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与模型中辨析 在辨析与理解中运用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似数”课程是人教版二年级新增的“新鲜事物”,与人教版四年级关于“近似数”的课程内容相比,授课老师普遍认为更加“难上”。那么二年级和四年级在教学目标上,又有哪些不一样呢?二年级应该打好怎样的知识基础,才有利于学生在四年级更好地学习“近似数”呢?通过教学目标对比,我们知道了四年级主要是要求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找近似数,所以二年级不能过早介入“四舍五入”的相关知识,而应该借助数轴直观地把“接近”的文字含义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找出一个数的近似数。最后由数学的角度转向生活的需要,能结合现实情境合理选择“最佳近似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学习,一遍遍的否定和调整,对“近似数”的设计从迷糊走向了清晰,对教学的认识经历了从困惑到逐渐明朗的过程。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分析和要求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近似数,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但对这部分知识并不生疏。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教学时应以现实情境为基础,使学生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
  在自认为比较充分地领会教材编写精神和意图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第一次试教。
  一、导入
  【教学设计】
  师:(提供材料,感知近似数,课件呈现)我们学校大约有60个班级,学生2500多名,教师大概200人。我们学校大约有60个班级,你知道到底有多少个班级吗?(学生有猜测58个的,有猜测61个的……)
  师:小朋友都猜得比60多一点或者比60少一点。但都比较接近60。(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教学方式如上)
  师:我核实了一下,知道我们学校有59个班级,学生2476名,教师197名。仔细观察,比较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小结:像第一组只告诉我们大概的,我们数学上叫它为近似数,像第二组告诉我们精确的数,叫准确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近似数”。(板书:近似数)
  【课堂表现】
  从实际教学可以看出,虽然学生不是很清楚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但是很多学生都有涉及相关的生活经验。尤其是数字相对较小时,比如“近似数”大约60个班、200名老师,向学生提问可能的准确数时,学生回答比较自信,参与积极性较高,回答内容也比较接近。而当数字相对变大以后,比如,问是有2500多名,那到底有几名呢?很多学生说有3000、5000名,甚至有猜10000名的,学生的回答就有点“不靠谱”,思维上就有点“乱”了,而且参与热情递减。
  【反思】
  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对“近似类”的概念似懂非懂。反思这个导入的过程,由于笔者对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没能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去设计教学,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锐减,最重要的是学生对近似数“接近”准确数的感觉很不清晰。
  二、展开
  在导入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课件进一步展开教学。课件呈现了一些素材,目的是让学生辨一辨,平时生活中哪些讲法用的是近似数,哪些讲法用的是准确数?课件内容如下:
  通过引入数轴,引导学生看出1000离997更近,所以997的近似数是1000更合适。
  2.1413名运动员约是多少名运动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可以是在纸上画一画,也可以用算一算的方式)独立找近似数。
  (二)环节二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课件的形式,进入应用的第二环节,尝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展示如下:
  1088页约是多少页?可以是1090、1100,也可以是1000。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设计了两页课件,意图让学生作进一步理解。
  对于188来说,88接近其一半,所以一般不宜“去掉”,而对于1088来说,88是其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去掉”后对这个数的大小影响不大。所以,得出又一个知识点:“近似数”应与准确数更加接近,为此,1088的近似数可以是1090或1100,不能是1000。那么到底是1090还是1100更加合理呢?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引入了一页课件。课件展示如下:
  老师在逛街的时候,看中了一条裙子(课件点击出现裙子),请你猜猜它的价格。(学生天马行空猜)
  1.给点小提示:(课件点击出示)这条裙子的价格大约是800元。(生再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迅速在黑板上画好如下图:
  2.到底是多少呢?它的价格是由7个百、8个十和6个一组成。(生齐说价格)课件呈现这条裙子的价格是786元。
  这两句话都在说裙子的价格,它们在说法上有什么不同?(生说)
  师小结:大约800元(有可能比800元多一点,也有可能比800元少一点,是个不确定的数),在数学上我们叫它“近似数”;786元(不多不少刚好是786元,很确定),我们叫它准确数。在这里800是786的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近似数”。
  【反思】
  这样的“买东西”导入和第一次相比,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特别是在提示“大约800元”,结合黑板上的数轴模型初步感知以后,基本猜得这个数可能比800元多一点,也有可能比800元少一点,再到由“7个百、8个十和6个一”呈现后异口同声的答案,让学生初步地理解了近似数是“接近”准确数的。
  二、展开
  1.因为是在5月31日上课,离儿童节只有一天,学校又有一个大型六一“夏之韵”晚会,所以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学生近段时间都熟悉的背景切入,这个教学片段学生学得自然、轻松、投入。
