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集中收藏、展示文物的地方。所谓文物,就是前人遗留下来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东西。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一块小小的影子。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这些文物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礼物,是难以替代的精神财富,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然而,许多文物同时又带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于收藏家们而言,它们非常值钱。一些文物在拍卖行里的成交价格,着实吓人!
因此,有些人就盯上了博物馆里的这些宝贝,绞尽脑汁地想要把它们偷走,卖掉;而博物馆的安保人员呢,就得睁大眼睛,时刻注意不要让坏人钻空子。
最简单的保护措施,就是把文物装进玻璃罩子里,既能避免好奇的游客用手触摸,又可以避免窃贼轻易得手。通常,对于临时借展的或是普通的文物,就是好几件放在一个玻璃壁橱里;只有特别珍贵的文物,才会放在独立的玻璃罩子里。
在这些玻璃罩的底部,往往都会有一个小秘密:压力传感器。文物当然是有重量的,平时压在传感器上,一切正常;一旦文物被挪走,压力消失,开关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迅速发出警报。
还有些挂在墙上展览的文物,比如字画、挂毯等等,会在文物的背后设置一个光敏开关:平时,文物挡住了光线,感应器处于黑暗之中,就不会响动;一旦有人挪开了文物,光线就会直接照在感应器上,并迅速触发警报。
此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防线”,就是在展厅里布置红外线探头。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红外线,但探头可以。只要有温度超过室温的物体靠近探头监控的范围(通常在3米左右),它就能觉察并报警。不过,白天展厅里到处都是人,这一招当然就没法用了,通常是在闭馆之后的夜间才启动。
每家每户都有门锁,博物馆的展厅当然也不例外。敏感部位,比如重要展厅、文物库房的门,通常都是特制的,比家里的防盗门可结实多了,而且往往配有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最大限度地防止窃贼破门而入。
再外面的一道防线,就是博物馆周围的围墙了。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是利用历史上留下来的宫殿改建的,而这些宫殿本身就有很高的围墙,让窃贼难以翻墙进入,得手之后也很难翻墙逃走。这样,只需要在前后门都设好安保人员,重点设防就可以了,毕竟能够飞檐走壁的飞贼,在现实中还是非常少见的。
当然,再多的技术防范措施,也不能代替安保人员的值守。在白天展览的过程中,需要有安保人员现场值守,防止有人触碰文物;在展览结束之后,更需要安保人员清场,确保所有游客都已离开。
比如,有些博物馆会在各个出口安装监控设备,精确统计—天时间里走出博物馆的总人数,然后和当天进入博物馆的总人数相比(电子设备在检票时会自动统计),如果数字相符,就证明所有进来的观众都已经离场;如果差—个,那就说明有人没有离开,藏在了博物馆的某个角落,等着天黑后伺机作案。
而我国的故宫博物院,还采取了一种很有趣的防范方式:组建了一支“汪汪队”。在闭馆之后,由训导员带着安保用犬,挨个房间搜索。狗的嗅觉非常灵敏,只要有人藏着,无论是多么隐蔽的角落,都能够被它们发现。
然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防范措施,一旦有了疏忽,就可能被窃贼抓住机会。国内外不少博物馆,近年来都曾有重要展品失窃,有些文物甚至至今都没能再找回来,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一试身手
最近,金宁市博物馆正在举办“欧洲文化展”,但今天早晨开馆不久,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有两件文物居然不见了!这两件文物,分别是油画《海上的风暴》和一顶皇冠,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如果找不回来,就太糟糕啦!
从头一天的监控视频上看,一切都很正常。安保人员也确认,博物馆的大门没有被破坏。但尼可发现问题就出在这里!小侦探们,你们从监控视频中发现了什么可疑观象?(积分50)
而夜幕降临之后,展馆里一片漆黑,所以监控探头并没有拍下案发时的情景。直到早晨开馆时,安保人员才发现文物已经丢失。
安保人员随即封锁了博物馆的各个入口,直到侦探来到现场。可以肯定的是,那幅巨大的油画加上画框,重量不小,带着它翻墙逃走是很难的事情,但围磕上的脚印和墙脚的衣物又是怎么回事呢?(积分50)
小偷到底是从哪里逃走的呢?会不会他根本就没逃走呢?一位安保人员提醒: “昨晚下过小雨,如果名画淋湿了可就糟糕啦!”尼可又仔细查看了现场,确认文物还未被运出去。机灵的小侦探们,你能找到盗贼吗?文物究竟藏在哪里呢?(积分50)
然而,许多文物同时又带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于收藏家们而言,它们非常值钱。一些文物在拍卖行里的成交价格,着实吓人!
