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学科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n3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体育学科是我国大学体育现实发展的需求和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体育学科分支。文章分析了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动因,研究了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结构性障碍,探讨了大学体育学科发展中进行观念更新。提出了对体育学科整体规划,体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定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等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95-03
  大学体育学科是指近来在非体育专业院校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起来的体育学科,是在传统体育学科基础上应大学体育发展和大学学科体系完善的需求中产生的。在过去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发展推动了大学体育的整体发展,使大学体育的地位在综合大学里受到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为体育学科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和人才培养的新力量,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受到了我国体育理论学者的关注。主要研究集中在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大学体育学科概念确定。本研究按照从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动因、发展的现状、未来的突破和创新这条历史逻辑线索,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组织结构等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以期为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寻找突破口。
  1大学体育学科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动因分析
  1.1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要求
  大学体育在这样的社会需求和历史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体育的多种功能、体育手段的多样化、体育发展的国际化,都为大学体育更好发挥作用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大学体育必须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功能的拓展,才能适应这种需求。大学体育新的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研究新的背景、新的需求,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来实现这一跨越进程。
  1.2体育发展对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体育事业发展进入后奥运时代。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体育学科将成为满足体育事业高水平、综合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阶梯。通过大学体育学科的沟通和连接,调动多学科的力量开展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体育未来的发展为大学体育学科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1.3大学体育发展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现代大学体育不仅具有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功能,还具有传授体育知识、创造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的功能。适应新的大学体育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大学体育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结构,研究大学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4大学学科整体发展的需求
  大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发展要求在同一个学校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等应协调发展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系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方面发挥整体功能。体育科学不仅要研究体育运动中人的生物过程,还要研究人的社会过程和心理过程,使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三性统一。
  1.5体育学科发展的需求
  在2l世纪体育高速发展中,未来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发展的极限性的科学化要求,迫使体育学科必须与生物学科、医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学科实现交叉。运动竞赛的规模化发展,需要系统化的管理运作。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经济奥运推动体育与科学、文化、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体育学科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必然成为体育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2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分析
  2.1大学体育学科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
  狭义的学科实际上就是指一定范畴的知识体系。我国大学体育发展了近10年,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搬用。至今还未能构建出按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的系统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体育学科的组织障碍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包括大学体育学科领域的学术人员和组织机构。大学体育学科作为一个综合化的交叉学科对学术队伍的学术素养具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学科是基本在综合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组织成员基本上是公共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局限在体育教育学科领域。公共体育教师工作任务重,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有客观限制。学科组织结构大多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模式,大学体育学科仅仅是公共体育教研室的学科。因此,要在这样的组织和队伍平台上发展大学体育学科,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硕士和博士,一方面缺乏必须的条件,另一方面,必然会产生运行障碍。
  2.3大学体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由于受到传统体育学科结构的限制,在学科布局上基本都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范围内,研究方向能够集合综合大学优势,突破体育学科的界限实现科际整合新领域和方向的不多,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方向,也影响了大学体育学科对高级体育人才培养。综合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旨在利用综合大学的多学科集合优势,在人才培养上与传统体育学院形成互补。但是,由于大学体育学科研究方向没有新的集合和突破,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狭窄,课程设置缺乏大类的基础课程平台和大类的专业综合化课程。本科、硕士、博士学科(专业)招生和培养一条线,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招收和培养的措施和力度,交叉学科的人才储备不足,大多数新增加的大学体育学科在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重合,并且,在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上,由于师资、经验、课程体系上又与体育专业院校存在差距,造成人才培养上缺乏竞争力。
  3大学体育学科未来创新发展
  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多学科交叉发挥集合优势,不是一个自然过程,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创新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和大学体育学科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综合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构筑一个新的学科发展平台,对学科发展的未来先进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体育传统学科体系简单迁移到综合大学。   3.1创新发展观念整体规划大学体育学科
