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ol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具备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予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于溶栓前后不同时点比较NIHSS评分及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比较两组血管再通及临床疗效.结果 溶栓后两组血清NSE均逐渐降低(t观察组=5.46 ~7.10,P<0.01;t对照组=3.52~5.71,P<0.05或P<0.01),且观察组血清NSE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t=3.23~4.12,P<0.05).对照组溶栓前~溶栓后第1天、第3~7天血清S-100蛋白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t=3.41、4.50,P<0.05);观察组血清S-100蛋白含量逐渐降低(t=3.40~5.52,P <0.05或P<0.01),溶栓后第7、14天均低于对照组(t=3.79、4.83,P<0.05).溶栓后30 min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t观察组=6.83,t对照组=5.92,P<0.01);溶栓后各时点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t=3.81 ~6.77,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8.33%、73.33%,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溶栓后血管再通率较高,术后患者神经损伤恢复较快,血清NSE和S-100蛋白含量快速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静脉溶栓.
其他文献
10 MW高温气冷堆 (HTR- 10 )在设计寿命内共卸出约 9万个乏燃料元件 ,其放射性裂变产物的活度高达 1.0× 10 1 6Bq,必须妥善处置。HTR- 10乏燃料元件卸在密封和屏蔽的容器中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抑制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于2011-12~2013-06对本院ICU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进行研究,
引 言  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构成麦草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中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木素在制浆造纸过程中生成碱木素,溶于黑液,排入江河后,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
目的 分析急性肾梗死(ARI)的临床病例特点,为临床及早诊断ARI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2012年我院诊断ARI的21例患者病历,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等资料进行
通过比较,研究了粗状假丝酵母诱变株产脂肪酶催化水解不同底物的相对活力,包括低级酯、脂肪酸甘油酯和天然油脂.并对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催化水解猪油反应中的pH值、温度、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衰(AHF)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0-09 ~ 2012-09在我院住院并确诊的AMI患者174例,男性149例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以住院期间死亡或好转出院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
通过PCR方法获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B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带有EGT的完整ORF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治疗四肢急性创伤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对照组22例
目的 探讨序贯再通冠脉介入治疗(sPCI)对急性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入选的1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序贯再通PCI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