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张勇的“小火锅” 因何受到资本火辣追捧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赴港上市又有了新的进展。9月11日,海底捞在香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其股份将于9月12日起在香港公开发售,并计划于9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据悉,海底捞发售价约在每股14.80港元~17.80港元,最多募集资金75.65亿港元。
  一旦海底捞上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勇身价无疑将水涨船高。实际上,此前张勇就已连续三年荣登胡润百富榜,2015年身价达35亿元,2016年身价为41亿元。2017年张勇、舒萍夫妇更是以50亿元的财富位居825位。
  从其创业背景来看,张勇并非“富二代”,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学历”,但却靠开火锅店养活了5万名员工,并将公司运作上市,可见其本领非凡。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就公司上市方面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海底捞,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因受相关监管要求,现不方便接受采访。”

利用特色服务猛“圈粉”


  公开资料显示,1971年,张勇出生于四川简阳,是一个“70后”。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初中成绩也不突出。所以他没有上高中,而是去技校学了电焊专业。
  18岁毕业后,张勇成为四川国营拖拉机厂的一名工人。不过,后来的张勇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长江商学院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及金融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补上这一课。
  张勇是个思维活络的人。看到个体户兴起之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先后尝试了油票买卖等“小生意”,但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创业,张勇在简阳开了一个几十平米的路边小店,卖起了麻辣烫,一开张生意就很火爆,半年时间居然净赚了1万多块。
  生意火爆的秘籍或许来自他的服务,比如始终保持微笑、动作要麻利等等。其实,在90年代初的餐饮业,具备这样的服务意识并不常见,这也让他的麻辣烫店赚了不少钱。
  仅仅两年过后的1994年,张勇就用这笔钱,联手当时的女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舒萍),以及另外两个朋友,每人出资1万元,在简阳开起了第一家海底捞火锅店。
  “因为我们服务态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愿意来吃。我发现优质的服务能够弥补味道上的不足,从此更加卖力,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皮鞋。反正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我都二话不说,一一满足。这样做了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阳已经是家喻户晓。”
  此后,高质量的服务便成为海底捞对外扩张、发展的利器。1999年,张勇决定带领海底捞走向外地。第一站选择了西安。然而公司落地西安之后便一直亏损。为了遏制这种局面,张勇决定清退合伙人,派得力助手前往西安,重拾海底捞的服务理念。短短两个月内,西安海底捞店扭亏为盈,由此可以看出海底捞服务的魅力所在。
  时至今日,海底捞的服务依然是其亮眼的名片,亦是吸引消费者的法宝。

独特的人力资源系统背后


  然而,即便如此,张勇依然不认为服务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他曾对媒体表示,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系统才是独一无二的优势,毕竟海底捞能够拥有这样的服务,靠的还是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海底捞大约有5万名员工,2017年付出的员工成本为31.2亿元。照此测算,去年公司人均工资约为6.24万元,在上市餐饮企业中排名居前。《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同类型的港股上市餐饮企业呷哺呷哺2017年的员工平均年薪仅有3.93万元,由此可看出張勇对员工的慷慨无私。
  此外,海底捞员工也有非常明确的晋升机制。据称,海底捞实行计件工资制度,让员工的个人薪酬与劳动数量、质量直接挂钩。而员工一旦晋升为店长,则有机会享有门店业绩提成。
  海底捞极少有高管是空降而来,更多来自内部培养。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员工足够勤奋,足够聪明,就有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
  海底捞还实行师徒制,店长不仅可以对本店享有业绩提成,还能在其徒弟、徒孙管理的门店中获得更高比例的业绩提成。在此薪酬体系下,店长不仅愿意管好自己的店铺,还有动力培养出有能力的员工。

