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丛林间徜徉 诗情画意中栖息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灿烂的奇葩。精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美妙的意境……能使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完善人格、升腾精神。要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诗韵、领悟意境、体会诗情。
  
  一、疏言涵泳,理解诗韵
  
  (一)疏言明诗意
  “疏言”就是要疏通诗词的意思。学生学习一篇古诗词首先要弄明白诗词的意思,只有明白了诗词的意思,方能体会出诗词的意蕴,直抵诗人的内心,体会诗情,读出韵味。
  在疏言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从字词意到句意,从句意到整首诗词的意思,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在引导学生理解字词意思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根据字形猜测字词的意思,借助工具书上的注释理解词句,结合课本上的插图理解诗句等。
  
  (二)吟诵品诗韵
  古诗词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字数整齐、均衡,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着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非常适合诵读。
  诵读古诗词可以还原古人吟诗作赋的情境,学生的思维可以穿越文字的表象,步入、沉浸于诗词的意境之中。所以学习古诗词就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那样:“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诵读并不意味着一遍又一遍的机械地读,要教给学生诵读古诗词一定的方法,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比如:掌握平声长、仄声短的规律。注意分辨节奏的快慢。舒缓节奏传达了缠绵深沉之情;急促节奏传达了豪迈激昂之情。处理好轻重读音。重读的音短促干脆,切合诗人奋发激昂之情;轻读的音婉转柔和,切合诗人深沉悱恻之感。另外,吟诵古诗词还可以摇头晃脑,配上合适的动作,以增加情感的体验。
  
  二、透析意象,领悟诗境
  
  一个人读诗,假如仅能说出诗词意,在他的眼前、脑海里却不能出现一幕又一幕生动的、真切的、细腻的、鲜活的意象,等于没有读懂诗词。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是诗歌的生命与灵魂。所谓的意境就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是以最敏感的镜头、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情趣,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词的根本。学生只有透析意象,才能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
  
  (一)列举意象,连缀画面
  诗中有画。一首好诗词犹如一幅形神兼备的艺术画。古诗词教学要重意象。学生通过意象将凝固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这种画面式的还原就是一种整体的构建,有利于沟通物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全面感受到诗词的内涵,进而领悟到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
  比如在执教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我让学生想一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把这些景物想象成一幅画面,这样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呢?诗人想表达什么?学生通过列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加上想象,把这些意象连缀成一个整体的画面,这样的一幅画面幽静清冷,进而体会到羁旅者孤寂、苦闷的心境。
  
  (二)抓住文眼,驰骋想象
  对诗词的意会是一个直觉和想象纠缠不清的过程。诗词是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结果,因此学习诗词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符号化的文字重新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古诗词教学要善于抓住“牛鼻子”,即抓住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因为文眼是最能触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抓住了这些文眼,引发学生想象,诗词的画面就会丰富、生动起来,学生更易领悟诗词的意境。
  比如在教《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诗时,“相媚好”一词是词眼,“相媚好”是说老两口一边喝酒,一边在亲热地交谈。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老两口在闲聊什么呢?老头会对老太说什么?老太又对老头说了什么?学生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乡村生活的宁静、闲适、温馨的场面重现出来了。
  
  三、知人论世,体会诗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学习古诗词必须让学生体悟诗情。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两种读诗词的方法。应该说这两种方法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两把钥匙,有了这两把钥匙,学生才能参透文字背后的东西,抵达诗人的内心深处,体会诗人的情怀,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产生情感共鸣。
  
