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清迈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mol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泰国国家旅游局的邀请,北京、上海、浙江、四川、云南等省市摄影家一行50人,于2014年11月25日至29日前往泰国观光考察,分为五条旅游线路,每条线路10人,边走边看边摄影,以其各自的视角,拍摄下当地的自然风光、花草树木、寺庙佛塔、快速物流、人物身影等等,从而提供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泰国社会生活画面。在中国摄影家镜头下的泰国风情,以图片形式,成为泰国旅游的形象代言者。
  我作为云南的一名摄影工作者,曾多次访问泰国,但未去过清迈。清迈是我早已神交的东南亚著名旅游胜地。据资料介绍,清迈位于泰国北部,面积2010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景点很多,好看好玩。况且清迈四面环山,萍河从城中流过,早年的对外贸易是经由水路进行,这条水路将从中国等国家运入货物送往暹罗海湾,频繁贸易又在中泰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这就增添了我对清迈的一份亲近感。因此,这次随团赴泰国,为我选择了泰北清迈这条旅游线路,也圆了我早就想去清迈参观之梦。




  参观考察中,我深深感到,灵秀的山川、旖旎的景色、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精巧的手工业品、特有的历史文化遗迹、热情好客的山地民族,使清迈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城市。而便捷的交通、繁荣的商业、发达的旅游业、川流不息的游客,又为清迈这座古城注入了现代气息。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在这里融汇在一起,使清迈更加充满魅力,令人流留忘返。
  以人为本,关切民生,是我多年来从事摄影艺术的一贯追求。在泰国清迈行走,我了解到这里的泰、华、苗、瑶、阿卡、傈僳、克伦等众多民族和谐共处、悠然自得,我便特别注意他们的生存环境、民情风俗。风光秀丽、山花烂漫的景观;寺庙旁的大树千秋;稚嫩而秀气的克伦族少女;居家织布、弹琴,餐后与游客们欢聚,一起外出放孔明灯表示祝福的克伦族人家;夜市上卖唱、卖烧烤的百姓;每天经由桥上走过,从某些游客手上领取敬佛供品的一队小和尚;脱去鞋子、盘膝席地围坐“康马”周围,一边欣赏少数民族歌舞,一边品尝清迈地道菜式的“帝王餐”等等,都进入了我的摄影镜头。这些异域照片,丰富和充实了我的摄影艺术风光和人物画廊,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文化艺术要在开放中发展。这次随团赴泰国清迈旅游,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扩宽了自己摄影艺术表现力,是一次难忘的文化艺术之旅、一次通过摄影作品表现异域社会底层人们的众生相之旅。

其他文献
刺绣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渗透了各民族的聪明智慧和美好愿望,她们用手中的针线绣出璀璨精美的图画,表达个性,显示出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  时光荏苒,刺绣技艺与绣片一起老去,80后独立设计师吉云对刺绣这一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感情,为了赋予刺绣新的生命力,毕业后创办了良绣品牌,从各大苗寨收集大量的古老绣片,与现代工艺结合,使得原本质朴的古刺绣脱胎换骨,与现代感产生激烈碰撞。一张老绣
期刊
银,4000年前起视为货币;当它逐步成为装饰之物,便开始有了婀娜多姿的模样;或幻化成饰品佩于身,或者变化形态安置于室。云南大理市鹤庆县新华村,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里以银器手工制作而闻名天下,而其中的佼佼者因姓寸,便有了现今的寸银。寸伟金就是寸氏家族子孙,祖传手艺传到他手里已是第五代了。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纯手工制品大多可以用机器代替。身为寸氏家族传人的他却依旧不忘祖业,用朴实的双手打造出一
期刊
本刊推出“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专题,旨在凝固一段民族鲜活的社会记忆。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和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宗教类型最齐全、民族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各民族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乐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中国少数民族独有的社会形态、历史文化和风土习俗真实地记录下来,在毛泽东主席的直接提议下,中国政府先后派
期刊
户早村委会芒海村地处户撒乡东南方向,距离乡政府2.8公里,离户早村委会有1公里。从远处望去,芒海村密密的砖瓦房、土坯房一间连着一间,清晨炊烟袅袅,和谐而安静,早起干活的阿昌族男人扛着农具抽着旱烟从石板路上走过,妇女则牵着自家的水牛穿过不高的土坯房向村外走去。芒海村共有94户432人,主要以阿昌族、傈僳族为主,阿昌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5%,是典型的阿昌族寨子。  芒海村是户撒有名的“铁匠村”,过去几乎
期刊
陶泥采集于山土,躬作于山野,从揉泥、拉坯、施釉、到烧制,每个环节都有自然的参与,而往往这种自然的东西总让人迷恋。“我们享受手工的乐趣,并赋予每个器皿独特而有趣的个性。”这就是云陶品牌主理人孙晓对于陶的理解。  云陶秉承着“纯天然、纯手工”的制作理念,赋予每个产品独一无二的生命力,每个制陶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用手赋予陶土灵魂,最后成为作品。孙晓便是因喜爱这种自然之美的物件而爱上陶,从而在翠湖拾翠开办
期刊
与传统硬玉的素雅不同,彩宝是张扬而肆意的,她聚集了所有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的颜色。红色的红宝石、石榴石、碧玺;橙色的琥珀;黄色的黄晶;绿色的祖母绿、碧玺、橄榄石;蓝色的蓝宝石、托帕石;紫色的紫晶;粉色的芙蓉石;多色宝石则有欧泊、变石、玉髓等;黑白色宝石则有玛瑙等,应有尽有。  每一种宝石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都被不同的文化所尊崇。譬如绿松石,印第安人认为她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会给远行的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
期刊
凝视这份色彩,是湛蓝,有渲染,布染描绘的并非自然却原原本本来自自然。留住这份色彩,是惊艳,有韵味,它诞生于古老民族今天又教给我们新的生活智慧。龚旎,土生土长的白族人,从小便在大理古城耳濡目染的接触布染,多年海外游历后依然不忘初心,在翠湖拾翠开起了布染店——云南草木染工坊。  云南的植物资源丰富,为“草木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材料环境,真正保留了淳朴和完成的手工制作。龚旎用草木,用棉麻,用古法,染出最
期刊
如果说西方人使用“石头工具”并使之理性化、制度化,那么,中国人则从文化到个人都深深楔入了一种叫做“木性”的东西,使得中国传统温厚、沉静。  这种温厚与沉静,在年轮刻坊掌门人寸福宝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寸福宝生于大理鹤庆县辛屯镇大登村的一个木刻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擅长木刻,耳濡目染,自己也成了木刻艺术家。一直以来,寸先生秉承“精工养德、携刻永恒”的理念,以绿色、环保、原生态的优质杜鹃木为原材料,所有的作
期刊
莽莽的高黎贡山,以丰美清冽的独龙江乳汁,哺育着一个古朴诚实的族群——独龙族。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云南贡山, 10月成立贡山县人民政府,标志着独龙族旧时代的结束。1952年,孔志清作为独龙族人民的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家民委扩大会议,当周恩来总理走到孔志清身边亲切询问时,孔回答:“总理,我是从云南最边远的独龙江来的。旧社会,汉人称我们是俅子、夷或俅人,傈僳族喊我们为俅帕。”总理又问:“那你们
期刊
杨正国,男。汉族。1960年生于云南砚山,2000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云南画院专职画家,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文史馆研究员。  1999年作品《晴川幽壑》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6年作品《坐对晴川》入选第三届“西部大地情”全国美术作品展;2009年作品《加油站》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0年作品《江图中所见》参加中国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