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中的响箭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SC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回眸中学十年的语文教学时,惶恐不已。这些年里,我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有什么可以证明?风行水面,走过的似乎已了无痕迹。但有那么一些良师益友,使我心存感激,难以忘怀;有那么一些刊物,伴我一路前行,给了我最真诚的帮助。《江西教育》便是其中值得特别感谢的一家,她“实”“新”“活”“雅”的风格非常适合我的阅读习惯。一直以来,作为这份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启发。每一次寄来杂志,我总是首先迫不及待地拿起,像是见到了亲密的老朋友一样,感觉十分的亲切。每一篇文章我都要细细地读,力求从中多汲取一些教学的营养。每年一到订阅的季节,我总是毫不犹豫地首先在订阅栏里写下《江西教育》的名字。订下了,心就踏实了,对新一年的教学就多了几分底气和自信。不能想象,没有《江西教育》这位挚友,我的语文教学之旅将会多么孤单。
  《江西教育》设置的栏目,非常贴近读者、贴近实际、贴近教学。喜欢“名师导航”栏目,读了《语文交际教学研究》《合作备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等文章,让我领略了大家风范,感受着成功教育的魅力;喜欢“专题”栏目,一篇篇教材教法研究的论文、一篇篇优秀教学案例、一篇篇专家视点,让我享受着丰盛的教育大餐;喜欢“师路心语”栏目,读了《由那偶然的一瞥引起的》《学生带给我的思考》等文章,让我懂得当好老师和班主任要有一颗孩童般纯真的心、一双温情的眼睛……;喜欢“杏坛沙龙”栏目,读了《教学语言≠文学语言》《作文考试也是人文考试》等文章,帮助我澄清了思想认识,解决了教学困惑,启发了创新思路。在“教学赏析”栏目里,我分享着教师同行们成功的教育艺术。读了《让“油盐酱醋”在阅读教学中入味》《语文课堂要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等文章,感受颇深。这些文章的言辞并非伶俐,表达也不滑爽,但语言中有一些机锋,能让人咀嚼。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文字,不矜才使气,而在一点点地叙说自己的艰难探索,有一种真诚厚朴之美,读来则如咀嚼橄榄,回味无穷,也最有当下阅读的需要和价值。在阅读中我深深地感到:《江西教育》像一扇窗,让我们了解到窗外广阔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级又一级远眺的台阶。
  通过多年订阅《江西教育》和向她投稿,发现《江西教育》的编辑老师不仅处理稿件认真严谨,而且对普通作者细心呵护。我寄出的每篇稿件,编辑老师都会及时回复,或建议另投,或要求修改。“贾老师:你好!文章已阅。我建议你能否仅就人教版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谈谈如何借助教材的优势进行教学。谢谢!”这些话一直激励着我,促我奋进!翻开《江西教育》每期杂志,我们几乎都能看到有一些偏远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的文章。这既是《江西教育》不重作者名气只论稿件质量的用稿原则的表现,也是《江西教育》不遗余力扶持普通教师的良苦用心的体现。《江西教育》就是以这样的热忱促成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拜金主义的诱导下,包括不少核心期刊在内的众多期刊已经不顾斯文而搞收费发文,而《江西教育》始终操守依旧,令人敬佩信赖!
  对于《江西教育》,我始终心存感激,这份情感久萦我心,却一直未曾梳理过。如今,在你创刊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回首来路,我才发现我成长中的许多欣喜和足迹都和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孩儿塔》序中,鲁迅先生写下这样一段话:“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我坚信《江西教育》在新的一年,在读者与编者的呵护下,定会成为新课改中的“微光”“响箭”“萌芽”和“第一步”!(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御湖半山房地产项目进行分析,提出此项目的优势及劣势,并分析它的机会及威胁。  [关键词]御湖半山 房地产项目 分析  一、项目营销环境  (1)项目基本信息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463521.39㎡,约700亩;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约373676.79万平米,容积率约0.81,绿化率50%,覆盖率26.4%,总户数2362户,公建面积12397平米,住宅面积约36
星子县位于江西省北部,背依庐山,面对鄱阳湖。星子县有千余年的建县历史,自古为“南国咽喉,西江锁钥,江右之门户”。星子县相传由“有星坠湖”而得名,至今县城附近的南湖还有
28年前,在南昌师范学校读书时,我便在桌上竖起了一道座右铭:“人文日新,从青年起;青年日新,从晨读起;晨读日新,从起.”这“情结”,伴我走过学生时代,走过教师生涯,走上教育局
欣逢《江西教育》创刊60周年之庆,我衷心祝贺她越办越好,璀璨辉煌。回首望,我与《江西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她是我人生的坐标、活动的舞台、一生的至爱。我和她命相系、心相连、情相依,永远难舍难忘。1953年,我是江西省南昌师范艺术科的学生。这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星期天,在校园的阅览室里,我看见了《教育工作》(《江西教育》前身)杂志,细读之,如遇知己般喜悦,便记下她的通讯处。适逢学校开展悼念斯大林活动,我实录
那是20世纪80年代,我担任民办教师,在村小教书。我没有读过师范,不懂得什么是教育学、心理学,但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尽快补上这一课。记得当时学校仅订了一份《井冈山报》和一份《吉安教育》。后来在我的怂恿下,校长终于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慷慨地订了一份《江西教育》。自此,《江西教育》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在学校,每次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江西教育》的往往是我,我躲在自己的房间 “饱餐”一顿之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所农村中学。一次到乡教办,看见桌上摆着一本《江西教育》,封面主题是《希望的田野》:一位乡村女教师,站在黄灿灿的油菜花间,黑里透红的脸庞,熠熠生辉的眼睛,浑身散发着田野的泥土气息,宛如邻家的同事大姐。原来优秀也可以这样亲切与朴实,我眼前一亮,央求教办主任借给我。翻阅杂志,里面的内容更精彩,借阅已满足不了我的欲望。从借阅到订阅,我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视《江西教育》为红
我从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离不开《江西教育》的指点和引领,她是真诚的朋友,在教育教学中给我指点迷津;她是可敬的老师,在教育科研中给我引领方向。  和《江西教育》结缘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的中学生活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知识的浅薄可想而知。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年,有幸踏进了师范大门,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师范竟无专门教材,而用高中教材凑数,什么教育心理学,什么教学法,几
每每与旧日的同事、朋友相聚,总有人问我:“你干吗要去做这爬格子的苦差事?”是啊,他们的不解有几分道理,好不容易卸下了肩上的担子,有了可以随意支配时间的自由,就应该轻松地去做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的事,干吗又去做编辑?其实,他们不懂我的心思:我与《江西教育》有着不解的情结。  初识《江西教育》是1987年,当时刚调入南昌市一所名校,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个个了得。来自郊区、作为人才引进的我深感压力之大
目的:调查了解高原驻训官兵消化道不适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等,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群体调查法,选择初次和再次到高原驻训官兵2187例,调查到达高原
1982年9月,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南城县最边远的山区小学——严和乡上兰小学任教。由于地处边远,全校5名教师中只有我这么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校长是一位年长的民转公的教师,其余3位都是当地的民办教师。初登讲台的我,面对许多教学难题一筹莫展。正当我为此苦闷之时,9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校长将一本带着墨香的《江西教育》送到我的面前。吃过晚饭,我手捧杂志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看着。当读到《试谈中事物与环境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