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犁的白洋淀
对白洋淀有着太多的向往和记忆,那记忆全部来自孙犁的作品,来自那部《白洋淀纪事》。那是一片神奇的水域,水面上是碧翠的莲叶、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迎风摇曳的芦苇,荷花芦苇下则是白生生的鲜藕和数不清的鱼儿。
一片片的芦苇,堪称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芦苇中曾经藏着雁翎队、嘎子、水上游击队和渔村的抗日军民,还藏着无数个打鬼子的故事。
还有那一片月光,那月光下生活着世世代代与水为伴、以打鱼为生的白洋淀人。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女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在月光下编着苇席子。那苇眉子又长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那双灵巧的手在苇席子上缠绕,就把一片月光缠进了席子,把琐碎的日子织进了席子,把烦恼和幸福编进了席子,把几缕心事藏进了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是坐在雪地上,又像是坐在云朵上。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花的香气。这恐怕就是孙犁《荷花淀》中描摹的场景吧。
终于有机会来白洋淀了。那是清明节的前日,我们来白洋淀采风,从保定来到安新。
船娘两手轻轻一挥,小舟便借着桨的推力,优雅地调了个头,缓缓驶向左手边的桥洞。
春光和煦,岸上垂柳吐出新芽,村庄渐渐苏醒,耳边鸡鸣狗吠。船桨咿咿呀呀地唱着,便有水声哗哗地和着,便有芦苇一丛一丛地移动着。岸边的柳树远了,人家远了,村庄远了,却离白洋淀近了,离我的向往近了,离孙犁近了。
阳光暖暖地照着,水面上微波荡漾。阳春三月,岸边已是桃红柳绿,但淀子里依旧是一片枯黄。芦苇还没有返青,荷花更是难觅踪影,偶尔碰到一两只渔船,船娘说那是去上坟的(原来白洋淀这里多采取水葬)。偶尔也会有一两只鱼儿跃出水面,展示着白洋淀水产的丰盛,调节着水面上的枯燥。
在吱吱呀呀的桨声中,我们带着满怀的期待,缓缓走进了孙犁的白洋淀。
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看到了风云突起的革命势头,孙犁回到家乡安平,寻找新的生路。次年经朋友介绍,孙犁执教于安新县同口镇小学。自此,孙犁便与白洋淀产生了不解的文学情缘。
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的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荷花淀》中英勇参战的水生,深明大义的水生妻;《芦花荡》中认真负责,机智勇敢的老船夫;《采蒲台的苇》中面对敌人威逼,宁死不屈的十二个妇女。抗战时期,白洋淀人民高昂的爱国热情、坚定顽强的意志、乐观勇敢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孙犁。
而孙犁也把平凡可爱的白洋淀人民,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他深刻挖掘他们身上质朴勤劳、勇敢坚强的品格,并把这一切升华到诗意的境界。由此创造了一系列“荷花淀派”的文学作品。
清凉的微风吹着,温柔的水波漾着,金黄的芦苇摇着,心旷神怡间,孙犁笔下清新婉约的文字在心头油然而生。
“淀水像镜面一样平,蓝天一般青。朝霞如染,荷花初绽。那粉色的荷花箭一般高高挺起。一朵朵丰鲜的花朵上,露珠晶莹,清香弥漫。水面笼起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那柔滑细长的苇眉子,又薄又细,像飘飞的雪,像洁白的云。那一望无际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初春的白洋淀,芦苇尚未抽青,荷花亦未开放。
唯有过往的船只缓缓划过,昭示着这里宁静祥和的生活;唯有靛蓝的水波与蓝天相映,轻轻摇曳着过去点点滴滴的记忆。
小舟荡荡悠悠,不一会儿便滑入白洋淀深处。
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芦苇丛,初春时节黄的芦苇,密密的斜织在那里。不知当年的雁翎队是否就是在这里埋伏游击,消灭日寇。
“祖国山河的美,我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时体会得那样深刻。”白洋淀清新秀美的景色,令孙犁陶醉迷恋。腥风血雨的抗战时期,他从浓浓硝烟中看到了另一种美。这种美是心怀敬畏的,是单纯热烈的,是一种有关民族、有关和平的大美、壮美。正如湘西之于沈从文,江南水乡之于矛盾,山东高密之于莫言,大运河之于刘绍棠,白洋淀已然成了孙犁精神栖息的家园。
孙犁的作品清新婉约、朴素美好,他的审美个性与白洋淀水乡有机契合,成了他对抗日战争的独特诠释。
晚年的孙犁一直居住在天津。“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白洋淀这片神圣的土地。
几十年的时间,当年的水乡在岁月的缝隙里悄悄改变了模样。如今,她的建设发展竟成了国家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回来在网上确实看到了“国家要在河北安新、雄县建立雄安新区”的消息。
哇!这真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白洋淀要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和快速发展期了!那将是一座崛起的新城,和北京、天津三足鼎立的现代化新城!
