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探究型问题情景的创设和运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教学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活动,本文着重于介绍如何合理地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顺利地开展探究教学。
   【关键词】 探究教学;问题情景;创设;激发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大力推行探究教学,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提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证实假设,得到规律。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连接探究活动各个要素的主线。有了问题,才会为试图回答问题建立假说,进而才会去制定方案,收集有关证据去检验假说。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运用:
   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由教师创设一个物理真实情景,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的、循序渐进的探究性问题,或诱发个别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引起大家关注,并加以利用,引发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精选基本教材。创设探究情景,要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区别;动脑与动手的人为分离。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是经由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常常会受一些前概念的干扰,如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物体的体积等因素有关,从而影响了后续学习。为此,笔者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之前,插入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呈现情景: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在大海中航行(投影)。设疑点拨:海水对这艘满载的货轮的浮力有多大?显然用前面所学的弹簧秤称重法是无法解决的。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这就需要研究和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即把解决轮船所受浮力大小的题材转化为研究和浮力大小有关因素的题材。
   二、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或假设
   学生针对问题在四人小组中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这时教师可适当引导,排除一些偏差较大的猜测(如气压、温度会影响浮力大小),最后汇总为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三、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教师再次提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可提示学生采用以前用过的变量控制法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本小组的猜测讨论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报告上填写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合理的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完成方案的设计。由小组代表上台交流介绍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全体师生参与可行性认定后,产生四个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a.比较等体积的不同物块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物体密度、重力是否有关; b.比较同一物块浸没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c.比较同一物块浸没在不同液体(如酒精、浓盐水等密度差异较大的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d.比较同一物块浸没与部分浸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来分析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等体积的各种物块、弹簧秤、水、浓盐水、酒精、细线、深水杯、大烧杯、刻度尺等)中选择所需的器材,利用弹簧秤法(F浮=G物-F拉)测不同情况下的浮力,在表格中记录数据。
   五、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分别得出结论: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无关;b.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无关;c.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d.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六、交流与评价
   每个小组轮流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经过认定后,汇总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七、再创情景,再次设问
   教师给出一个不规则的石块,系上细线后让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设问:这个石块现在所受的浮力具体有多大呢?我们已探究出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有关,那么三者有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用弹簧秤吊着体积不同的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杯里,用空杯盛接从溢杯里被金属排出的水,观察金属块渐入水中直至浸没时弹簧秤读数及空杯中水量的变化。
   让学生分析、比较后得出结论:浮力大——排开水多;浮力小——排开水少。教师接着提出问题:浮力大小和排开的水的多少是否有必然联系?从而引导学生用实验去进一步探究物体排开液重和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亲手用弹簧秤测得被物体排开的水重后,惊奇地发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竟和排开的水重正好相等,从而探究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去计算石块及船所受到的浮力。
   在上述的过程中,以教师的演示为引子,创设出一个个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设计,而在探究过程中,也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交际情境;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是当前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之一。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
期刊
【摘要】 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目前职高英语教学的传统弊端不仅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而且也容易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英语厌学情绪。因此,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活
期刊
学习英语有一定的策略,但是,情意策略是首先必须关注而且要长期坚持的一个策略,关于情意策略,我简单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协调者和创造者的观念。学生学习的效率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二、具有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独立自学获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独立自学的程式是:定向—听课—操练
期刊
一、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准备要充分   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是根据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点而设置的。教师应仔细钻研大纲,通览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体系和重点,在这个基础上弄清每个演示实验要给学生什么知识?建立什么概念?揭示什么原理?要示范哪些实验操作?要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其次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期刊
【摘要】 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巧妙引导,自主预习,小组合作,课堂作业”四个基本教学环节,和大家共同交流。   【关键词】 教学环节;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学与探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但是在构建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常发现学生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 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 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本文愿就此谈点拙见,以期引起 同仁的兴趣,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即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教师将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能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从学的方面来看,指的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的、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从教的方面来看,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活动中成为主体。那么如何解放学生、发
期刊
【摘要】 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学习的理解。探究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诱发探究兴趣,如何引导探究过程,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教学;探究教学;兴趣;活动;方法     探究教学是把科学探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向导,通过模拟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
期刊
广大化学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并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现已探索总结出一些很成功的做法,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显著提高。   一、实验引入法   通过做化学实验引入新课,也是常用的引课方法。例如,在“原电池”一节教学时,首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池(2、5、7号电池,纽扣电池,充电电池等),并问学生
期刊
从初中升入高中,各个学科的知识无论从难道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大,家长和学生普遍觉得上升了一个门槛,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期,所以初、高中的衔接和所学知识的变化适应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缩短同学们的适应时间,   一、调查现状,分析不衔接的因素   1.与初中化学教材有关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