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依托,又有所不同。美育虽不能代替德育,但是不搞美育,德育也不会充实和完善。其中美术教学,以其形象性、灵活性、趣味性、适时性的特点而显示了其极大的优越性,有机地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目的 渗透 一致性
德育是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自觉的影响,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措施,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教育。
由此可见,德育与美育二者同属于教育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它们不仅具有自身特有的功能,而且两者还具有多方面的一致性。如:大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一代新人,使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教育规律一致,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它们之间还胶叉关系,即德育不同程度地饮食有美育因素,而美育也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德育因素。
一、美是道德的象征
正是基于这种事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们才会不惜笔墨,一再论证美育和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早在两百年前,席勒便做出了生动的论述:“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德国美学家康德也曾说:“美是道德的象征。”高尔基更是直言不讳地认为:“美是未来的伦理学。鲍列夫則进一步说:“将全世界变为美的王国,这意味着将世界崇高化、人话”。
在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西周“六艺”创设了新的“六艺”教育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将儒家伦理观念“礼”与美的教育“诗”“乐”相提并论,互为渗透,由此实现他的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20年代倡导美育的时候,也提出美育德育两者“两符而行,以图德育这完成也”。中国教育实践也证明:当我们提出了德育而取缔了美育,使美的生活、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艺术都受到了严惩的污染和破坏。尽管那时候大力强调:“突出政治思想”,“高举马列主义大旗”等等,甚至一次次社会政治运动似乎都是为的是达到对方大群众进行这类思想教育的目的,其结果,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非曲直标准却越越模糊,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心灵干枯、言语浅陋,行为粗俗,良莠不分。美育失去了,美失去了,传统的狭隘德育也失去了它的活动和效力。
所以,美或审美既是道德的人实现的工具,又同样是道德的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美育既是德育的手段,也是德育的目的。
二、美育与德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美育含有丰富的德育信息,由于美育的信息常常就是德育的信息,由于通过美育往往可以直接或有效地帮助达到德育的目的,所以,人们常常就把美育等同于德育。其实,两者还是有所区别是的。从教育形态来说,德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属于“实践理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是一种刚性教育;于此相反,审美教育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是一种柔性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说,德育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应有的品德修养;而美育则是完美人的人格,荡涤人的心胸,使人的感情丰富多采,去创造人生的美。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德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依托,又有所不同。美育虽然不能代替德育,但是不搞美育,德育也不会充实和完善。作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在实施德育和审美教育方面占有重要位置,起着主导作用。而学校工作又以教学为主,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当然也是实施德育和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德育与美育无处不在。其中美术教学,以其形象性、灵活性、趣味性、适时性的特点而显示了其极大的优越性,有机地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寓“德”于美术,促进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即它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感染人,以达到其教育的目的。而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它的特点就是寓思想内容于具体的可宙的艺术形象和形式美感之中。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在形式结构后面隐含着丰富的感情。通过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美术欣赏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美术作品中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资料密集,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而且美术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象欣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作品,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种种催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理油然而生的激动和敬意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教的、强制灌输的。寓理于情,以情动人,使学生在鉴赏与品味美的过程中,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感情上的愉悦,在美的享受中同时受到教育,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美术教学除了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其课业自身内容美感的识辨能力来辅助德育。因为人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有直接联系,美好的情感促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不能识别美丑,便无是非观念。美术课是学生特别喜爱的课程,教材内容又都可以通过形象、色彩去感染儿童,还能很自然地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画《百花园》不仅要讲构图、色彩等知识,还要通过欣赏多种美丽的花,通过欣赏花的的多变的形状,艳丽的色彩使学生油然而生一种对花的喜爱,深切体会到它对环境美的作用。
总之,美术教育是以美的形象动人以情,蕴含着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一个由观察、感受、动情到爱的升华的心理过程。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7月1版。
2、《素质教育参考》。
3、《德育实用全书》,詹万生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1997年7月1版。
