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Cu-9P合金在液态铝中溶解过程的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固态Cu-9P合金(质量分数,%)为对象,研究了973 K时固态Cu-9P在铝液内的溶解过程.通过静态溶解和水淬实验得到了保留溶解过程信息的凝固组织.采用ZEISS Axio Vert.A1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凝固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固态Cu-9P合金在铝液内溶解时,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固液界面上Cu-9P合金一侧易形成单相Cu3P,固液界面前沿富集有颗粒和层状的AlP.总结了固态Cu-9P合金在铝熔体的溶解过程,揭示了溶解速度慢的根本原因.
其他文献
通过AZ31镁合金热压缩试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不同变形条件(不同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程度)下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晶粒取向和织构的产生等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再结晶程度表现得越充分,晶粒组织也越均匀,而变形程度越大或应变速率越小,再结晶程度则越大.在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是决定其动态再结晶机制的最大影响因素.300℃时,AZ31镁合金再结晶晶粒在原始晶界和亚晶界处形核,再结晶行为主要由亚晶界的转动形成,表现出典型的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特征.4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6H-SiC脆性切削的声发射响应.研究了原子尺度下6H-SiC的微变形和裂纹形核,同时对加工过程中的声发射源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其相应的声发射特征.结果表明,6H-SiC在77nm切削深度下的脆性变形过程简单但不寻常;在6H-SiC切削过程中位错不会连续扩展,变形后的工件在刀具挤压作用下被分割成块,并由位错的快速扩展引发裂纹.对于影响声发射源特征的因素研究发现:初始压应力会导致声发射功率的下降;频率-能量分析中可见的3种声发射源分别是晶格振动、位错扩展和裂纹扩展.此外,在1K温度下,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Nb对亚共晶灰铸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制备4种不同Nb含量摩擦盘试样(0%、0.12%、0.21%、0.33%,质量分数),选用不含石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作为对偶,利用定速式摩擦试验机进行摩擦试验.测试前,采用SEM、TEM和OM对摩擦盘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测试结束,利用SEM对摩擦副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摩擦系数随Nb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与Nb对珠光体基体的细化效果有关.其次,Nb对系统高温工况下摩擦效率有消极影响,这是因为添加Nb后导致石墨组织细化,影响摩擦界面散热效
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分别计算了 a-Al,AlB2与(Al-Si)B2的价电子结构与结合能.结果表明,AlB2最外层的Al-Al原子层相对不稳定,随着Al-Si熔体中Si含量的增加,a-Al和AlB2的结合能均降低.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 Al-Si合金中a-Al在AlB2上异质形核的一种全新原子机制.加入Si后,一定量的Si原子进入AlB2,在AlB2表面形成稳定的Al-Si二元原子结构层,提高了AlB2表面的稳定性.这种稳定的二维Al-Si原子层在随后的异质形核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是AlB2
从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的角度研究了单官能团单体对光敏树脂基氧化铝浆料流变性能和光固化性能的影响.以双官能团单体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和三官能团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原料,按照HDDA∶X∶TMPTA=6∶3∶1的体积比加入单官能团单体x,通过室温磁力搅拌制备出光敏树脂,研究了单官能团单体X和树脂的流变性能.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 30%~50%(体积分数)固相含量的光敏树脂基氧化铝浆料,实现了基于立体光刻(SL)技术的3D打印并制备出了氧化铝坯体.本研究确定了3种具有亲水性和高
采用稀土金属Ce元素固溶掺杂改性LaB6以降低其电子逸出功的策略,先通过熔盐法制备出Lal-xCexB6(x=0.2,0.4,0.6,0.8)固溶体纳米粉体,后经热压烧结得到Lal-xCexB6阴极材料.利用XRD、SEM等技术表征Lal-xCexB6阴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并研究了 Ce元素固溶掺杂对LaB6阴极材料电子逸出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al-xCexB6阴极材料为单相固溶体,致密度高,相对密度介于98.49%~98.98%之间.相对于未掺杂LaB6阴极材料,Lal-xCexB6阴极材料的电
研究了 Mg-0.5Zr-1.8Zn-xGd(x=0,0.5,1.0,1.5,2.0,2.5,质量分数,%)镁合金经过470℃和10 h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Gd含量在0%~2.5%范围内,随着Gd含量增加,合金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当Gd含量低于1.5%时,合金元素几乎完全固溶于合金基体中,第二相主要由纳米尺度的(Mg,Zn)3Gd析出颗粒组成.当Gd含量在1.5%~2.5%范围时,合金中出现未固溶的微米尺度的(Mg,Zn)3Gd相,并且该相数量和尺寸随着Gd含量增加而增加.由于
以原位还原碳化技术制备的WC-8Co复合粉和VC粉末为原料,采用低压烧结技术制备出超细晶硬质合金.系统研究了 VC添加量和复合粉中碳含量对硬质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质合金的晶粒尺寸、硬度和断裂韧性主要受vC添加量的影响,且随vC添加量的增加呈单调变化;抗弯强度随VC添加量的变化趋势与碳含量有关;压缩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WC-Co复合粉的碳含量为5.60%~5.68%(质量分数)、VC添加量不超过0.5%时,可分别制备出室温抗弯强度为4482 M
期刊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四方相和立方相中2种不同的Li7La3Zr2O12(LLZO)固体电解质材料的能带结构,晶格参数,态密度和成键特性.基于理论计算结果,通过电子结构特性解释了四面体相的离子电导率低于立方相的离子电导率的原因.基于LLZO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设计了2种晶体结构的LLZO材料,并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并分析了不同烧结时间的LLZO颗粒的性能.探索了合成工艺参数对Li7La3Zr2O12性能的影响.立方晶Li7La3Zr2O12(C-LLZO)的平均晶格大小为a=b=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