  (一)以意逆志,体会诗情
  “以意逆志”就是通过作品的本意去探寻作者的意图。“以意逆志”,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从而体会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为李白游宣城时所作,如追问李白写此诗的目的,不难看出表露了诗人在人世间所遭遇的孤独。“只有”一词,反衬出人世间相弃无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知人论世,体悟诗情
  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一篇诗词总是和作者、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要想深刻理解诗词的内涵,准确把握诗情,必须做到“知其人”“论其世”。
  体会诗情要“知其人”,即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等生平情况。《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对一个普通农家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平安宁的生活画面。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得先了解一下辛弃疾。辛弃疾一生征战沙场二十几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希望国泰民安,但却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42岁起,他长期未得到任用,在江西的乡村闲居达二十年。《清平乐·村居》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感受:田园美景的瞬间吸引,忧世情怀的短暂搁置;一抬头,一家欢乐入眼帘;一转身,万家忧患袭心头。至此,学生不难体会出这首词既有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欢,更有对这种安宁、祥和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辛弃疾期盼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体会诗情还要“论其世”,即了解诗人创作这首诗词的特定背景。要征引有效资料,拓展阅读,实现学生情感和诗人情感的无缝对接,这样学生更易体会到诗词的情感。
  总之,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诗词丛林间徜徉,和诗人对话,和先贤交流,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寻找到精神家园的栖息地,丰润、滋养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其他文献
略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方式之一,它在一个教学专题中的定位、目标以及阅读方法等,是有别于精读课文的,但从现状看,目前一线教师对略读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定位不准、目标不明、指导模糊不清、策略运用不当等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不明,对略读课文教学定位与教学功能的把握不准,且对略读教学理论的研究不足等造成的。面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如何做到读“略”而学不略呢?我们认同叶老“略读
摘 要:自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冰雪运动进校园”抓住契机,稳步推进。但是,鉴于“场地、师资、资金”等共性问题涉及方面广而复杂,因此本文尝试另辟角度通过对清华附小冰雪运动开展的实践研究,为学校冰雪运动开展提供新思路。建议学校在“健全冰雪运动组织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管理制度”“优化冰雪课程设置,完善冰雪课程内容”“丰富冰雪活动形式,跟踪评价学生参与过程”“强化冰雪社团建设,重视运动人才培养”四个方面
依托文本资源,提高习作效率  三年级学生由于词汇量少,语言贫乏,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首先来源于课文内容。语文书上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不乏好词佳句。  《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的教学,教师就通过对课文中四字词语的理解、积累,慢慢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四字词语写一段话,教给写作方式,引导学生
摘 要:教师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模拟上课是一种简便、省时、有效的方式。通过授课教师的准备过程、授课过程和反思过程能很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实现教师自我专业的不断成长。本文以足球脚内侧传接球为例,从五方面进行优化模拟上课,实现教师多维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教研;模拟上课;足球;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经历了从“内容分析”到“语言学习”的转变,教学的落点从分析文章内容转为探索文本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而小学生往往是理解词句易,运用词句难。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特点,无法从形式、方法入手学会迁移运用。因此要对第一学段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训练,必须抓住语言形式的
课堂小练笔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段、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小练笔,但也出现了练笔华而不实、千篇一律、寡淡无味、浅尝辄止等问题。多数教师在布置小练笔时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练笔安排缺乏深度。而事实上,任何训练都有一个合理的序、量、度的问题,一册书、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
摘要: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环节。肌肉动员分为下肢肌群、上肢肌群和核心区肌群的练习方法。动态拉伸练习方法分为四肢拉伸和全身拉伸等。  关键词:运动功能;动作准备;肌肉激活;关节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0050-03  准备活动是人体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或专项技术动作的开始部分,要为各种身体
摘 要:研修课程作为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体育教师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研修课程为例,从研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思路、研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进行重构的探索与实踐。  关键词:体育教师;研修课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
摘 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持续下降是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其中,体能不足是学生体质健康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要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源上全面提升学生健康体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设立的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研究,构建了“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专门用于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促进青少年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要切实解决
2012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小学语文专场于12月1~2日在上海市尚德实验学校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个主题理论前卫,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相关的、众多的语文内容的支撑,并使语文内容与语文素养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联系存在非常复杂的因素,需要整体观照,辩证实施。  一、语文内容是分层次的  语文内容是一个体系,包括课程内容、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