可到那個时候,这里还会是孙犁的白洋淀吗?
想到这里,脑海中又闪现出那荷花淀上的荷花,芦花荡里的芦花,采蒲台那碧绿碧绿的苇海,从苇海中钻出的小船,人像鱼一样,在苇海中穿来穿去的身影;还有那秋天,楼房一样高大的苇垛,麦收打场的男人,编苇席的妇女,水乡的鸡鸣犬吠。那是昨天白洋淀的风景,那是孙犁的白洋淀。
时代在发展,位于安新、雄县的白洋淀,也将迎来新时期的蜕变。
新时期的白洋淀,城市化的建设是否会剥夺她的清新恬静?川流不息的车流是否会取代闲适的木舟?商业化发展是否会危害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白洋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大大提高。
对比浦东、深圳新区,雄安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雄安新区远期规划面积远比浦东、深圳要大,它未来的经济拉动力不可小觑。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一个重要引擎,雄安新区的建设疏解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为河北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为周围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抗战时期的白洋淀成就了孙犁的写作生涯,时过境迁,新时期的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是否有更多历史的足迹等着我们去记录,是否会有下一个“孙犁”出现?
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期待着一个新时代的白洋淀。
在十渡,感悟一首歌的诞生
“十渡”在哪里?去以前我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十渡是一个风景区,离北京不远。以至去了,才知道十渡在北京的房山区,在京西的大山里,在燕山的皱褶里,在拒马河的波涛上,在离太行山很近的地方。离河北省的野三坡百里峡也不远。
缘何叫十渡?原来早年拒马河两岸没有桥,只有渡口,顺序排下来,就有一渡、二渡、三渡、四渡、五渡、六渡,一直到十渡,据说还不止十渡,百里之遥,一直到十八渡。只因为京原铁路的停车站在十渡,因此,人们便统称这里为十渡了。现在,拒马河上十八座桥也不止了,摆渡的便一律失了业,渡口也有名无实了。
这十八渡虽然都在拒马河上,但因开发商开发重点不同,游客看点也不盡一样。我喜欢自然景观,便选择了六渡孤山寨。
六渡的孤山寨是一条狭长的山谷,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弯弯曲曲流向拒马河。两岸山势险峻、植被丰茂,怪石嶙峋、孤峰林立,峡谷幽深、河道绵长,号称千古河床。据说这里四季风光不同,步步皆景。春来可赏杏花桃花,山花烂漫;夏季飞瀑流泉,绿意盈眼;秋天红柿闹枝头,枫风送爽;寒冬瑞雪堆玉,狭长旅程尽由青松翠柏点染,让你的游程频添烂漫。我们走在青山野渡,百里画廊,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大半天。
地理上的“十渡”其实没什么景观,可看的是一个玻璃栈道,还有个“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很小的时候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也知道歌曲的作者叫曹火星,却不知道这首歌的诞生地和过去创作的过程及由来。走进“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迎面就是这首歌的展板,耳畔立即响起这首歌,“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红色大理石的背景墙上,激扬的文字与跳动的音符交相辉映,脑海中的歌词与眼前的景象错落展现,诠释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颠扑不破的真理。难道这首歌和这里还有什么关系吗?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还叫北平,因此这个地方叫平西,是个抗日根据地。
当年19岁的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的演员、作曲家曹火星和两名群众剧社的同志深入平西抗日根据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来到今天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的堂上村。他目睹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挽救苦难的中国的历史事实,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中升起。于是,他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在历史实践中的亲身感受,化作无穷的力量,自己作词,谱写出这首歌。
灯光伴着星光闪烁,灯花伴着心花怒放,他的灵魂在音乐中游走,他的生命在音乐中感悟,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伴着激情流泄到“马粪纸”上,一曲时代的最强音就这样诞生了。曹火星借用当地民间流行的《霸王鞭》的曲式,在平西霞云岭的堂上村,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他的代表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当时,平西抗日根据地房涞涿联合县堂上村已先后开展了民主建政和减租减息工作。曹火星被这里火热的生活所感染。歌词中“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正是当时生活的写照。
那个清晨,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下,激情奔涌,一夜成歌,疲惫而兴奋的曹火星推开房门时,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霞光已经将玻璃窗染红。他叫住了正在空地嬉戏玩耍的儿童团员,将一夜所成相授。堂上村83岁的李万代至今还记得,当年曹火星在院子里喊住了他们,说要教他们唱歌,他们就聚在了他身边,他唱,他们跟着哼,没多长时间就学会了。
那天早晨,在中国大地上首次响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这首歌,不仅是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重大贡献,也对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传唱,始终伴随着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的步伐,伴随着民族解放的号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此,积贫积弱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绵绵燕山百里长,滚滚拒马河静静流淌,我们在旅游中感悟一首歌的诞生,那感觉真的是不一样,太不一样了!走出纪念馆,山风扑面,碧翠盈眼,风光旖旎。只觉得山峰更加巍峨,流水更加澄澈,祖国的山河更加秀美了!
