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怎样“激活”学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maa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活动性强、参与程度较高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生要有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方式来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最终有效地激活整个课堂,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多年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摸索出来的一些心得:
  一、重视新课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到好处的新课导入,是有效激活课堂教学的关键。现在的初中生大都个性比较张扬,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因此,生活化、故事化的导入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比如在教学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书法与绘画》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看过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鉴宝》节目?今天,老师手上也有‘宝’,想请同学们鉴别一下。”一听说老师手上有“宝”,同学们可来劲了,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探索的大门也随之被打开了。
  二、注意提问技巧,提升问题“质量”
  俗话说“学贵有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以《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例,若光有故事就戛然而止了,那是多么扫兴的事情啊。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只是个引子,是个契机。学生看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后,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故事从侧面反映了诸侯对周天子应当履行什么义务?(3)故事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这三个问题的设计,逐层递进,由表及里,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投入,激活了整个课堂。由此可见,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梯度,又要注意连贯性。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呢?首先要符合认知规律,也就是要难易适中。其次要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像那种“在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之类的主要靠记背的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还是少问为妙。要通过巧妙的提问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有创造性的思考,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史料运用,还原历史“本色”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是历史研究的基本素材。史料包括典籍、图片、文物、表格、影像、民谣等,可以说,史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我们的课本就引用了大量的史料。现在的历史课本大都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印刷精美,很能吸引学生阅读,一打开课本,就仿佛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在多数情况下,仅靠学生的一本书和老师的一张嘴来上课,那样的历史课堂大多只能是照本宣科,教学手段的匮乏和单一常常会限制师生在课堂上的发挥。教师如果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讲故事、演课本剧、玩游戏、开展讨论等多种课堂活动来组织教学,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生动许多。比如教学《书法与绘画》,笔者就尝试着让学生欣赏名画,然后组织为名画写解说词的教学活动。学生为了写好解说词,不得不认真查阅史料,了解这些名画的作者、朝代、艺术特色、历史价值等。通过“鉴宝”和“写解说词”这两个教学活动,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究空间,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既教给了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拓展了更广、更实用的空间。
  四、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加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
  首先,历史是一门覆盖面极广的学科,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语言、文学、音乐、绘画等等。因此,在讲授历史学科时,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注意与其他各科的联系。比如在讲授“火药的发明与应用”的内容时,笔者就曾适时地引入了一些科学发明的小故事并亲自演示了“土火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大开眼界。这样做,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其次,教师如果能偶尔表现一下自己专业以外的实力,很容易赢得学生的尊敬。如在学习古代史的时候,学生会接触到大量文言文的材料,像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等,这个时候历史老师可以暂且充当一下语文老师的角色,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是研究历史的工具,鼓励他们学好文言文。
  五、鼓励性教学,让学生体验角色
  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在角色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发挥其历史潜能。所以在教学中,适当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历史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中来,对历史知识的掌握非常有好处。 比如我在讲“唐和吐蕃的关系”时,让学生把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的历史用历史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我把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一公布,学生们争相要求扮演,用近20分钟的时间就将这段历史生动地表演了出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出现在学生面前,整个过程生动有趣。这样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才能,课堂上无论表演的同学还是观看的同学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兴趣。在学生表演后,我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了这种和亲政策的作用,使学生对史实有了生动的感受后上升为理性认识。
  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实他们的身心,协助他们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方向,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的教育。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创新素质的准备。所谓观察是指运用感觉器官,对物理现象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
期刊
“换位思考”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如今很多老师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让孩子设想自己是作者或文中的某一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的发展或表达个人情感,从教学效果来看都是非常好的。现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谈自己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换位思考”的一些看法。  一、“
期刊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
期刊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凡是有突出贡献的伟人,他们都有着无以伦比的创造力,也有着对发明创造的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激发力。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要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没有兴趣,发展能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悬念激趣法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领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  俗话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让数学精彩纷呈、绚丽多姿,多彩的世界就是数学教学的世界。《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可是现实中许多教师脱离了生活教数学,使数学失去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课堂失去了师生互动的灵思和创新,降低了学习的效益。面对新课改,我们该如
期刊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语句表达不清,使有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说话的真实性、写作的独创性、抒发的情感性等受到压抑,其情感更无法谈起,所以,课堂上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结果是光阴虚度、一文无成。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新观念、激活思维,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只有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一、留心观察生活的瞬间  “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缤纷多彩的语文课似乎冷清了不少,人们在语文教学上探索了好长的一段路程之后,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语文教学应该再次走向简单、朴素的教学轨道上去——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让语文课堂走向真实的返璞归真。  一、简简单单学语文读不可忽视  1、课上重视读  语文课离不开读书,甚至有人把“书声琅琅”作为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之一,可见语文课上的确少不了读书。但是,目前令人困惑的
期刊
【摘 要】内蒙古师范大学代钦教授是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数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他的论著颇丰,在数学教育教学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文章通过对代钦教授进行访谈,介绍其求学、工作、生活经历,感悟其数学教育思想,学习其严谨、刻苦、勤奋、善思的求学精神和工作态度。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文化;访谈录  【作者简介】梁慧敏
期刊
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条件差,为人所共知,那么如何改变现状,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是需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共同探究的热点问题。笔者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与广大农村同行商榷。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