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体检需要“私人定制”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不少癌症患者初次到医院确诊已是癌症中晚期,而癌症一旦进入中晚期,由于癌症播散转移,抗癌治疗不仅复杂、痛苦、费用高,而且疗效十分有限。相反,如果能够及时发现隐藏在体内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就完全有可能轻而易举地根除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遗憾的是,隐藏在体内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大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因此,要想早期侦查出隐藏在体内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做防癌体检,即像汽车“年检制”一样,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一年一度的“防癌体检”。
  “年检制”的利与弊
   防癌体检并非普通的健康体检。防癌体检是对无症状人群进行防癌检查的一项措施,实行防癌体检“年检制”可以早期发现癌症,降低癌症死亡率。但是,防癌体检实行“年检制”也有一定的弊端。
   利:防癌体检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检查措施,对无症状人群开展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癌症,最终达到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的目的。同时,通过减少焦虑及心理负担,减少癌症相关死亡率,从而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弊:防癌体检耗资巨大,收效有限。目前的防癌体检方法,即使严格实行“年检制”,甚至增加检查项目,也不能查出所有早期癌症。而盲目增加繁琐的检查项目,不仅增加医疗负担,还可能带来新的风险。例如,过多放射性检查导致身体受辐射量增加;查出可疑病变,可能使被怀疑者处于焦虑状态等。
  哪些人更需要“私人定制”式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需要“私人定制”,即针对不同个体患癌风险量身定制防癌体检方案。目前,专家认为,以下癌症可能通过防癌体检早期发现,并且降低其死亡率。
  1.乳腺癌
   检查对象:一般建议40岁开始;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者等,检查年龄需提前。
   检查方法:乳房自查及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每1~2年1次;致密型乳腺者需联合乳房超声波进行检查。
  2.宫颈癌
   检查对象:已婚及已开始有过性生活的女性。
   检查方法:每年做妇科检查,每1~2年做1次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又叫TCT检查),30岁以上可同时检测宫颈HPV病毒。如果宫颈刮片细胞学和HPV病毒连续3次检查结果均正常,可以将检查间隔改为每3年1次。
  3.大肠癌
   检查对象:年龄超过40岁;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者应从10岁以后开始检查;有便血等症状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
   检查方法:大便隐血试验、肛门直肠指检每年1次,纤维结直肠镜检查每5年1次;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者,纤维结直肠镜检查每年1次,2次阴性结果后,可改为每3~5年1次。
  4.前列腺癌
   检查对象:超过50岁男性,预期寿命大于10年者。
   注:前列腺癌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小,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高龄患者,治疗与不治疗对寿命延长的区别不明显,而一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后,将使许多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疗。
   检查方法: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试验(PSA)每年检查1次。
  5.肺癌
   检查对象:超过50岁的危险人群:①高度危险人群是指年龄55~74岁,并且吸烟≥30包年,或戒烟<15年;②中度危险人群是指年龄>50岁,并且吸烟≥20包年,同时有其他危险因素,如辐射暴露史、职业暴露史、癌症病史、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或肺纤维化病史、吸二手烟史。
   注:吸烟“包年数”是计算吸烟量的指标。吸烟包年数=每日吸烟支数/20支×吸烟年数。例如:每日吸烟20支,吸烟30年,其吸烟包年数=20/20×30=30包年;每天吸烟30支,吸烟20年,其吸烟包年数=30/20×20=30包年。
  检查方法:低剂量螺旋胸部CT扫描,每年1次。
  6.肝癌
   检查对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
   检查方法:甲胎蛋白,肝脏超声波检查,每半年1次。
   防癌体检更适用于患癌风险相对较高的人群,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检查,从而达到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网站论坛发的帖子  我的一位朋友前几年闭经。听身边的姐妹说都相继去取环了, 她才想起这件事。结果,去医院取环时,医生发现节育环深深地嵌在她的子宫里,费尽力气仍无法取出。医生告诉她,要不终身带环,要不得通过开腹或宫腔镜取环。请问专家:她真的需要做手术才能取环吗?终身带环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闭经后是不是越早取环越容易取出来?我还认识另外几个即将闭经的朋友,她们希望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谢