夜寻“公道巷”
中国社会向来讲求公平公正,追求公平公正,我们在各地旅游采风时也很注意寻求这样的景物。在河北蔚县,我们听说这里有个“公道巷”,就想,这条小巷为什么叫公道巷?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巷子?它有什么故事吗?
从暖泉古镇回到蔚县已经是下午了,步履匆匆,看了蔚州署、释迦寺、南安寺塔、常平仓、万山楼、鼓楼等景点,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是,我们还是在城里转了一圈,执意寻找那条“公道巷”。一连问过几个人,才知道了大致的方向,便先回宾馆解决温饱问题了。
一座城市是离不开大街的,但我更喜欢那些逼仄、狭窄、幽深的小巷。特别是像公道巷这样有故事的小巷。我觉得,恰恰是那些四通八达、曲折幽深的小巷才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真实面貌。特别是蔚县这样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
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下清辉,让古城一下子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青砖黛瓦投下淡淡的影子,绵绵的小巷也透出融融的月光,仿佛你轻叩门扉便会走出一位不知道哪个时代的女人,问你有什么事情。我在月色里走着,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感觉“现实安稳,岁月静好。” 找到那个导示牌,我们便离开大街,顺着它所指引的方向向东走去。
当告别了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大街,尤其是告别了那些卖栗子、杏干、豆腐串的小摊之后,我来到灯光幽暗的小街,有些黯然,哪条巷子是“公道巷”呢?
走了大约五百米,还没有找到。问一位大嫂,她告诉我们走过了,并叫我们跟她走。
又往回走了大约三百米吧,终于寻到那条“公道巷”了。
小巷逶迤在月光深处,氤氲着河北山西一带特有的人文景观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宛如一段历史的回音,展示着今日社会的和谐、和睦、和美。
两堵历经风雨侵蚀已变了颜色的青砖墙,夹着一线黑灰色的天空,这些墙壁又将一座座青砖黛瓦的四合院连接起来,在这座城市里成为一道旧时的风景。细看这些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宅院,古旧残败,却又精致而典雅,那精致的砖雕木刻,设计独特的门楼屋脊都传达着一种世俗的美好祈愿,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透露出蔚州人的精明、勤奋、纯朴、乐观,相比于大街上流动的風景,小巷的景致更加独特,它更浸染着一种人间的烟火气息,因此变得古老恒久。
在一块墙壁上记载着一首诗,细细读来,似曾相识: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说的是清朝顺治年间,蔚州籍刑部尚书魏象枢的家人和官至阁老的郝家都要在这块地方修建庭院,两家因占地问题起了纠纷,各不相让。魏家人便给魏象枢写信求助,结果收到的回信只有上面四句话。魏家人接到书信,惭愧不已,主动让出五尺来。郝家人见了也主动后撤五尺,从而有了这条“公道巷”。
无独有偶,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有个著名张英、张廷玉父子权势显赫。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次子张廷玉为康熙朝进士,居官五十多年,历康、雍、乾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因双方都是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便修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信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
这便是安徽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
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里仁为美、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因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记得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薇就演唱了这首安徽风味的歌曲《六尺巷》。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六尺巷”“公道巷”的故事彰显了儒家修身、齐家、仁者爱人的博大内涵,更在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美好的文化遗产。