关键词:目的 渗透 一致性
德育是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自觉的影响,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措施,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教育。
由此可见,德育与美育二者同属于教育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它们不仅具有自身特有的功能,而且两者还具有多方面的一致性。如:大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一代新人,使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教育规律一致,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它们之间还胶叉关系,即德育不同程度地饮食有美育因素,而美育也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德育因素。
一、美是道德的象征
正是基于这种事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们才会不惜笔墨,一再论证美育和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早在两百年前,席勒便做出了生动的论述:“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德国美学家康德也曾说:“美是道德的象征。”高尔基更是直言不讳地认为:“美是未来的伦理学。鲍列夫則进一步说:“将全世界变为美的王国,这意味着将世界崇高化、人话”。
在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西周“六艺”创设了新的“六艺”教育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将儒家伦理观念“礼”与美的教育“诗”“乐”相提并论,互为渗透,由此实现他的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20年代倡导美育的时候,也提出美育德育两者“两符而行,以图德育这完成也”。中国教育实践也证明:当我们提出了德育而取缔了美育,使美的生活、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艺术都受到了严惩的污染和破坏。尽管那时候大力强调:“突出政治思想”,“高举马列主义大旗”等等,甚至一次次社会政治运动似乎都是为的是达到对方大群众进行这类思想教育的目的,其结果,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非曲直标准却越越模糊,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心灵干枯、言语浅陋,行为粗俗,良莠不分。美育失去了,美失去了,传统的狭隘德育也失去了它的活动和效力。
所以,美或审美既是道德的人实现的工具,又同样是道德的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美育既是德育的手段,也是德育的目的。
二、美育与德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美育含有丰富的德育信息,由于美育的信息常常就是德育的信息,由于通过美育往往可以直接或有效地帮助达到德育的目的,所以,人们常常就把美育等同于德育。其实,两者还是有所区别是的。从教育形态来说,德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属于“实践理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是一种刚性教育;于此相反,审美教育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是一种柔性教育。从教育的目的来说,德育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方向,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应有的品德修养;而美育则是完美人的人格,荡涤人的心胸,使人的感情丰富多采,去创造人生的美。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德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依托,又有所不同。美育虽然不能代替德育,但是不搞美育,德育也不会充实和完善。作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在实施德育和审美教育方面占有重要位置,起着主导作用。而学校工作又以教学为主,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当然也是实施德育和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的各科教学中,德育与美育无处不在。其中美术教学,以其形象性、灵活性、趣味性、适时性的特点而显示了其极大的优越性,有机地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寓“德”于美术,促进学生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即它主要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感染人,以达到其教育的目的。而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它的特点就是寓思想内容于具体的可宙的艺术形象和形式美感之中。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在形式结构后面隐含着丰富的感情。通过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美术欣赏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美术作品中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资料密集,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而且美术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象欣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作品,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种种催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理油然而生的激动和敬意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教的、强制灌输的。寓理于情,以情动人,使学生在鉴赏与品味美的过程中,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感情上的愉悦,在美的享受中同时受到教育,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美术教学除了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其课业自身内容美感的识辨能力来辅助德育。因为人的审美观与道德观有直接联系,美好的情感促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不能识别美丑,便无是非观念。美术课是学生特别喜爱的课程,教材内容又都可以通过形象、色彩去感染儿童,还能很自然地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画《百花园》不仅要讲构图、色彩等知识,还要通过欣赏多种美丽的花,通过欣赏花的的多变的形状,艳丽的色彩使学生油然而生一种对花的喜爱,深切体会到它对环境美的作用。
总之,美术教育是以美的形象动人以情,蕴含着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一个由观察、感受、动情到爱的升华的心理过程。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相契合时,就会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且会以此为动力,推动思想道德认识向思想道德行为转化,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7月1版。
2、《素质教育参考》。
3、《德育实用全书》,詹万生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1997年7月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