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有着这样一家特殊的网球俱乐部:它不是这座网球时尚之都收入最高或是利润最丰厚的俱乐部,但来到这儿的会员总是络绎不绝,似乎永远不会放缓增长的脚步;它的场馆设施不是最先进最现代的,却荡漾着最欢乐的笑声和最欢腾的气氛。
2010年岁末,一部改编自知名作家马识途的同名小说《夜谭十记:让子弹飞》的电影在全国上映,影片的人物设置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四类经典人物:智将、帅将、勇将、莽福将相照应。这四类吸引着观众的人物塑造元素,分别代表着智慧、外貌、勇敢和运气。
无独有偶,在江湾体育场创智天地,有这样四位快乐的年轻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背景,却被小小的网球集结在一起,向每一位“观众”讲述一个名叫“让网球飞”的故事。
网球麻匪兄弟连盘踞何处
沿着黄浦江的方向向北,北外滩西边有一个五角星状放射的大路口,这里正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选定建设大上海计划的“江湾”(现五角场地区)。再仔细一看,不难发现五角星北边的一角旁,像是镶嵌了一颗绿色宝石,那就是改建后大放异彩的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
江湾体育场始建于1934年8月,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的《上海市年鉴》里称:“江湾体育场建筑之伟大、范围之广袤,其于体育场之地位,目下远东殆无与匹。”而如今,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江湾体育场被改建为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成为国内第一个体育休闲中心。
创智天地的规划和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旧金山硅谷和法国巴黎左岸。美国硅谷执著于科技创新和企业精神,法国左岸则散发着浓烈的艺术学术气息。这两个举世闻名的社区和创智天地所在的江湾体育场恰恰类似,周边都有著名高等学府,诸如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此外,各类IT公司,丰富的人文资源,强大的创意和学术知识背景,使其成为目前上海极具商业价值和创业空间的社区。能够在如此一个将大学校区、社区、和科技园区“三区”完美融合的青年创业园区内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很多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走进位于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的快网网球俱乐部,绿草茵茵古树苍苍,漫步在这幽静的树林中,每当看见黄绿色的小球在场上腾空而起,都能感受到流转的现代光阴与宏大的历史建筑之间的对话。我们四位故事主人公的网球事业梦,就是在这里启航。
快乐网球、快速网络
“快网”二字的定义是什么?“快乐网球、快速网络”,创始人之一尤海平这样介绍道,当然尤海平也希望大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快来打网球。
“学球初期苦于找不到球友,身边没有人来组织这件事情,那么只好自己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球友变得越来越多,圈子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原本是打算单纯地‘玩’网球,结果玩着玩着,玩得不务正业了,玩成了自己的正业。”海边长大的尤海平从小就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喜欢坚持着将一切好奇都探个究竟。这一次,他决定自立门户,真切地体会一把网球带来的自由与快乐。
确切地说,快网网球俱乐部最早的“诞生地”是互联网,网络有别于传统传播方式迅捷的传播速度和密集的人群,都为俱乐部最终的成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7年12月1目,他在圈网成功注册,在上面建立了快网的“圈子”,尤海平一时间就成为了呼风唤雨的圈内约球积极分子。整个2008年,尤海平的球技水平随着快网在网络上的“圈子”规模一路走高,他始终坚持以非赢利的模式,召集上海本地球友,组织以网球为主题的各式活动。随着快网“圈子”人数的日趋壮大,尤海平与陈江涛、沈江华、黄飞,四位年轻人,在每个周末约球的闲暇,开始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网球梦想计划,从而更好地应对球友人数不断增加的乐观局面。
“做一个真正服务网球行业的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最终四人一拍即台。在2009年12月,快网两周年庆典仪式上,尤海平意气风发地宣布:正式将快网更名为“上海快网网球俱乐部”。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的四片室外硬地球场成为了俱乐部的线下基地,上海体育学院校队主教练付饶、国际网球协会一级教练员李钊等沪上“名教”也加入进来,一群惺惺相惜的年轻人共同组成了这支卧虎藏龙的教练团队。