其实这个故事在不少地方都有相似的版本。
明朝的时候,山东济阳有个仁义胡同,说的是有个叫董笃行的人在京城做官。一次,他收到母亲的来信说,家里因盖房砌墙问题和邻居发生了争执,要他出面讲话。董笃行看完信,给母亲写了一首诗寄:“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又何妨?”董母看后觉得有理,便让出两墙的地方。邻居看董母退让了,也主动退让。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中间成了一条过道,被称为“仁义胡同”。
后来,在京东平谷老城也出现了个“仁义胡同”。说的也是明朝时,金尚书、倪尚书的亲戚住这里,两家只一墙之隔。一年夏天大雨泡倒了院墙。修墙时两家因墙基发生争执,便各自修书,请他们为自己撑腰。二位尚书接到书信,便马上回复,也是这首诗:“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家人见信都觉十分惭愧,主动道歉,握手和好。修墙时,各自主动让出一墙之地,于是形成这条五尺宽的胡同,邻里见状,无不称赞,从此把这条胡同叫仁义胡同。
上面这几则故事如出一辙,大同小异,仅个别词句稍有变化而已。这些故事流传已久,孰先孰后,恐怕很难说清了,清朝的两位尚书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明朝的故事不可能没有听过,当家里发生同前朝一样的事情时,效法先人,将诗句信手拈来,捎回家去也是极有可能的。现在,我们更没有必要去追根溯源,判他孰先孰后,是真是假,因为它们都反映了人们尚礼、谦让的良好道德风气,也是小巷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涵吧!谦逊礼让,与邻为善,其实就是一种和谐。如果能够上下和谐,邻里和谐,何愁国家社会不和谐!何愁我们美丽的“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呐!
夜已经很深了,小巷笼罩在朦胧的月色、摇曳的灯光里。而小巷的灯光和天上的月光相互辉映让你的灵魂在灯光里清纯,在月色里净化。参观完魏象枢故居,我们带着小巷明澈的月光,带着小巷清纯的晚风走出“公道巷”。仿佛带着“公道巷”的公平正义、凛然正气走向大街,走出蔚州,踏上归程。
对白洋淀有着太多的向往和记忆,那记忆全部来自孙犁的作品,来自那部《白洋淀纪事》。那是一片神奇的水域,水面上是碧翠的莲叶、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迎风摇曳的芦苇,荷花芦苇下则是白生生的鲜藕和数不清的鱼儿。
一片片的芦苇,堪称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芦苇中曾经藏着雁翎队、嘎子、水上游击队和渔村的抗日军民,还藏着无数个打鬼子的故事。
还有那一片月光,那月光下生活着世世代代与水为伴、以打鱼为生的白洋淀人。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女人,在自家的院子里,在月光下编着苇席子。那苇眉子又长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那双灵巧的手在苇席子上缠绕,就把一片月光缠进了席子,把琐碎的日子织进了席子,把烦恼和幸福编进了席子,把几缕心事藏进了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是坐在雪地上,又像是坐在云朵上。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花的香气。这恐怕就是孙犁《荷花淀》中描摹的场景吧。
终于有机会来白洋淀了。那是清明节的前日,我们来白洋淀采风,从保定来到安新。
船娘两手轻轻一挥,小舟便借着桨的推力,优雅地调了个头,缓缓驶向左手边的桥洞。
春光和煦,岸上垂柳吐出新芽,村庄渐渐苏醒,耳边鸡鸣狗吠。船桨咿咿呀呀地唱着,便有水声哗哗地和着,便有芦苇一丛一丛地移动着。岸边的柳树远了,人家远了,村庄远了,却离白洋淀近了,离我的向往近了,离孙犁近了。
阳光暖暖地照着,水面上微波荡漾。阳春三月,岸边已是桃红柳绿,但淀子里依旧是一片枯黄。芦苇还没有返青,荷花更是难觅踪影,偶尔碰到一两只渔船,船娘说那是去上坟的(原来白洋淀这里多采取水葬)。偶尔也会有一两只鱼儿跃出水面,展示着白洋淀水产的丰盛,调节着水面上的枯燥。
在吱吱呀呀的桨声中,我们带着满怀的期待,缓缓走进了孙犁的白洋淀。
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看到了风云突起的革命势头,孙犁回到家乡安平,寻找新的生路。次年经朋友介绍,孙犁执教于安新县同口镇小学。自此,孙犁便与白洋淀产生了不解的文学情缘。
