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我们单位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同事们立足于吸取传统数学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充分结合本单位学生实际,不断寻求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来的实施,多次接受有关专家指导与点评,已经日趋完善,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乐于接受,家长比较满意。现把基本做法与思路介绍如下:
一、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总体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实施过程解读如下:
1.学生自学思考。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标记出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勤学善思的良好学习品质。
2.合作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难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小组间质疑解疑。首先,由学生把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先后顺序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绝不可以代替学生思考。
4.巩固练习。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5.看书小结。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6.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质疑、解疑的教学策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学生提问:“约数与倍数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呢?为什么我们以后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不包括‘0’呢?今天的倍数与过去的‘几倍’一样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地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少到多,甚至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学生的提问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难点怎么办?——突出重难点,增补质疑。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出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最不容易理解;而这些也往往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这正说明学生首次认识了单位“1”,最想知道单位“1”的含义。同时单位“1”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学生提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对于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多少往往也不一样。有时对较难理解的教材,在解疑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实在当堂解决不完,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也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以保护其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很愿意也能够大胆地去质疑、解疑,那么他们的收获要远比教师讲十遍百遍要强得多。
4.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实事求是,课外延伸。有些问题老师意料不到,一时想不出答案,即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不存在丢面子、在学生面前丧失师道尊严之说。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是在有意刁难老师。二是要民主。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他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想找机会验证一下;有的可能是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广开言路”,不要“一言堂”。三是要谦虚,实事求是。学生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讲不清楚或一时答不上来,不妨明确表态,课后再寻找答案,与学生共同商榷。这样更密切了师生关系,别让学生觉得教师永远高高在上、不可侵犯。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同组数学老师和学生们普遍觉得,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既有效开启了学生思维,提高了数学成绩,也相对减轻了教师负担,应该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方法模式,值得推广。
一、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总体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实施过程解读如下:
1.学生自学思考。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标记出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勤学善思的良好学习品质。
2.合作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难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小组间质疑解疑。首先,由学生把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先后顺序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绝不可以代替学生思考。
4.巩固练习。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5.看书小结。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6.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质疑、解疑的教学策略,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学生提问:“约数与倍数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呢?为什么我们以后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不包括‘0’呢?今天的倍数与过去的‘几倍’一样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地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少到多,甚至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学生的提问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难点怎么办?——突出重难点,增补质疑。学生的质疑,最能反映出学生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哪些问题最不容易理解;而这些也往往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最应该解决的问题。这正说明学生首次认识了单位“1”,最想知道单位“1”的含义。同时单位“1”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学生提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对于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多少往往也不一样。有时对较难理解的教材,在解疑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实在当堂解决不完,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也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以保护其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很愿意也能够大胆地去质疑、解疑,那么他们的收获要远比教师讲十遍百遍要强得多。
4.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实事求是,课外延伸。有些问题老师意料不到,一时想不出答案,即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不存在丢面子、在学生面前丧失师道尊严之说。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是在有意刁难老师。二是要民主。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他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想找机会验证一下;有的可能是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广开言路”,不要“一言堂”。三是要谦虚,实事求是。学生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讲不清楚或一时答不上来,不妨明确表态,课后再寻找答案,与学生共同商榷。这样更密切了师生关系,别让学生觉得教师永远高高在上、不可侵犯。
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同组数学老师和学生们普遍觉得,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既有效开启了学生思维,提高了数学成绩,也相对减轻了教师负担,应该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方法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