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说课设计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课程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说课设计,以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教研改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讨论大学生的新生适应、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挫折应对、生涯规划等方面内容,其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手段,是维护高校自身稳定的重要途径。文章围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说课设计,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说课主要采用讲述的方式,说给同行或专家听,首先通过对课程、学生的分析,然后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凸显,演示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交流的一种教研活动。
  1 课程分析
  1.1 课程地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评估的重点内容,必须要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且课时达到32-36,同时要求采用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本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1.2 考核评价
  考核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考核方式:本课程总成绩=30%考勤+20%平时作业+50%期末考试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概念,理解交往的心理效应,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期望效应等。
  2.2 能力目标
  使学生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走出交往误区,提升交往能力。
  2.3 情感目标
  体验成就感,满足自尊;培养团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重难点剖析
  本课程重点是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心理定势并在实际生活中避免对自己产生效应。
  3 教学方法
  因授课对象为高职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针对此种情况采用图片演示法、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法授课,对学生采用体验法、讨论法的学法。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图片演示,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图中人物的职业、性格等,讨论发言,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题。如上图所示。
  第二步:讲授新课(80分钟)通过大家的猜测和答案的对比,引入“第一印象”,即心理定势中的第一个内容。随后通过案例法讲解“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期望效应”等。随后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应如何避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定势对自己的消极效应,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优势使自己给别人留下更加美好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分小组开展“心有千千结”游戏比赛,输的学生必须得在十分钟之内和全班每一个学生热情寒暄。游戏体验后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分享,通过游戏有什么感想?老师将话题引到人际交往的实际案例中,让学生内省人际交往的技巧和原则,如主动、平等、尊重、宽容、互利等,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升级为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操作。(40分钟)
  第三步:课后小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分享。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能用课堂所学知识与至少5个陌生人进行交往,并记录下来。
  5 板书设计
  采用幻灯片展示板书,力求内容完整,突出重点,简单明了。
  6 教学反思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以图片演示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点内容讲授中,让学生直接游戏体验,使原本空泛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操作化,学生更易接受,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林,李景生,李玲玲.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透视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6):69-71.
  [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Z].2011-08-10.
  作者单位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16000
其他文献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翻转课堂模式被引入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教育领域倍受关注。而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英语教学;应用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引入,微课教学衍生而来,并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對于中国大学生而言,由于语言环境的缺失,在英语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和困难。即使有意识努力学好这门语言科学,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最终却因表达、交流不足而沦为了考试机器。而微课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则改变了这一常态。本文在对微课教学概念界定及应用意义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微课
期刊
为了探讨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在木材降解过程中部分半纤维素酶作用,分别以云杉木屑、白桦木屑、玉米秸、麦麸4种物质为唯一碳源诱导处理培养桦剥管菌,研究产木聚糖酶活性与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和麦麸培养基中两种酶活均高于云杉木屑和白桦木屑培养基,说明草本植物纤维对桦剥管菌2种半纤维素酶诱导作用均强于木质纤维。  【关键词】桦剥管菌;木聚糖酶;酶活  当今世界
期刊
本文首先界定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参考了国内大量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状况的翔实数据,阐释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在比较借鉴其他指标体系构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条件下高技能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本文旨在探讨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人才培养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实现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高技能人才;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1 研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软件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测试,则是软件开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Android平台具备了越来越好的便利性与快捷性,使用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逐渐获得市场的肯定,在手机消费者当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高校的软件测试课程中对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测试的教学与学习将要进行一定的设计与编排。目前,基于An
期刊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各院校就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为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任务驱动教学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在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本文在对任务驱动教学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软件测试课程;任务驱动教学;应用策略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研究的深入,快乐体育理念被提出并在体育教学实效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指导思想,快乐体育理念通过愉悦身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专业体育知识和技能。高校体育教学对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对快乐体育理念内涵及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高校体育教学对快乐体育理念的运用进行
期刊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教学资源开发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积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将课堂从“一言堂”变成师生互动的课堂,尝试任务型教学法,开展多样
期刊
历史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倡导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历史学学习中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对历史课堂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  情感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
期刊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该教学法反对“学科本位”,倡导“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即,通过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讨论、展示等活动,在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能力、发展合作交流及表达能力。笔者通过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来具体展示该教学法如何运用于高中的生物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教学设计;能力  1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