  2.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的过程中,数轴模型自然切入。59和204的近似数学生几乎都没有问题,但对于2187的近似数,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由此切入数轴模型。
  2187是整百数2100和2200之间的一个数,更接近2200,所以近似数是2200。
  2187也是整千数2000和3000之间的一个数,更接近2000,所以近似数是2000。
  在此基础上,引导出近似数的思考方式,即( )和( )之间的一个数,更接近( ),所以近似数是( )。通过这种思考方式,让学生想想2889和3124的近似数是几,并在数学簿上写一写,同桌说一说。
  【反思】
  和第一次试教相比,这次试教数轴的介入更早一些,而且能在找的过程中理解:找近似数就看这个准确数在哪两个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之间,更接近哪个数,那么近似数就是几。而且能感悟到同一个准确数,用不同的标准去观察(在哪两个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之间),那么它的近似数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个准确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三、应用
  师:生活中有时候不需要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你能举出生活中只要用近似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这样的例子:
  比如,六一“夏之韵”晚会将有4362人来参加,如果每人一张凳子,你认为大约要准备多少张凳子才能确保每人都有凳子坐?(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想到要估大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自动过滤掉4360和4000,这就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反思】
  第二次试教和第一次试教相比,在充分利用数轴找一个准确数的近似数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学生能理解找近似数就看这个准确数在哪两个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之间,更接近哪个数,那么近似数就是几。但是在数轴的引入上都是教师的主观行为,缺乏学生的内心需求,如果数轴的介入是建立在学生真正需要的基础上,那么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学得更主动、更深刻。和第一次试教一样,在根据现实的生活情境选择更合理的“近似数”上,做得很不够,很牵强,总觉得根据情境如何选择更好的近似数这个环节不应该只安排在后面的练习上,更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设计才能真正体现近似数的现实意义。   【反思】
  1.本节课引出近似数用了“买裙子”的生活情境,判断近似数和准确数用了六一“夏之韵”晚会,如果能统一在同一个情境中,那么整节课会更有整体感。
  2.更自然地引入数轴。学生猜衣服价格时,根据学生回答的先后顺序进行板书,然后说:“如果我要把这些数写到这条线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这样数轴的雏形源于学生,学生对近似数“接近”准确数的理解就更深刻。
  3.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如有2187名学生,学生说了这个数的近似数是几时,可以进一步追问:如果学校要给每个人准备一瓶水,如果是你,你会准备多少瓶水?这样就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中自然体会到如何选择近似数是恰当的,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会让你估大?
  第三次试教
  一、初步感知“近似数”
  (一)情境呈现
  据天气预报,6月1日要下雨,不过“夏之韵”晚会仍可以照原计划进行,因为我们有新建成的体艺馆。(呈现体艺馆图片)
  (二)第一次猜(没有标准地猜)
  师: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个新体艺馆能容纳多少人?
  生随意地猜,师有意识地记下两个极端数据:最多的那个和最少的那个。
  (三)第二次猜(有衡量的标准后去猜),并首次出现数轴
  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老师也了解到了最少的猜300人,最多的居然有10000人,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过也难怪大家,毕竟老师没有给出别的信息。那假如我现在再补上一条,(课件呈现:体艺馆可同时容纳近5000人)那现在你觉得到底是多少人呢?
  此时学生会有各种调整后的答案,虽仍旧会不一致,但基本在5000附近。师将这些答案依次竖排记录在黑板的左下角,然后给出数轴:“谁能上来把这些数先整理一下,然后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师:如果这里是5000,那么我们会发现刚才这个同学是怎么整理并表示的?
  师:的确,近5000人,可以是比5000小一点的,也可以是比5000大一点的。但不管怎样,这些数都和5000非常接近。
  (四)介绍准确数与近似数
  师:虽然接近,但还没猜准,是吧?那到底是多少人呢?它是由4个千、9个百、8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生:4986人。
  (课件呈现:体艺馆能容纳4986人)
  师:对比这种说法,请你来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结合学生的发言,师小结:是的,类似这样的不确定的,只是一个估计结果的数,数学上把它叫作“近似数”,而这种表示非常精确,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的,那就是“准确数”。
  (五)揭题(师板书“近似数”)
  二、初次辨析“近似数”与“准确数”
  (一)辨别近似数
  师:其实,有关今年六一晚会还有很多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呈现:体艺馆的大小大约是2000平方米,到时全校59个班级,2187名学生,200名左右的教师和部分受邀家长能到现场观看。其中我们二年级有204位小演员参加演出。不用担心太挤哦,体艺馆可以同时容纳近 5000人)
  师:仔细观察,哪些是近似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轻轻交流。
  (二)提炼近似数特点
  1.学生回答后,师追问:为什么200是近似数?