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的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荷花淀》中英勇参战的水生,深明大义的水生妻;《芦花荡》中认真负责,机智勇敢的老船夫;《采蒲台的苇》中面对敌人威逼,宁死不屈的十二个妇女。抗战时期,白洋淀人民高昂的爱国热情、坚定顽强的意志、乐观勇敢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孙犁。
而孙犁也把平凡可爱的白洋淀人民,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他深刻挖掘他们身上质朴勤劳、勇敢坚强的品格,并把这一切升华到诗意的境界。由此创造了一系列“荷花淀派”的文学作品。
清凉的微风吹着,温柔的水波漾着,金黄的芦苇摇着,心旷神怡间,孙犁笔下清新婉约的文字在心头油然而生。
“淀水像镜面一样平,蓝天一般青。朝霞如染,荷花初绽。那粉色的荷花箭一般高高挺起。一朵朵丰鲜的花朵上,露珠晶莹,清香弥漫。水面笼起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那柔滑细长的苇眉子,又薄又细,像飘飞的雪,像洁白的云。那一望无际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初春的白洋淀,芦苇尚未抽青,荷花亦未开放。
唯有过往的船只缓缓划过,昭示着这里宁静祥和的生活;唯有靛蓝的水波与蓝天相映,轻轻摇曳着过去点点滴滴的记忆。
小舟荡荡悠悠,不一会儿便滑入白洋淀深处。
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芦苇丛,初春时节黄的芦苇,密密的斜织在那里。不知当年的雁翎队是否就是在这里埋伏游击,消灭日寇。
“祖国山河的美,我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时体会得那样深刻。”白洋淀清新秀美的景色,令孙犁陶醉迷恋。腥风血雨的抗战时期,他从浓浓硝烟中看到了另一种美。这种美是心怀敬畏的,是单纯热烈的,是一种有关民族、有关和平的大美、壮美。正如湘西之于沈从文,江南水乡之于矛盾,山东高密之于莫言,大运河之于刘绍棠,白洋淀已然成了孙犁精神栖息的家园。
孙犁的作品清新婉约、朴素美好,他的审美个性与白洋淀水乡有机契合,成了他对抗日战争的独特诠释。
晚年的孙犁一直居住在天津。“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白洋淀这片神圣的土地。
几十年的时间,当年的水乡在岁月的缝隙里悄悄改变了模样。如今,她的建设发展竟成了国家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里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回来在网上确实看到了“国家要在河北安新、雄县建立雄安新区”的消息。
哇!这真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白洋淀要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和快速发展期了!那将是一座崛起的新城,和北京、天津三足鼎立的现代化新城!
可到那個时候,这里还会是孙犁的白洋淀吗?
想到这里,脑海中又闪现出那荷花淀上的荷花,芦花荡里的芦花,采蒲台那碧绿碧绿的苇海,从苇海中钻出的小船,人像鱼一样,在苇海中穿来穿去的身影;还有那秋天,楼房一样高大的苇垛,麦收打场的男人,编苇席的妇女,水乡的鸡鸣犬吠。那是昨天白洋淀的风景,那是孙犁的白洋淀。
时代在发展,位于安新、雄县的白洋淀,也将迎来新时期的蜕变。
新时期的白洋淀,城市化的建设是否会剥夺她的清新恬静?川流不息的车流是否会取代闲适的木舟?商业化发展是否会危害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白洋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大大提高。
对比浦东、深圳新区,雄安新区的优势非常明显。雄安新区远期规划面积远比浦东、深圳要大,它未来的经济拉动力不可小觑。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一个重要引擎,雄安新区的建设疏解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为河北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为周围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抗战时期的白洋淀成就了孙犁的写作生涯,时过境迁,新时期的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是否有更多历史的足迹等着我们去记录,是否会有下一个“孙犁”出现?
