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的太太最快乐

来源 :好日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宁是我们姐妹圈里的传奇人物,因为她超爱学习。
  子宁刚结婚就做了全职太太,那时的先生是个刚过实习期的助理建筑师。子宁非常喜欢无拘无束、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状态,先生非常爱子宁,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随子宁去了。子宁着实过了几个月毫无规律且百无聊赖的生活,渐渐地,爱学习的因子便在子宁体内复活。她去图书馆借了一摞关于插画软件的工具书,换了一台高配组装电脑,开始研究插画。有一次她特别奇怪为什么她画的图形就是填充不了颜色,直到先生说:“你看看你那图形是封闭的吗?”子宁再试,就成功了。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她兴奋了好几天,因为她觉得任何学问学起来都那么有意思。两个月的时间子宁学会了运用两套插画软件,再加上她有些功底的美术基础,子宁很成功地联系到三家杂志和当地的两份报纸,定期交插画。虽然稿费不多,但足够她买零食和化妆品的了。
  子宁的插画一直画到女儿出生,前后有四年的时间。女儿会抓东西的时候,抓的第一个东西就是子宁摊在书桌上的色卡词典。现在女儿六岁了,小家伙是个磨蹭蛋,可是有一件事情不用催她就能做得很好:画画。女儿画的画很有意思,她会画用阳光泡的下午茶,或者开满鲜花的树。每天女儿要是不画上几幅画,她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当子宁把女儿的这些表现说给先生听,先生再累也会笑逐颜开,先生的话掩饰不住对子宁的赞赏:“得亏她有一个爱画画的妈,这胎教贯彻得真成功啊,我看咱们也不用去学这样那样的兴趣班,省大鼻子钱了。”
  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子宁在报纸上发现了一则招生广告,是北大心理学系辅导点的自学考试招生。子宁一向对心理学着迷,于是央求万忙中的先生在寒暑假的周六日两天照看女儿,她则跑去城东的某所大学听课。其实上课只占小部分时间,大部分时间里子宁都是在家里看书、记笔记、做历年考卷。她有一套非常妙的学习方式,就是见缝插针,不浪费一点时间:炒菜时看两眼书;在陪女儿玩的时候想起什么有关心理学原理的感悟就立即写到笔记本上;女儿每天能睡两个多小时的午觉,她能在这两个小时里背两套考卷。凭着这种劲头,子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考完了心理学专科,又用了两年考下了本科,其间拿到了心理咨询师的二级证。
  子宁并不着急做个心理咨询师,虽然这样能挣很多很多钱。子宁觉得,一个合格的咨询师没有十年八年的历练是出不了师的。她报名参加了当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志愿者,专门为青少年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子宁每周接十五个小时的热线,她所得到的报酬是一些现金券,用来找任职的咨询师做个人体验,或直接参加机构里各位名师的讲课班。子宁充分发挥“见缝插针”的作用,两三年中看了几十本名家著作,记了九本笔记。子宁经常想,等她四十五岁以后她就可以正儿八经做个心理咨询师了,这可是她赖以养老的职业。先生被她的学习劲头所感染,下了班再也不去找朋友喝酒或者打麻将了,而是捡起了注册建筑师的课本,他打算用两年时间将剩下的注册建筑师科目考完,增加家庭收入。
  子宁越来越会学习,换句话说,她的学习效率越来越高,她觉得如果让她写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她一定会成为高考生们的福星。但学习可不只是高考生们的专利,不是有那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吗?只不过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任务和目标各不相同而已。不会学习或从来不学习的人生该是多么苍白、无聊。
  最近子宁又迷上了学英语:每天背几个单词;看几眼印在化妆品瓶子上的英文说明;打开电视,让中央九台成为充满房间的背景音;她特意托人从国外带回来一些时下西方正流行的心理学英文版书籍,逐字逐句地研究,遇到难懂的句子她就记笔记本上,从语法入手解构句子。
  婚后的女人一旦物质和家庭稳定之后似乎就失去了“斗志”,每天逛逛街、购购物、美美容、打打麻将、和姐妹们聚在一起八婆一下。子宁一向认为,这些都是些消磨意志的事情。意志在某种程度上说和灵魂是等同的。子宁选择用学习让自己变得充实、快乐,她这种活着的姿态让先生耳目一新,同时也为孩子做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其他文献
