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走进我们校园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ei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月12日,在妩媚的春光下,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五十周年,并通过将这位“中国火箭之父”塑像请进学校和命名“钱学森班”来激励全校师生百折不挠、教书育人、求真务实、永远进取的精神。
  二十年来,学校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把钱学森塑像请进校园,是为了学习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这种对祖国科技的不倦的追求,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热爱科学技术的精神,海淀实验中学又与航天科工、科技集团合作命名“钱学森”班,以此,将教育教学实践与科技兴国这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科技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科技探究能力,为我国新一代科技队伍储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陈述彭院士、钱学森院士的长子钱永刚、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等各界代表到会祝贺,并参加了钱学森塑像的揭幕仪式。在“钱学森”班命名大会上,北京海淀实验中学王庚民校长阐述了设立钱学森塑像和命名“钱学森班”的深远的战略意义,鼓励同学们继承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思想和治学精神,迅速成才,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青春!钱学森院士的长子钱永刚在讲话中指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喜欢议论钱老是怎样成材的,或者讲是哪些因素影响他们的成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受到了那个时代所给予他的最好的教育。当然成材后还要继续受教育,要活到老学到老。”他预祝“钱学森班”的同学们,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教育下,打下人生的坚实的基础,成长为为祖国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人才。
  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也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人才。“钱学森班”的学生代表发言表示: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1)班被命名为“钱学森班”是一个极高的荣誉,更感到所肩负的责任和期望。所有的同学都决心向钱学森爷爷学习,学习他严谨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优秀品格。我们会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继承和发扬“钱学森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钱学森院士的长子钱永刚向“钱学森班”的代表授班旗和赠送了钱老的著作和传记等书籍。
  (北京航天空间文化有限公司 供稿)
其他文献
海射公司的天顶3SL火箭2月28日(格林尼治时间3月1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XM卫星无线电公司的XM-3卫星。卫星被送入静止转移轨道。XM-3针对2001年发射的前两颗XM卫星存在的发电能力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的问题进行了设计修改。制造商波音卫星系统公司取消了有问题的硬件,并加长了两个太阳能帆板。XM卫星向车用和便携式收音机传送数字广播节目,有67个无广告音乐频道、60多个体育频道以及儿童和娱乐等
期刊
印象深刻的撞击    上面这张高品质图像显示了火星探测器机遇号的挡热板撞击火星的地点。这是一张近乎真彩的组合图片,是由全景相机拍摄的。  机遇号在第330个火星日(2004年12月28日)拍摄了这一组合图片,就在它抵达挡热板撞击位置后不久。撞击发生于2004年1月24日,位于耐力撞击坑南方。图片左侧挡热板的主要部分翻转了过来,露出了金属绝缘层,在阳光中闪烁。这块主要的碎片约有1米高,距离探测器13
期刊
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向土卫六释放惠更斯子探测器的同时,这个人类迄今为止发射的最大最重的深空探测器也在不停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为科学家们带来一幅幅令人惊奇的画面。    漂浮的土卫一    在这张真彩色照片中,土卫一漂浮在自己的轨道上,其背景是蔚蓝色的土星北纬地区。长长的暗线是土星环在大气上投下的影子。  土星北半球目前相对无云,阳光在大气中要经过漫长的路径。这使得阳光在短波(蓝光)波长被散射,导致北
期刊
欧洲“冷星”坠入北冰洋  10月8日,由于火箭第二级未能与上面级分离,导致用于研究地球极地冰盖变化状况的欧洲“冷星”(Cryosat)坠落在北极附近的北冰洋中。“冷星”由俄呼啸号运载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升空。该火箭由SS-19导弹改装而成。这是呼啸号火箭的第六次商业发射。前五次均获成功。目前还不清楚这次失败是否会影响12月份用呼啸号发射一颗韩国科学卫星的计划。有关方面将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预
期刊
巴西航天员最早明春飞天  据俄媒体报道,日前巴西与俄罗斯达成了一项最早于明年4月份用联盟飞船把巴西航天员马科斯·旁特斯送上太空的临时协议。实质性合同有可能将于10月底巴西总统访俄时签署。一俟合同正式生效,旁特斯将赴莫斯科郊外的星城接受乘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的各种训练。巴西航天员曾于2002年在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接受过航天员的培训。   (江山)    俄考虑从库鲁发射新型飞船  俄罗斯航天局副
期刊
第22颗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太空蚕,在太空遨游了18天后,于9月18日在北京航天城“走”出了卫星返回舱,安全“回家”,表明由我国学生设计的太空科学实验——“蚕在太空中吐丝结茧”取得成功。这是我国卫星首次成功搭载青少年生物实验。   太空蚕遨游宇宙18天  此次交付的“太空蚕”于北京时间8月29日16时45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进入太空。9月16日11
期刊
时隔近两年,中国载人航天再次书写民族辉煌。10月12日上午9时整,从地处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及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拔地升空。火箭升空583秒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船箭分离的喜讯,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坚实的第二步。  踏雪出征  仿佛上苍也在欢送中国航天员踏上征程,10月12日清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人意
期刊
航天飞机下次飞行  推迟到明年3月  8月18日美国航宇局宣布,航天飞机的下次飞行至少要等到明年3月,而不是原定的今年9月,因为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有时间来解决导致哥伦比亚号失事并在发现号复飞时再次显现的外贮箱泡沫材料脱落问题。另外,执行下次任务的航天飞机也将从阿特兰蒂斯号改为发现号。该局认为,改由发现号承担第二次复飞更便于他们安排空间站方面的工作。第三次复飞中航天飞机需为空间站运送的设备太重,发现号
期刊
“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活动已圆满结束,但此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为使广大读者能详尽地从各个角度了解活动内容,本刊将从本期起分三期分别以“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名胜游览”为主题,通过大量的图片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再现给大家。
期刊
进步号货船飞往国际空间站  莫斯科时间9月9日下午17点07分,俄“进步M-54”号货运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为其送去约2.5吨的食品、燃料、水及实验设备等货物,此外,飞船还搭载了一些供航天员消遣所用的“精神食粮”——一些电影和CD唱盘。航天员通过欣赏电影或听音乐,可以缓解长时间太空工作所带来的孤独和枯燥。(阳光)  谷神星上淡水含量  可能超过地球  据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