“快网的雏形源自于网络约球,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打游击网球’起家。我们无法复制上海几大俱乐部的成功,但我们也有特有的优势,那就是年轻、活力与自由。”三年来,一个以活动文友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赛事推广平台作为推广方式的网球俱乐部,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属于四位年轻人的“快网模式”。快乐是把自由当饭吃
能够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中,毅然决然地选择自主创业是件值得尊敬的事情,尤海平和他的团队在享受着这种荣耀的同时,盈利却无可奈何地成为了他们暂时无法得到的东西。
而事实上,网球运动的诱人程度和将业余网球作为一项事业所能带来的利益并非成正比,因为网球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周期较长。幸好尤海平在此之前已经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也幸好尤海平不是一个对物质生活要求过高的人。
“只要衣食住行都不是问题,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要求,对金钱也没有概念,我要的是精神上的相对自由。”尤海平想要的自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亏损也做,盈利也做,只要俱乐部的工作能正常运转一天,对他来说就是快乐的一天。
无论是组织娱乐活动,还是业余比赛,在各个方面不免会遇到阻挠与困难,但是任何困难归根结底说白了其实就是经费的问题。为了保证有最大数量的参赛人数,快网总是把报名费降到最低,俗称“五十元行价”。但对于业余比赛来说,这样的报名费只够持平场地租赁费。业余网球比赛必不可少的用球费用、奖品费用等又是很大的一块开支。
对于业余网球比赛的制约因素较弱,常常遇到报名比赛却又不参赛等现象,他们借鉴日本某些业余网球俱乐部的应对方法,采取使用网银预先支付报名费的形式。如此一来,在降低报名费的同时,增加了业余比赛的严肃性和制约性。单打网上付费40元,现场支付60元。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错,经过最后的统计,130人参赛的比赛只有10人是现场付费。
其实,国外的先进俱乐部举办业余比赛,报名费收来也只是和场地费持平,但是他们同时经营场地、培训、器材销售。比赛只是成为他们会员后的一项增值活动,而不是赚快钱的方式。即使他们在办比赛方面亏了一些,还可以从其他方而挣回来。快网连那些场场动辄几百人报名,且众口难调的业余比赛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未来的俱乐部运营道路定是前途光明。
2010年岁末,一部改编自知名作家马识途的同名小说《夜谭十记:让子弹飞》的电影在全国上映,影片的人物设置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四类经典人物:智将、帅将、勇将、莽福将相照应。这四类吸引着观众的人物塑造元素,分别代表着智慧、外貌、勇敢和运气。
无独有偶,在江湾体育场创智天地,有这样四位快乐的年轻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背景,却被小小的网球集结在一起,向每一位“观众”讲述一个名叫“让网球飞”的故事。
网球麻匪兄弟连盘踞何处
沿着黄浦江的方向向北,北外滩西边有一个五角星状放射的大路口,这里正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选定建设大上海计划的“江湾”(现五角场地区)。再仔细一看,不难发现五角星北边的一角旁,像是镶嵌了一颗绿色宝石,那就是改建后大放异彩的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
江湾体育场始建于1934年8月,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的《上海市年鉴》里称:“江湾体育场建筑之伟大、范围之广袤,其于体育场之地位,目下远东殆无与匹。”而如今,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江湾体育场被改建为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成为国内第一个体育休闲中心。
创智天地的规划和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旧金山硅谷和法国巴黎左岸。美国硅谷执著于科技创新和企业精神,法国左岸则散发着浓烈的艺术学术气息。这两个举世闻名的社区和创智天地所在的江湾体育场恰恰类似,周边都有著名高等学府,诸如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等,此外,各类IT公司,丰富的人文资源,强大的创意和学术知识背景,使其成为目前上海极具商业价值和创业空间的社区。能够在如此一个将大学校区、社区、和科技园区“三区”完美融合的青年创业园区内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很多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走进位于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的快网网球俱乐部,绿草茵茵古树苍苍,漫步在这幽静的树林中,每当看见黄绿色的小球在场上腾空而起,都能感受到流转的现代光阴与宏大的历史建筑之间的对话。我们四位故事主人公的网球事业梦,就是在这里启航。