我读了《大众医学》2014年9月号的《医院测血压比自测血压更准确吗》一文后很有感触,因为我在不久前也“遭遇”了文中提及的“白大衣效应”。  去年11月我前往一家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医师为我做完心电图后测血压,结果测得的血压是160/80毫米汞柱,他随即对我说:“该吃降压药了。”之后,我拿到的体检报告第一条就写着:高血压。我真的患有高血压病吗?我脑中立刻“三思”起来。  一思:我虽年事已高,当时已88
王岳飞 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系副系主任,茶学博士,教授,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秘书长  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地评价了茶对人的保健作用。爱茶之人,长寿者比比皆是,这与他们长期喝茶密不可分。特别是茶中精华茶多酚,经过人们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证明茶多酚有诸多保健功效。  一:保护心脑血管  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质
“在日常的医教研工作外,我对语言类的社会活动十分感兴趣。在校读书期间就一直担任主持人,曾单枪匹马用英文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我最享受周末,因为我规定我家的Sunday就是Son Day,除了值班,我都会和夫人陪儿子小Happy一起去公园玩耍。外向的我会享受独自阅读的乐趣,喜欢读历史,酷爱追美剧,在安静中积蓄着能量。外科医生不一定都是高冷的,我就是个例外,外向,搞笑,热爱手术,喜欢表达,注重家庭。
专家简介  黄韬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内分泌外科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甲状腺外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现代医学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历了诸多变迁,犹如《三国演义》的开篇主旨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医学领域的各个
北京儿童医院  张金哲#主任医师  张金哲#小儿“隐疾”  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都比较重视,特别害怕忽略了隐性疾病,尤其是先天性内脏畸形与恶性肿瘤,唯恐耽误了有效的治疗时机。然而,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常需几个大人陪同,不仅费时、费钱,孩子还要冒交叉感染的危险,有时各种检查结果又是模棱两可,令家长无所适从。为此,我拟了三条家庭自查的方法,家长经常给孩子检查一下,一旦发现可疑问题,再去医院找大夫不迟
生活实例  因为全家都爱吃黄瓜,所以张女士每次买菜时都会买几根,或炒或凉拌或生吃。长期以来,张女士就认准那些瓜皮翠绿、顶带黄花的漂亮黄瓜买,她觉得这样的黄瓜一定比花谢了的更新鲜、更脆嫩。最近,张女士买菜时,路过一个菜农的小摊,菜农卖的是自己种的黄瓜。看着那些样子不怎么好看的黄瓜,张女士说:“你的黄瓜不如别人的新鲜,身材、长相差远了,连花都早就谢了吧?”面对张女士的不屑,菜农告诉她:“瓜熟蒂落是自然
患者,女,49岁,有高血压病史,每日服用珍菊降压片一片,2年余。近日,患者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四肢乏力伴胸闷,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继发出现双上肢抽搐,双手僵硬呈爪型。急诊入院检查,血压146/92毫米汞柱,血钾2.9毫摩/升,给予积极补钾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数日后,患者再次出现四肢乏力、胸闷、肢体麻木症状,复查血钾3.2毫摩/升,以“低钾血症”收治入院。该患者入院后继续给予补钾治疗,纠正低钾血症
在耳科门诊,经常有患者问到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听力正常,生下来的孩子是聋哑儿?”“为什么我们孩子感冒,打了一种药就聋了?”“我们夫妇听力都不好,生下的孩子听力就不好吗?”……回答这些问题,要从耳聋基因谈起。  什么是耳聋基因?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生来不一样,都是由遗传决定的,而决定遗传的物质,就是基因。每个人拥有3万个左右的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我们长多高、长什么样。同时,这些基因在家族中一代
专家简介  黄国英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主任,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心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先心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每年新出生的1600万婴儿中,约有24万人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研究表明,上海每1000个新生儿中有26人患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