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期待着一个新时代的白洋淀。
在十渡,感悟一首歌的诞生
“十渡”在哪里?去以前我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十渡是一个风景区,离北京不远。以至去了,才知道十渡在北京的房山区,在京西的大山里,在燕山的皱褶里,在拒马河的波涛上,在离太行山很近的地方。离河北省的野三坡百里峡也不远。
缘何叫十渡?原来早年拒马河两岸没有桥,只有渡口,顺序排下来,就有一渡、二渡、三渡、四渡、五渡、六渡,一直到十渡,据说还不止十渡,百里之遥,一直到十八渡。只因为京原铁路的停车站在十渡,因此,人们便统称这里为十渡了。现在,拒马河上十八座桥也不止了,摆渡的便一律失了业,渡口也有名无实了。
这十八渡虽然都在拒马河上,但因开发商开发重点不同,游客看点也不盡一样。我喜欢自然景观,便选择了六渡孤山寨。
六渡的孤山寨是一条狭长的山谷,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弯弯曲曲流向拒马河。两岸山势险峻、植被丰茂,怪石嶙峋、孤峰林立,峡谷幽深、河道绵长,号称千古河床。据说这里四季风光不同,步步皆景。春来可赏杏花桃花,山花烂漫;夏季飞瀑流泉,绿意盈眼;秋天红柿闹枝头,枫风送爽;寒冬瑞雪堆玉,狭长旅程尽由青松翠柏点染,让你的游程频添烂漫。我们走在青山野渡,百里画廊,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大半天。
地理上的“十渡”其实没什么景观,可看的是一个玻璃栈道,还有个“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很小的时候就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也知道歌曲的作者叫曹火星,却不知道这首歌的诞生地和过去创作的过程及由来。走进“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迎面就是这首歌的展板,耳畔立即响起这首歌,“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红色大理石的背景墙上,激扬的文字与跳动的音符交相辉映,脑海中的歌词与眼前的景象错落展现,诠释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颠扑不破的真理。难道这首歌和这里还有什么关系吗?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还叫北平,因此这个地方叫平西,是个抗日根据地。
当年19岁的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的演员、作曲家曹火星和两名群众剧社的同志深入平西抗日根据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来到今天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的堂上村。他目睹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及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挽救苦难的中国的历史事实,一个鲜明的主题在他脑海中升起。于是,他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在历史实践中的亲身感受,化作无穷的力量,自己作词,谱写出这首歌。
灯光伴着星光闪烁,灯花伴着心花怒放,他的灵魂在音乐中游走,他的生命在音乐中感悟,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伴着激情流泄到“马粪纸”上,一曲时代的最强音就这样诞生了。曹火星借用当地民间流行的《霸王鞭》的曲式,在平西霞云岭的堂上村,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他的代表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当时,平西抗日根据地房涞涿联合县堂上村已先后开展了民主建政和减租减息工作。曹火星被这里火热的生活所感染。歌词中“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正是当时生活的写照。
那个清晨,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下,激情奔涌,一夜成歌,疲惫而兴奋的曹火星推开房门时,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霞光已经将玻璃窗染红。他叫住了正在空地嬉戏玩耍的儿童团员,将一夜所成相授。堂上村83岁的李万代至今还记得,当年曹火星在院子里喊住了他们,说要教他们唱歌,他们就聚在了他身边,他唱,他们跟着哼,没多长时间就学会了。
那天早晨,在中国大地上首次响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这首歌,不仅是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重大贡献,也对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传唱,始终伴随着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的步伐,伴随着民族解放的号角。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此,积贫积弱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绵绵燕山百里长,滚滚拒马河静静流淌,我们在旅游中感悟一首歌的诞生,那感觉真的是不一样,太不一样了!走出纪念馆,山风扑面,碧翠盈眼,风光旖旎。只觉得山峰更加巍峨,流水更加澄澈,祖国的山河更加秀美了!
夜寻“公道巷”
中国社会向来讲求公平公正,追求公平公正,我们在各地旅游采风时也很注意寻求这样的景物。在河北蔚县,我们听说这里有个“公道巷”,就想,这条小巷为什么叫公道巷?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巷子?它有什么故事吗?
从暖泉古镇回到蔚县已经是下午了,步履匆匆,看了蔚州署、释迦寺、南安寺塔、常平仓、万山楼、鼓楼等景点,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是,我们还是在城里转了一圈,执意寻找那条“公道巷”。一连问过几个人,才知道了大致的方向,便先回宾馆解决温饱问题了。
一座城市是离不开大街的,但我更喜欢那些逼仄、狭窄、幽深的小巷。特别是像公道巷这样有故事的小巷。我觉得,恰恰是那些四通八达、曲折幽深的小巷才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真实面貌。特别是蔚县这样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
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下清辉,让古城一下子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青砖黛瓦投下淡淡的影子,绵绵的小巷也透出融融的月光,仿佛你轻叩门扉便会走出一位不知道哪个时代的女人,问你有什么事情。我在月色里走着,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感觉“现实安稳,岁月静好。” 找到那个导示牌,我们便离开大街,顺着它所指引的方向向东走去。
当告别了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大街,尤其是告别了那些卖栗子、杏干、豆腐串的小摊之后,我来到灯光幽暗的小街,有些黯然,哪条巷子是“公道巷”呢?
