病故,安排完母亲的事情后,面对国家山河破碎,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在处处不得志的情况下,他抱着个人的美好憧憬和为国家寻求振兴之路的愿望于1905年离开了家乡,远赴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他从一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一个改穿西服的留日学生,踏实学习,接触了音乐、绘画、话剧等方面,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发表了《我的国》《春郊赛跑》等作品。这一时期的歌曲大多以我国传统曲调为基础,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迫切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二)成熟时期
  1911年李叔同学成回国,回国后从事教师职业,在天津工业专业学校、直属模范工业学堂任教。1912年应浙江师范学校校长之邀,开始在该校任教。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刚刚起步,整体比较落后,由于李叔同知识渊博,师德很受师生的爱戴,在他的带领下,使音乐这门本来不太重视的学科得到快速的发展,也迎来了李叔同学堂乐歌创作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创作了一批堪称中国学堂乐歌的校园艺术歌曲,如《春游》《送别》等。这些作品在选材上多数是结合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状况,所以曲调风格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生动、活泼流畅,很受学生的欢迎:在创作手法上善用借景抒情,在配曲方面喜欢采用欧美的流行曲调,无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歌曲的艺术水平上来看,都可以堪称为精品,充分显示了他创作的高峰期。
  (三)出家时期
  1918年七月,李叔同结束世俗生活,选择在杭州出家,号弘一,法号演音,之后一直从事经文律学的学习和研究,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大家是众说纷纭。在我看来,这是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李叔同虽然选择了出家,但是他对音乐的创作却从未停止过,创作了《清凉歌集》,共收录《清凉》《山色》《花香》《观心》《世梦》五首歌词。在经历学堂乐歌的高峰期之后,李叔同选择出家,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中透漏出他远离世俗、淡泊人生的生活姿态。
  三、李叔同学堂乐歌的艺术审美特征
  (一)鲜明的民族性
  1.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李叔同的乐歌虽然有一部分是采用外来的音调,但是实际上却是十分正宗、地道、气派的中国乐歌,如《我的国》,就直接表现了李叔同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责任感。歌词“昆仑峰,缥缈千寻耸。明月天心,众星环拱。五洲惟我中央中。二十世纪谁称谁,请看赫赫神明种。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万岁!”写得是豪情壮志,从中可以看出李叔同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强大,体现了李叔同强烈的爱国赤子之心。虽然说当时的中国日渐衰弱,人民群众生活苦不堪言,但是身处异乡的人也是仍然希望祖国能够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有所提高,过上安稳的日子。李叔同创作的《我的国》其曲调简洁有力,感染力极强,所表达的这种爱国之心更是可歌可泣、令人敬佩。又如《祖国歌》,歌词“上下一千年,一脉廷,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也,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呜呼,大国民!”从中可以看出歌词具有鲜明的主题,颇有民族特色,歌颂了我国的幅员辽阔,体现了李叔同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骄傲与自豪,彰显了他对祖国大地的深厚感情。   2.歌词大多数为中国古诗词
  李叔同早期关于乐歌的创作,其歌词来源大多为中国古诗词,选自《诗经》《楚辞》《菩萨蛮》以及其他古诗词曲中的一部分。如《菩萨蛮》,该词选用的就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词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将歌词与原词对照,可以发现歌词将“西北望长安”改为了为“西北是长安”:将“江晚正愁余”改为了“江晚正愁予”。该词较好的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为歌词增添了不少色彩,古诗词本来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魅力,而李叔同将它运用并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歌词上显示了他超凡脱俗的文采。又如《行路难》,采用了李白《行路难》中的部分材料,将原诗的“闲来垂钓碧溪上”改为“闲来垂钓坐溪上”,还采用了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中可以看出李叔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3.部分歌曲直接选用来自民间的曲调
  李叔同有一部分乐歌其歌词就直接选用来自民间的曲牌,如《祖国歌》,“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呜呼,大国民!谁与我鼓吹庆生平?”其曲调就直接来自民间乐曲《老六板》,这是他自己第一首填词配曲的乐歌,富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主题鲜明贴切,词曲紧密结合,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华夏文明,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由于采用的是民间曲调,所以很适合大众的口味,当时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并且同时全国各地的很多学校也都开始把它选作为教材。
  (二)简洁流畅的音乐风格
  李叔同的乐歌流传广泛,至今仍被很多人传唱,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他的乐歌语言简洁质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然而又不失文雅,所以传唱起来很容易让人接受。在选曲填词时,李叔同将那些外来曲调中比较复杂的部分去掉,然后以此保持音调的简洁流畅。《送别》就是一首传唱很久的经典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学堂乐歌作品,至今仍在流传。这首曲子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P.奥德威所作,歌曲的原名为《梦见家和母亲》。
  该乐曲旋律优美,带有忧伤的感情,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便使用它的旋律填写了《旅愁》。在原曲每一句旋律的结尾,加一个强拍上的切分倚音,这是美国一些通俗歌曲的特点。然而《送别》在采用这段旋律时,就选择去掉强拍上的切分倚音,从而使曲调唱起来更为流畅自如、朗朗上口。近代音乐家沈心工也曾使用了《梦见家和母亲》的原曲,作了一首《昨夜梦》,此歌保留了原曲中的部分倚音,然而却没有像《送别》那样流传后世,从中可以看出旋律的的简洁与优美对乐曲的整体结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针对李叔同的创作,又如《春郊赛跑》,对于这首歌曲,李叔同仅用“轻巧”二字就证明了歌词的基调。李叔同对此只作了一段词,言简意赅,完全围绕《春郊赛跑》的主题,让歌者唱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如歌词“跑!跑!跑!看是谁先到。杨柳青青,桃花带笑。万物皆春,男儿年少。跑跑跑跑跑!锦标夺得了。”可以看出,这首歌的歌词比较通俗简练,唱起来也比较顺口。另外在很多合唱作品中,李叔同也不玩弄技巧,音乐结构清晰规整,和声手法的运用也都干净利落,可以充分体现出他作品简洁流畅的音乐风格。
  (三)深邃典雅的审美意境
  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中,注重意境美,注重神韵,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这也是中国音乐区别于西方音乐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李叔同的作品中就能体会到强烈的审美意境美。他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如《西湖》《春游》:通过对自己人生的领悟体会,寄托深刻的生命哲理,如《落花》《晚钟》;通过离别思乡的情节,抒发坎坷的人生体验,如《送别》《亿儿时》。