  学生说到是“左右”,师顺势出示第二次数轴,追问“左右”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的确,在200的左面就是比200小一点,而200的右面则是比200大一点,它们都接近200,因此这里的200是一个大概的数。
  (大约2000、近5000等数也让学生逐个去体会其不确定性)
  师小结:是的,刚才这些近似数前面都有表示估计的词语,如“大约”“左右”“近”(师板书这些关键词)。
  2.师:这些近似数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后回答:都是整百、整千数。
  师:嗯,真是这样吗?(迂回缓进,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这一重要特征)
  确保所有学生都关注到这一点之后,师小结并跟进:这的确是一个明显的特点。那你觉得近似数是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这样有什么好处?
  生自由回答:方便、好记。
  师在此不必刻意强调,学生能有所感悟就好了。后面将会让学生来进一步体验其方便好算的特点。
  三、合理选取“近似数”
  (一)从纯数学角度来取“近似数”
  师:刚才前面提到有2187名学生观看演出,现在要给同学们准备矿泉水,每人一瓶,精确地说要几瓶?那大约需要几瓶?
  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学生中会出现多种答案,如2190、2180、2200、2000、2100等。
  此时再次借助数轴来分析:
  在整十数区间内,2187更靠近2190,因此说2187的近似数是2190。
  在整百数区间内,2187更靠近2200,因此说2187的近似数是2200。
  在整千数区间内,2187更靠近2000,因此说2187的近似数是2000。
  (二)从生活角度来合理地取“近似数”
  师:刚才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了一个数的近似数必须满足两点:①先确定一个范围,如某两个整百数之间; ②在该范围内最接近哪个整千、整百、整十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它的近似数。
  师: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是后勤老师,你觉得准备几瓶是合适的?
  让学生同桌讨论,教师再引导分析,最终得出:2200、2190等都还是合适的,同时尽可能多备一些矿泉水,但2000并不合适,因为比总人数少。让学生初步感悟纯数学和实际中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要学会灵活处理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儿童“左右”方位混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6~9岁儿童的左右概念,发现:7岁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敏感期;9岁儿童能比较准确、灵活地辨认左右方位;6~9岁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女性儿童发展速度较稳定,男性儿童增势快且在7岁时表现较突出。本研究为教学时机的选择提供了一项实证参考。  【关键词】左右概念;实证研究  教过一年级的教师都有体会,“左右”方位,学生常常分不清
这节课是以数学家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史料背景展开的。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探究一笔画图形的规律,还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满的过程,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作及判断图形能否一笔画——明确何为一笔画  教师在屏幕上动态展示一笔写出“好玩”两个字的过程(如图1)。  师:同学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学习者不是单纯地指学生,而是指教师、学生在内的直接参与者。也就是说,在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教师要成为大朋友。就是这个大朋友,要少一些“任性”,多一些“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情研究,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方式,指导学习方法,让我们的学本课堂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少一些“应该”,多一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是逻辑的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19世纪中期以来,逻辑更是高频地出现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序列中。现在的人们在日常辩论中,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逻辑,逻辑已经着笔挥就了数学思维的底色。从本源上看,数学就是一些符合逻辑原则的体系,就是做一系列假定,然后用逻辑工具推导出一系列结论的理论体系。《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年第3期中的诸多文章体现了数学的逻辑味,从数学思维的底层推
【摘 要】“规律”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并不是找“客观规律”,而是要探索重复的模式。在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发现重复的模式,其次是表达重复的模式,之后还需要从经由抽象之后表达出的模式中找到现实的模型,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式的创造,感受数学的秩序和美感。  【关键词】找规律;模式;重复;周期  图1选自一本数学
【摘 要】数学教学应力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经历“山穷水尽—以退为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过程,从而上出真正的数学探索味。  【关键词】探索味;引导;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广大数学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倡导的学生独立探索,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独立思考学习。学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基于翻转复习,开展共学悟法,可以实现课堂的深度思考和精准复习。以“‘平面图形面积’的总复习”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单翻转复习,精准把握学情,引领学生通过“分享成果,构建网络;梳理关系,沟通求联;错题聚类,融通悟法”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力。  【关键词】平面图形;面积;共学悟法;深度复习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多而散乱,且彼此
数学习题不仅承载着巩固与联系、拓展与应用的基本教学功能,还具有启迪思维、激励创新、发展素养等多重价值。充分挖掘习题的拓展功能,将习题的教学价值尽可能放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处理习题往往过于简单化,分析习题更多地注重结果而忽视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反映在命题能力上也呈不断弱化的趋势。一线教师如何在不断研究习题的过程中提升习题开发利用能力和命题能力,
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9~91页,例1。  二、教材分析  在学习替换策略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并在运用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为解决课本例1的问题奠定了基础。而解决例1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或把“大杯”替换成“小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实现将复杂问题转换成简单问题的意图。  三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结构性很强的学科。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以板块为主,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了分层分段,这导致很多知识是零散出现的。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感性经验的支持,他们尚不具备自觉自动地将零散出现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联结成知识网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转化,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一、由“外”至“内”,彰显结构化思维的力量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