走了大约五百米,还没有找到。问一位大嫂,她告诉我们走过了,并叫我们跟她走。
又往回走了大约三百米吧,终于寻到那条“公道巷”了。
小巷逶迤在月光深处,氤氲着河北山西一带特有的人文景观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宛如一段历史的回音,展示着今日社会的和谐、和睦、和美。
两堵历经风雨侵蚀已变了颜色的青砖墙,夹着一线黑灰色的天空,这些墙壁又将一座座青砖黛瓦的四合院连接起来,在这座城市里成为一道旧时的风景。细看这些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宅院,古旧残败,却又精致而典雅,那精致的砖雕木刻,设计独特的门楼屋脊都传达着一种世俗的美好祈愿,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透露出蔚州人的精明、勤奋、纯朴、乐观,相比于大街上流动的風景,小巷的景致更加独特,它更浸染着一种人间的烟火气息,因此变得古老恒久。
在一块墙壁上记载着一首诗,细细读来,似曾相识: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说的是清朝顺治年间,蔚州籍刑部尚书魏象枢的家人和官至阁老的郝家都要在这块地方修建庭院,两家因占地问题起了纠纷,各不相让。魏家人便给魏象枢写信求助,结果收到的回信只有上面四句话。魏家人接到书信,惭愧不已,主动让出五尺来。郝家人见了也主动后撤五尺,从而有了这条“公道巷”。
无独有偶,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有个著名张英、张廷玉父子权势显赫。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次子张廷玉为康熙朝进士,居官五十多年,历康、雍、乾三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因双方都是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便修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信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
这便是安徽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
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里仁为美、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因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记得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薇就演唱了这首安徽风味的歌曲《六尺巷》。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六尺巷”“公道巷”的故事彰显了儒家修身、齐家、仁者爱人的博大内涵,更在为官修德方面,留下了美好的文化遗产。
其实这个故事在不少地方都有相似的版本。
明朝的时候,山东济阳有个仁义胡同,说的是有个叫董笃行的人在京城做官。一次,他收到母亲的来信说,家里因盖房砌墙问题和邻居发生了争执,要他出面讲话。董笃行看完信,给母亲写了一首诗寄:“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又何妨?”董母看后觉得有理,便让出两墙的地方。邻居看董母退让了,也主动退让。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中间成了一条过道,被称为“仁义胡同”。
后来,在京东平谷老城也出现了个“仁义胡同”。说的也是明朝时,金尚书、倪尚书的亲戚住这里,两家只一墙之隔。一年夏天大雨泡倒了院墙。修墙时两家因墙基发生争执,便各自修书,请他们为自己撑腰。二位尚书接到书信,便马上回复,也是这首诗:“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家人见信都觉十分惭愧,主动道歉,握手和好。修墙时,各自主动让出一墙之地,于是形成这条五尺宽的胡同,邻里见状,无不称赞,从此把这条胡同叫仁义胡同。
上面这几则故事如出一辙,大同小异,仅个别词句稍有变化而已。这些故事流传已久,孰先孰后,恐怕很难说清了,清朝的两位尚书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明朝的故事不可能没有听过,当家里发生同前朝一样的事情时,效法先人,将诗句信手拈来,捎回家去也是极有可能的。现在,我们更没有必要去追根溯源,判他孰先孰后,是真是假,因为它们都反映了人们尚礼、谦让的良好道德风气,也是小巷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涵吧!谦逊礼让,与邻为善,其实就是一种和谐。如果能够上下和谐,邻里和谐,何愁国家社会不和谐!何愁我们美丽的“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呐!
夜已经很深了,小巷笼罩在朦胧的月色、摇曳的灯光里。而小巷的灯光和天上的月光相互辉映让你的灵魂在灯光里清纯,在月色里净化。参观完魏象枢故居,我们带着小巷明澈的月光,带着小巷清纯的晚风走出“公道巷”。仿佛带着“公道巷”的公平正义、凛然正气走向大街,走出蔚州,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