  以《春游》为例,“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歌词“万花飞舞春人下”,就这一句看来,末角的一个“下”字就很奇怪,非人用催眠术腾空行走,要不然花怎会在人下面飞舞呢?但当看了上句,“游春人在画中行”,便知道作者早已点明用看着画一般的“平面化”的看法了,把春郊的风景当做一幅画看时,便能看见远处的人在画面上的位置高,近处的飞花在画面上的位置低,可见这个“下”字用的非常巧妙,这绝不是为了凑韵而用的。从正常思维考虑,游人和飞花都在地上,应该说是“万花飞舞春人旁”才对,但这样说又扼杀了诗情与画意。另外,歌词“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也是写得也是很有意境,李叔同在歌曲中运用这样的句子,就顿时提升了歌曲的境界。再如《晚钟》,歌词写得也是很有诗意,“庄严七宝迷氤氲,瑶环翠羽垂缤纷”。感觉他仿佛在佛教的氛围里感悟到了“神恩”的伟大魅力。这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使他的作品摆脱了那种俗气,他的乐歌以清新秀丽的文辞作为基础,进而追求淡雅,以达到深邃的意境。由于李叔同创作的音乐是在追求意境基础上又继承了中国音乐的审美传统理念,所以他的乐歌才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流传,备受人们之喜爱。
  四、李叔同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学堂乐歌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开端,也是我国传统音乐与近现代音乐的一个分界线,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李叔同作为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李叔同由于在日本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对西方的音乐文化又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接触了西方的音乐教育理念,从而对音乐有了新的思想认识,这使他创作的乐歌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回国后,他将这种音乐思想运用到音乐教育中,结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创作了不同风格的乐歌,由于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流传。
  在音乐创作中,他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来自西方的一些外来因素,为学堂乐歌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必然性的条件。在音乐教育中,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以具体的实践来向学生传递进步的音乐思想,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风格。李叔同把自己对国家的爱、对民族的爱,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完成了文化思想的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承,把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论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刺激了当代音乐教育中声乐教育的萌芽发展,抬高了声乐本来不被重视的地位。李叔同学堂乐歌的创作,是现代音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他对歌词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创新为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做了积极的准备,潜移默化的影Ⅱ向着现如今当代的音乐教育,为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启示。
  五、结语
  总的来看,李叔同关于学堂乐歌所编创的歌曲都很注重曲调的流畅优美,文辞的生动秀丽,以及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学堂乐歌的创作是李叔同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时以及当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他的乐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其次,他的乐歌简洁流畅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生动却又不显得哕嗦,以便于我们传唱:再次,他的乐歌具有深邃典雅的审美意境,具有丰富的美感,演唱者演唱时能给观众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想象。学堂乐歌独特的艺术特征,又赋予学堂乐歌在历史地位上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对于李叔同学堂乐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也有利于我们对李叔同学堂乐歌作品的艺术特征取得更进一步的理解。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用声乐抒发情感,而情感又是声乐艺术的灵魂。通过声乐教学实现声乐认知和情感的结合,达到声乐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让学生们更好理解声乐艺术。本文从声乐专业学生特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和声乐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如何最大程度上使用生动和形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热爱音乐,掌握歌唱的技巧。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艺术;教学策略;艺术手段  一、音乐教学中声乐专业学生特点  (一)思维比较活跃 
作品简介:3月见牡丹花花开,想到那几日读到诗仙李白的清平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意气之中做了这副牡丹图忆诗中风骚。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有着鲜明的实践性特征。然而在当下的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普遍存有欠缺,不但成为了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鉴于此,本文从钢琴实践能力的含义谈起,对该种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 实践能力 提升途径  一、钢琴演奏实践能力的含义  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艺术,技术性表现为在钢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
摘要: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化转变为经济的增长,音乐人才也不理例外。为了培养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音乐专业学生,学校应该挖掘更深层的人才培养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相对措施。  关键词:音乐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
【正】 川沙县张江乡新盛大队团总支从八一年底起,自筹资金办起了独立经营的机电修理服务部。三年多来,他们为大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为团组织活动筹集经费,收入
【正】 徐海林最近撰文说:上海南洋电机厂在实行经济责任制中,采取了一项措施,就是把车间里过剩的工人裁减下来,列为编外人员,总计有120多人。现已有48人被分到新组成的综合
【正】 据徐汇区团委反映,目前全区参加“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青年约有一万零三百人,占全区青年职工的百分之二十。在参加读书活动的团员青年中,青工系统约占有百分之六十,
【正】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罗马尼亚青年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该中心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马赫莱尔·费雷德和与该中心合作的罗《青年火花报》编辑米哈依·米尔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高校声乐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声乐教学;必要性;运用途径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教学中得
【摘要】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音乐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希望能推进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以湘西南某高校为例;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