在我15岁或者更早的时候,我的家族非常成功地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我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祸害,原因很简单:我是个女孩。  我奶奶从来都不正眼看我,有一次我在她家时摔破了头,她不得不给我包扎,我永远都记得她看我的眼神,就好像是一大坨屎盘踞在她们家床上,她说,你为啥不一头撞死?浪费我的白药,接下来是一大串问候生殖器的词语。而我外婆见到我通常都是大巴掌扇过来,造就了我堪比忍者神鬼的躲避和抗打击功夫
期刊
原生家庭何以对我们的人格和亲密关系都有如此重大的影响?这跟我们脑的发展有关系。我们身边的人际环境可以影响我们脑的发展,而影响最强的是3岁以前。我们的大脑在人生的头三年开始建立脑里的连线,并且经过适度地修剪。  如果父母懂得理解孩子,照顾和陪伴孩子,满足孩子爱的需求,孩子的脑细胞就可以建立充分的连线,这样的孩子容易与人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他看自己和别人都是好的、有价值的、能信任的,能适度依赖,也不怕
期刊
50年前的咖啡馆还在原地等你  第一次去巴黎,我带着爷爷的重托,替他寻访当年留法时最爱的梵卡咖啡馆。  巴黎咖啡的香醇会等待半世纪之久?我不太相信。用GOOGEL一搜,吓我一跳,梵卡咖啡馆居然还在,连地址都没变,我急冲冲赶到那里,一进门就兴奋地找老太太。这一环顾,又吓了我一跳,吧台里还真坐着一位银发老太,正专心致志磨咖啡。  我跑到她面前激动地掏出爷爷当年在这里拍的照片,她也很激动,指着照片里的女
期刊
没到多伦多之前,已经听过很多“加拿大不好找工作”的论调。听过在美国的朋友说,他们大学里刚从加拿大过来一对华人夫妇,男女都是博士,学农业的,在多伦多呆了3年半,始终没找到对口的专业工作,只能转战美国。还有一位,也是博士,念比较文学的,据说在多伦多5年,换了8份工作,无一例外都是累脖(labor:体力活)工,最后一份工作“挺不错”:两口子一起当公寓管理员,年薪3万多加元,另外免费享有一套两室一厅公寓的
期刊
读者云水瑶来信:我现在正走在失恋和失业的路口,人很崩溃。我32岁,恋爱谈了3年,男友还没想跟我结婚。他一直说,不急,再多赚点钱。其实我知道这都是借口,他只是想骑马找马,找一个比我更好的女人。看清了这点,我更急。当初追我的人也很多,现在他们都结婚了,我常常想,如果当初选择的是另一个男人,我是不是会比现在幸福。朋友叫我别对男人太好,说他们贱,越对他好就越不把你当回事。我都32岁了,如果他不娶我,我又得
期刊
(理想的父亲)  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人际关系、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绪互动的了解,甚至谈恋爱时,总是不自觉看上某种特定类型的对象,也受到原生家庭不同背景的影响。  A君长得帅、条件好,周遭有许多女孩子喜欢他,但他的初恋情人患了忧郁症,自杀未遂刚出院。他的第二个女友,是个“暴食症”或“神经性厌食”者。目前他的第三任女友则是个有夫之妇,得不到丈夫的爱,而在绝望时遇到A君。为什
期刊
英国人,很少有早上突然发现喝咖啡用的方糖用光了。意大利人会。  那就出门买吧。  不说别的,如果买方糖的路上再遇到一太太,嗨,这可就半天没了。虽然可能昨晚刚分手,可今早上这一见,也好像两三年没见过似的。  “来看看我种的蜀葵吧,今早又开花了。”“看看我家院后那片柠檬吧。”“我也学你,把垃圾分成两类,有机垃圾,我就给柠檬树当肥料。”“对了,葡萄熟了,你来尝尝。”  常常是你溜了一大圈回来,铁艺大门口
期刊
张德芬讲座中提到的一句关于夫妻相处的话特别好:做他需要的,而不是你想给的。其实夫妻关系很好处理,就是他要什么?  这话真有道理。很多女人容易犯的错是:我这么任劳任怨,我做了这么多事,怎么他都视而不见?我上班了,很累了,还要赶回去做饭,照顾孩子,给他洗衣晒被,他却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问一句话,不耐烦,无话可说……所有的,都是我为他做的,为这个家做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需要什么?  这点我倒是深有体
期刊
幸福=一个丈夫+一个不算账的女人。  不忙碌的下午,会约一二好友闲逛兼闲聊,是非常美好的事儿。没有利害关系,不用算计和设防。累了,坐下来,每人轮流请客,有的人花的钱少,有的人花的钱多一些,但因为大家都不去算这个账,相处的时光,因而显得轻松得体。  没有什么正事儿,也没有什么主题,却感觉像卸下了点儿什么,带着轻松的正能量回到家中,回到工作岗位上。  这和爱人间的相处是一个韵味儿。不算账,糊涂账,会过
期刊
过滤女人  每次同学聚会,陈宁滔滔不绝谈论的,多是他的太太美阳,以至于我们对素昧平生的美阳,她的爱好,她的脾性,她的家庭等情况,都了如指掌。陈宁是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到德国工作实习,回国后,进入一家高科技单位搞科研。  在美阳之前,陈宁谈过一段漫长的恋爱,漫长到他现在想起来就后悔:那么宝贵的时间,那么长的青春,都浪费在猜测彼此的心思、犹疑不决和矜持试探中了。“我不愿意在感情问题上走太多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