快乐网球、快速网络
“快网”二字的定义是什么?“快乐网球、快速网络”,创始人之一尤海平这样介绍道,当然尤海平也希望大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快来打网球。
“学球初期苦于找不到球友,身边没有人来组织这件事情,那么只好自己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球友变得越来越多,圈子的规模也越来越壮大。原本是打算单纯地‘玩’网球,结果玩着玩着,玩得不务正业了,玩成了自己的正业。”海边长大的尤海平从小就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喜欢坚持着将一切好奇都探个究竟。这一次,他决定自立门户,真切地体会一把网球带来的自由与快乐。
确切地说,快网网球俱乐部最早的“诞生地”是互联网,网络有别于传统传播方式迅捷的传播速度和密集的人群,都为俱乐部最终的成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7年12月1目,他在圈网成功注册,在上面建立了快网的“圈子”,尤海平一时间就成为了呼风唤雨的圈内约球积极分子。整个2008年,尤海平的球技水平随着快网在网络上的“圈子”规模一路走高,他始终坚持以非赢利的模式,召集上海本地球友,组织以网球为主题的各式活动。随着快网“圈子”人数的日趋壮大,尤海平与陈江涛、沈江华、黄飞,四位年轻人,在每个周末约球的闲暇,开始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网球梦想计划,从而更好地应对球友人数不断增加的乐观局面。
“做一个真正服务网球行业的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最终四人一拍即台。在2009年12月,快网两周年庆典仪式上,尤海平意气风发地宣布:正式将快网更名为“上海快网网球俱乐部”。创智天地江湾体育中心的四片室外硬地球场成为了俱乐部的线下基地,上海体育学院校队主教练付饶、国际网球协会一级教练员李钊等沪上“名教”也加入进来,一群惺惺相惜的年轻人共同组成了这支卧虎藏龙的教练团队。
“快网的雏形源自于网络约球,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打游击网球’起家。我们无法复制上海几大俱乐部的成功,但我们也有特有的优势,那就是年轻、活力与自由。”三年来,一个以活动文友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赛事推广平台作为推广方式的网球俱乐部,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属于四位年轻人的“快网模式”。快乐是把自由当饭吃
能够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中,毅然决然地选择自主创业是件值得尊敬的事情,尤海平和他的团队在享受着这种荣耀的同时,盈利却无可奈何地成为了他们暂时无法得到的东西。
而事实上,网球运动的诱人程度和将业余网球作为一项事业所能带来的利益并非成正比,因为网球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的周期较长。幸好尤海平在此之前已经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也幸好尤海平不是一个对物质生活要求过高的人。
“只要衣食住行都不是问题,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要求,对金钱也没有概念,我要的是精神上的相对自由。”尤海平想要的自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亏损也做,盈利也做,只要俱乐部的工作能正常运转一天,对他来说就是快乐的一天。
无论是组织娱乐活动,还是业余比赛,在各个方面不免会遇到阻挠与困难,但是任何困难归根结底说白了其实就是经费的问题。为了保证有最大数量的参赛人数,快网总是把报名费降到最低,俗称“五十元行价”。但对于业余比赛来说,这样的报名费只够持平场地租赁费。业余网球比赛必不可少的用球费用、奖品费用等又是很大的一块开支。
对于业余网球比赛的制约因素较弱,常常遇到报名比赛却又不参赛等现象,他们借鉴日本某些业余网球俱乐部的应对方法,采取使用网银预先支付报名费的形式。如此一来,在降低报名费的同时,增加了业余比赛的严肃性和制约性。单打网上付费40元,现场支付60元。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错,经过最后的统计,130人参赛的比赛只有10人是现场付费。
其实,国外的先进俱乐部举办业余比赛,报名费收来也只是和场地费持平,但是他们同时经营场地、培训、器材销售。比赛只是成为他们会员后的一项增值活动,而不是赚快钱的方式。即使他们在办比赛方面亏了一些,还可以从其他方而挣回来。快网连那些场场动辄几百人报名,且众口难调的业余比赛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未来的俱乐部运营道路定是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