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精妙实施精彩呈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ohu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精细化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讲授一门课,要讲得精彩,就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指农业上为提高农业产量而认真细致地耕作。同样,历史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必须“精耕细作”,做到精心设计、精妙实施、精彩呈现。
  
  [摘要]新课改历史教学精心设计精妙实施精彩呈现
  精细化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讲授一门课,要讲得精彩,就要做到精益求精。精耕细作是指农业上为提高农业产量而认真细致地耕作。同样,历史教学,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必须“精耕细作”,做到精心设计、精妙实施、精彩呈现。
  
  一、课前备课要精心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认真,充分的备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功夫首先应下在一次次常态的个人备课活动上。而传统的备课是静态的,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如同平静的水面波澜不惊,一旦遇见教学生成的问题,教师往往“卡壳”而陷入尴尬的境地,或者为完成教学设想而把生成的问题轻描淡写地给处理掉。结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无情地剥夺。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教师个人备课所赋予的新的内涵。新课程期待“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新的课堂教学,而新教学则呼唤着新的教学预案设计,这是一种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预设,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产品的教学预设,是一种不同于以“忠实执行”为价值取向的教学预设。“这样的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内在地包含着教学创造。”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期盼着精彩课堂的教学预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预案,讲求实效,预约精彩。
  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另外,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教学目标有效落实,如何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等方面教师应作出预设。除此之外,成功的预设还应该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师生去交流、创造、共生,这是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要精妙实施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参与课堂教学各因素(教学的参与者一一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活动程序。精妙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它应以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并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的,以教师活动为主,其基本程序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则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编制学案,学生自学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历史学案教学可操作性强,关注学生学习的目标,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意义重大。我们应该把学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学案上,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法。历史学案教学还要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活跃历史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共生問题,分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走进每个学习小组中间,倾听、参与探讨、适时指导。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发表看法,在这个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往往会发生思想的碰撞,或者是激烈地辩论,甚至是为了一个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记得在上“列强瓜分世界”一课讨论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时,各个小组出现了自由辩论的场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些观点很有见地,颇有思维含量。这样的课堂是思维火花燃烧的课堂,是激情燃烧的课堂,是高效的历史课堂,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恰当时机,教师讲解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少教师习惯于对课文内容作过细的讲解分析或一问一答式的串讲,挤占了学生自学、训练的时间,费时多而收效少。为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我严格限制自己地讲:精心设计提问,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不提,凡是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不讲,需要时让学生讲,学生通过读书能理解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教师不重复学生的正确答案。这样要求并不是要取消教师的讲,教师要把新知识讲清楚,要在学生争论不休、得不到正确答案时讲,要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讲,教师的讲要抓住重点、难点,要讲到点子上。教师要讲得精彩,要讲求实效。
  
  4、学生总结,反馈练习
  新课结尾时,由学生自己小结课文。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充分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下发练习反馈题目,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以进一步巩固知识。
  实践证明,精妙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了思维品质,实现高效学习。
  
  三、教学语言要精彩呈现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脑力劳动的效率。
  
  1、导语——未成曲调先有情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恰当巧妙的导语,犹如磁铁,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神,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如在新授“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让学生说出歌曲的名称,随后话锋一转点出: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开始了一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斗争。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热情和决心。这样,动听的歌曲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争岁月,仿佛自己已身处朝鲜战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2、过渡语——嫁与春风不用媒-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通常要讲述几个方面的知识内容。为使各层、各部分之间衔接自然、连贯紧密,前后连成一体,教师的过渡语言必不可少。而过渡语宜精炼自然承上启下,不宜牵强拖沓冗长不着边际。更不要有“下面我们看第二个、第三个问题等等的过渡语言。否则,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模糊不清,从而会大大限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三大改造”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而三大改造几乎是同时进行,彼此是并列的关系,那在实践中又如何过渡呢?按照常规,教师会沿用传统的方法,也就是“下面我们再看看手工业的改造情况”。而我是这样过渡的:“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寥寥数语,但过渡自然,毫无累赘之嫌,学生也会马上明白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5、结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想上,引他们通过一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意在笔后、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我是这样作结尾的:感怀十月,拉长历史回放镜头,井冈烽烟把延安窑洞灯火点,迎着开国大典的礼炮“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这震撼寰宇的宣告在五洲四海激荡,但中国从此就能傲视群雄吗?中国人民能站的直吗?巧设悬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当然,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有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外延伸等等。本文仅就历史教学几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不足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师应从退出课堂“主人”的角色,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观,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才能保护一颗颗“芳心”,迎来“桃李闹春风”的灵动课堂。  [关键词]主体地位 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 灵动课堂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之后,班级只有极少的几位同学举
【摘 要】从市优质课中体会到,电教手段在教学应用当中,切不可简单的将整堂课都用课件来演示,必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使得电教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电教 多媒体 常规 多样化    当今中国教育界,耳熟能详的一个词,就是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电教手段的介入,使得传统的常规教学开始更新换代,其中,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培养的两种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以阅读课和写作课两种单独的课型来实现对学生某一种能力的培养,即
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治疗各种习作病的有效途径。 即紧随课堂讲解之后进行的仿写、缩写、续写和想象等。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只有勤动笔,通过练笔写日记,写感受,写想像,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下面就小练笔谈谈我的实施 :  1挖掘内容,想一想   小练笔必须与阅读教学配合进行,设计练笔时,应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学科的课程性质决定的,现行地理教材改革选择的,适应初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入手,转变教学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的体验中攫取鲜活的素材、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赏识性评价和发展性的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重视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从而向“优效”的方向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浅薄的体会。  一、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这就是当前我们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验素质的正确教育思想,下面试从两个方面浅谈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一、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秒表、天平、温度计、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摆动,知道摆摆动的规律一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短的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摆摆动的规律)和归纳概括能力(从反复实验的数据中归纳、概括摆摆动的规律)。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1)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不仅仅是做一些演示实验或是让学生做一些分组实验,举几个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等,而是充分的挖掘生活中一些常见素材的内涵,从中创设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  [关键词]情境 情趣 化学    新一轮课改又掀起了高潮,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如何实验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任重道远,方法各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本人多年的从教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