  大学体育学科是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的创新发展必须从建设发展理念,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体育学科的开放和与其它学科的科际交叉发展。规划的逻辑顺序是:分析社会对体育学科、大学体育学科的需求——研究传统体育学科的局限——分析大学体育学科的优势——分析本校大学体育学科的基础、潜力和不足——分析本校综合学科的实力和优势——进行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确定大学体育学科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制定学术队伍的结构模型——设计学科开放和学科交叉平台——制定人才综合培养的层次性课程体系——制定发展阶段和步骤——制定保障体系。
  3.2大学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合理定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清楚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体育学科,服务社会,培养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体育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定位,就是锁定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目标的位置,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确定学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
  大学体育学科定位:一是国家体育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及可能实现的学科交叉的需要,三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趋势。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大学学科定位才能反映体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满足大学学科建设和体育学科发展的追求。
  3.3大学体育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创新
  大学体育学科组织主要包括:根据学科发展定位需要组建的相应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开展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交叉的组织制度和运行平台。
  学术队伍是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的主体。体育学科在综合大学的交叉发展仅依靠公共体育教师队伍是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的,必须按照学科发展的需求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能在体育与其它学科间架起桥梁的通才型的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培养跨学科的学术梯队,突破学院限制,跨学科聘用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全校力量进行学科建设。
  以往大学体育的学科组织主要建立在专业体育学院和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这种建制一般只反映体育学科领域各学科之间的源流关系,未能反映不同领域学科间耦合互动的要求。因此,大学体育学科要实现学科的开放与其他学科实现科际交流,不是建设体育教研室的大学体育学科,而是建设大学的体育学科。因而,有必要建立跨学科组织,以加强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3.4创新大学体育的学科知识体系
  作为应新的社会需求和体育发展需求产生的大学体育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除了从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中继承、迁移知识外,还必须根据大学体育发展新的领域的实践需要,通过学科的交叉、整合,吸取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创新知识体系。大学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大学体育学科的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学科知识体系的成型需要足够的学术积累。
  4结语
  大学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迁移和继承传统体育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知识内容,根据未来学科发展需求研究创新知识。大学体育学科的产生是为满足现代和未来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求,旨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利用多学科优势交叉发展培养新型人才,创新发展体育学科,为高速发展的体育事业找到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希,近十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体育科学,2005(12):6.
  [2]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86.
  [3]彭庆文,当代中国大学体育实践的新动向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视角转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79.
  [4]李绍成,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6):78.
  [5]王续琨,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初探[J],体育学刊,2002:11.
  [6]车晓波,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76.
  编辑:郭霞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化方法对上海宝山区村镇民房震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已有的和新建的民房提出抗震对策和措施。
板块构造学说问世以来,地质学有了突破性进展。现代大洋岩石与大陆蛇绿岩之间明显的相似性,使人们把蛇绿岩视为消失大洋在大陆造山带中的残留标志。笔者综合有关蛇绿岩的研究
应力法和刚度法是判别土层液化的两种重要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判别原理的基础上,对两者作了比较,並结合工程实例和饱和标准砂样进行了对比。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分析所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颖的CCD烟支测量仪系统。该仪器采用8098高性能单片机和激光光源照明系统,解决了烟支多项指标的准确测量问题。给出了仪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物体几何尺寸的测量。
摘要:以东北石油大学大一、大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课外体育锻炼意向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生业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参与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体育课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满意度及体育锻炼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评价较好,学习满意度较高,且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习满意度均会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因此建议教师要通过
我们以Hg蒸气为非线性光学介质,用毛细列阵做输出窗口,成功地得到了波长小于100nm的可调谐XUV相干辐射。本文深入研究了毛细列阵作为输出窗产生XUV相干辐射的可行性,以Hg的6^1D、6^3D为共振能级的双光子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结合自组织理论,针对篮球教学系统特性做了综合性探讨。阐述篮球教学系统自组织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涨落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四个特性。利用这些特
本文报道Q开关Cr,Tm,Ho:YAG激光器的实验研究,研究了Cr、Tm、Ho:YAG激光器的调Q工作的一系列特性,并分析了多脉冲产生的机制,获得了单脉冲能量60mJ的2.1μm的稳定调Q激光输出,通过倍频途径测得了茯倍频光的光脉冲半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6年世界杯64场比赛147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2年世界杯64场比赛161个进球进行对比,揭示在当今高水平足
本文阐述了光谱反射率智能化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给出了测量系统响应特性的数学表达式,讨论了自动量程转换、自动零点调整和自动非线性校准等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