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散电流-盐冻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的劣化

来源 :铁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北方沿海及西北盐碱地区轨道交通工程中杂散电流-盐冻耦合作用的严酷环境,设计了杂散电流-盐冻耦合条件下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及氯离子侵蚀试验,通过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盐浓度梯度表征了此耦合条件下混凝土劣化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压汞(MIP)、电镜扫描(SEM)-能谱分析(EDS)进一步分析了此条件下杂散电流作用影响混凝土劣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相比盐冻条件,杂散电流-盐冻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的劣化现象更为显著,杂散电流作用加剧了盐冻对混凝土的破坏、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劣化并加速了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此外,相比钢筋表面处,混凝土表面处的劣化更为明显.此条件下杂散电流作用加剧混凝土劣化的机理主要在于加速氯离子迁移、诱导水化产物分解及加速钢筋锈蚀.
其他文献
针对传感器水质监测所获取的大量数据,在处理设施工况稳定、外部影响因素及发生影响概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筛选代表性、可信度高的数据作为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获取水质指标数据的拟合曲线,可用于传感器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智能辨识,对非故障原因导致的测量偏差、原水水质和设施状况异常提供预警.该方法可以保证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实现无人值守水处理设施精准维护,降低现场工作人力成本.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较大,常采取超前全断面预注浆进行处理.本文依托皖南一工点通过建立渗流数值模型分析了注浆圈不同厚度、渗透系数下隧道周边地下水渗流规律.结果表明:未支护条件下开挖,渗流达到稳定状态后地下水压力呈漏斗状分布;隧道涌水量随着注浆圈厚度增加而减小,注浆圈厚度宜控制在5~8m;减小注浆圈的渗透系数可有效减小隧道涌水量,注浆圈渗透系数宜控制在2.00×10-7~2.67×10-7 m/s;注浆圈厚度和相对渗透系数一定时隧道埋深与隧道周边涌水量近似成线性关系.经实施,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区段涌
针对突发事件下列车正常秩序的快速恢复与调度优化方案的自动生成问题,现有调度优化模型与一般人工经验难以处理复杂事件场景,且求解效率较低.面向同时包括严重初始延误与区间限速影响的复杂突发事件场景,设计提出大面积列车延误和区间限速等针对性约束,构建基于事件活动网络的列车多目标非线性调度优化模型.为实现实时调度,采用添加中间决策变量构建析取不等约束组方法对列车晚点和取消相关非线性约束进行线性化,同时采用分枝定界算法求解.以武广高速铁路岳阳东至广州南区段为例,验证表明:该模型算法能有效降低列车调度方案的偏离程度,减
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用于列车通信网络中各功能设备间的信息传输,其网络异常将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在对MVB网络常见故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的MVB网络异常检测方法,直接将采集到的MVB信号物理波形作为模型输入,选取VAE重构误差作为MVB网络异常检测依据.为了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带标记异常数据不足的问题,VAE采用半监督学习方式,在训练阶段只需要正常数据.根据MVB网络正常数据的重构误差,设计MVB网络节点健康指标,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自动确定异常检测阈值,而不依赖于专家经验
黏着制动是通过车轮与钢轨接触斑之间的黏着-蠕滑来传递制动力的,因此轮轨黏着是影响制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防滑控制系统能防止由于轮轨低黏着而引起的轮对擦伤,是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深入分析轮轨黏着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分层递阶和多模式黏着切换的防滑控制新策略,防滑控制系统能根据不同的轮轨黏着条件自适应获得最佳可用黏着.基于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进行不同速度等级不同轮轨黏着条件下的防滑试验,探析防滑控制特性和黏着-蠕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防滑控制系统既可以抑制轮对滑行防止擦伤,又能够改善轮轨可用黏着,缩
粗粒土填料广泛应用于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层,填料的物理和应力状态对重载铁路路基的回弹特性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粗粒土填料在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回弹特性,开展一系列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粗粒土填料在不同含水率、动应力幅值、循环振次、围压条件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饱和稳定试样,回弹模量约在1 000圈左右达到稳定微增长状态,非饱和稳定试样,回弹模量随循环振次的增加呈现出持续增长状态.回弹模量随着动应力幅值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围压和动应力幅值越大,粗粒土回弹模量随含水率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具备高频谱效率和大连接的特性.随着移动数据和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NOMA技术的代表之一——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技术具有愈发重要的研究意义.为了降低SCMA系统的检测算法的复杂度,先对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以及Max-Log-MPA算法进行了原理剖析和性能对比,然后基于Max-Log-MPA算法,提出
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作为通信侦察的一种技术手段,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迁移学习不要求源域与目标域数据同分布,大大减轻了传统模型对数据量和数据分布的敏感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通信辐射源数据集不全面、不充足等问题.概括了迁移学习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基于迁移学习的通信辐射源识别的可行性,阐述了近年来迁移学习以及基于迁移学习的通信辐射源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迁移学习方法的算法性能和优缺点,总结了基于迁移学习的通信辐射源识别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爆破粉尘是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因素之一,为科学有效地开展爆破粉尘防控,客观评价防控效果,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从爆破粉尘扩散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角度出发,提出基于高斯扩散模型的爆破粉尘可量化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粉尘扩散的物理数学模型;然后采用Matlab和Ansys Fluent软件模拟爆破粉尘扩散规律,得出爆破产尘量和爆破粉尘扩散范围;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所建立的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高斯扩散模型能够较清晰实现对爆破粉尘扩散规律的研究,为爆破水雾降尘中水袋参数设置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为研究设计速度350 km/h高速铁路斜拉桥钢-混组合箱梁的受力特性与桥面变形性能,采用Ansys软件建立赣江特大桥3个梁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应力分布特性;以应力等效的原则优化设计出相似比为1:3的全截面静载试验模型并开展受力传力及桥面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钢-混组合箱梁在轴力及弯矩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混凝土桥面板、钢梁最大压应力分别为8.36、107.2 MPa;其中钢主梁顶板与底板应力值较高,为受力关键区域;实测应力值与原桥理论值相符良好;混凝土桥面板与钢主梁顶板之间无明显滑移发生.沿纵桥向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