因此,有些人就盯上了博物馆里的这些宝贝,绞尽脑汁地想要把它们偷走,卖掉;而博物馆的安保人员呢,就得睁大眼睛,时刻注意不要让坏人钻空子。
最简单的保护措施,就是把文物装进玻璃罩子里,既能避免好奇的游客用手触摸,又可以避免窃贼轻易得手。通常,对于临时借展的或是普通的文物,就是好几件放在一个玻璃壁橱里;只有特别珍贵的文物,才会放在独立的玻璃罩子里。
在这些玻璃罩的底部,往往都会有一个小秘密:压力传感器。文物当然是有重量的,平时压在传感器上,一切正常;一旦文物被挪走,压力消失,开关就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迅速发出警报。
还有些挂在墙上展览的文物,比如字画、挂毯等等,会在文物的背后设置一个光敏开关:平时,文物挡住了光线,感应器处于黑暗之中,就不会响动;一旦有人挪开了文物,光线就会直接照在感应器上,并迅速触发警报。
此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防线”,就是在展厅里布置红外线探头。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红外线,但探头可以。只要有温度超过室温的物体靠近探头监控的范围(通常在3米左右),它就能觉察并报警。不过,白天展厅里到处都是人,这一招当然就没法用了,通常是在闭馆之后的夜间才启动。
每家每户都有门锁,博物馆的展厅当然也不例外。敏感部位,比如重要展厅、文物库房的门,通常都是特制的,比家里的防盗门可结实多了,而且往往配有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最大限度地防止窃贼破门而入。
再外面的一道防线,就是博物馆周围的围墙了。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是利用历史上留下来的宫殿改建的,而这些宫殿本身就有很高的围墙,让窃贼难以翻墙进入,得手之后也很难翻墙逃走。这样,只需要在前后门都设好安保人员,重点设防就可以了,毕竟能够飞檐走壁的飞贼,在现实中还是非常少见的。
当然,再多的技术防范措施,也不能代替安保人员的值守。在白天展览的过程中,需要有安保人员现场值守,防止有人触碰文物;在展览结束之后,更需要安保人员清场,确保所有游客都已离开。
比如,有些博物馆会在各个出口安装监控设备,精确统计—天时间里走出博物馆的总人数,然后和当天进入博物馆的总人数相比(电子设备在检票时会自动统计),如果数字相符,就证明所有进来的观众都已经离场;如果差—个,那就说明有人没有离开,藏在了博物馆的某个角落,等着天黑后伺机作案。
而我国的故宫博物院,还采取了一种很有趣的防范方式:组建了一支“汪汪队”。在闭馆之后,由训导员带着安保用犬,挨个房间搜索。狗的嗅觉非常灵敏,只要有人藏着,无论是多么隐蔽的角落,都能够被它们发现。
然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防范措施,一旦有了疏忽,就可能被窃贼抓住机会。国内外不少博物馆,近年来都曾有重要展品失窃,有些文物甚至至今都没能再找回来,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一试身手
最近,金宁市博物馆正在举办“欧洲文化展”,但今天早晨开馆不久,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有两件文物居然不见了!这两件文物,分别是油画《海上的风暴》和一顶皇冠,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如果找不回来,就太糟糕啦!
从头一天的监控视频上看,一切都很正常。安保人员也确认,博物馆的大门没有被破坏。但尼可发现问题就出在这里!小侦探们,你们从监控视频中发现了什么可疑观象?(积分50)
而夜幕降临之后,展馆里一片漆黑,所以监控探头并没有拍下案发时的情景。直到早晨开馆时,安保人员才发现文物已经丢失。
安保人员随即封锁了博物馆的各个入口,直到侦探来到现场。可以肯定的是,那幅巨大的油画加上画框,重量不小,带着它翻墙逃走是很难的事情,但围磕上的脚印和墙脚的衣物又是怎么回事呢?(积分50)
小偷到底是从哪里逃走的呢?会不会他根本就没逃走呢?一位安保人员提醒: “昨晚下过小雨,如果名画淋湿了可就糟糕啦!”尼可又仔细查看了现场,确认文物还未被运出去。机灵的小侦探们,你能找到盗贼吗?文物究竟藏在哪里呢?(积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