IPO备受投资者欢迎


  截至2018年6月30日,海底捞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开设了341家门店,预计2018年还将开设180家到220家新餐厅,这个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也有不少观点猜测,张勇带领海底捞赴港上市,很有可能源于门店快速扩张,资本需求量急速增加所致。
  值得关注的是,海底捞同时选择扩张海外业务,截至6月30日, 公司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有总计25家餐厅。2018年上半年,海外业务的占比达7.5%。
  业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57.74亿元增至2016年的78.25亿元,并增长到2017年的106.59亿元,同时净利润也由2015年的2.73亿元增至2017年的10.28亿元。
  得益于海底捞的业绩及公司独特的管理体系,公司IPO受资本热捧。《投资者报》记者查阅媒体报道发现,目前海底捞IPO已引入五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3.75亿美元(约合29.44亿港元)股份,若以招股区间中间价计算,认购金额相当于此次IPO发行的42.5%。


  具体来看,高瓴资本与景林投资分别认购9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与亚洲对冲基金Snow Lake Capital分别认购8000万美元,另一家亚洲对冲基金公司Ward Ferry认购3500万美元。
  在其赴港上市之后,海底捞是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期,以及门店是否迈入快速扩张时代,张勇的管理体系是否仍能支撑更高质量的服务,后续值得投资者关注。
其他文献
家电行业曾经是白马股频出的板块,如今市场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日益旺盛,A股中的家电企业也拉开了优化资源配置、比拼规模与技术的整合大幕。  近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团“,000333.SZ)和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天鹅”,000418.SZ)同时发布公告,宣布进行重组并停牌。  关于重组,无论是美的集团还是小天鹅都未透露更多细节。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美的集团已直接和
期刊
近日A股市场再次出现调整,对此,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整体来看,现在大盘处于震荡筑底的过程之中,投资者的信心非常疲弱,短期内市场的走势仍然以调整为主,但A股市场经过下跌之后,投资价值已逐步体现出来。  天弘基金表示,对市场仍无需多虑,近期市场出现连续的强势股补跌、成交的极度萎缩以及各种数据政策维度的表现均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底部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市场资金面仍未达到共识,短期部分抄底资金虽然
期刊
虽然房地产市场现阶段处于严格调控的大环境中,但国内家装市场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估计已达4万亿元。但在这个行业中,由于进入门槛低,企业数量众多,至今尚未出现全国性的家装家居品牌,上市公司更显得十分稀少。所以“家装第一股”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713.SZ,以下简称“东易日盛”)自2014年上市以来,一路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在市场集中度超低、“大行业+小公司”的行业
期刊
近期,关于5G技术进展的消息不断传来,而每一次伴随着通信技术革新,电信运营商的格局或许也将迎来较大的变局。  近日,“中国正评估合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的计划”的传闻再起。该消息一出,9月4日,港股上市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都应声而涨,中国联通上涨近6%,中国电信涨逾4%。两家公司的合并市值增至近800亿美元。  就此,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表示,“公司合并收购传闻近年来一直未间断,江湖上常有传
期刊
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杭州上市房企却纷纷选择逆市扩张,这让杭州房地产市场受到越来越多关注。随着广宇集团、宋都集团、绿城集团等杭州房企的半年报披露,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在過去的半年中,杭州上市房企总体还处于增长态势,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销售额创出历史新高,利润水平较同期也大幅增长。  然而,若楼市出现长期低谷,市场整体的销售额下降进而缩小房企的销售空间,那些继续扩张的公司是否会深受影响?对此,《投资
期刊
9月12日,同济堂《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回答了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等问题,以及补充披露龙海新药自收购以来的主营业务情况。  这是同济堂2018年中报以来,第二次收到了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第一封问询函在8月29日下发,提问主要围绕原同济堂子公司监利县华龙药业有限公司和同济堂内部控制等情况。  接连收到两封问询函,同济堂依然镇定自若。在答复中称,其经营稳定、资金充足,并坚持认为,半年
期刊
8月16日,公众号“IPO早知道”称,今日头条正在进行750亿美元估值的私募融资,富达国际等知名长线基金将参与本轮融资。与之对比的是,今年7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今日头条今年将赴港上市,今日头条较去年8月份的E轮融资时22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翻了近3倍有余。  与资本市场热烈反应不同的是,今日头条和旗下业务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内涵段子等频频被监管方约谈,并被要求整顿。另一
期刊
9月23日,我国将迎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围绕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苏宁按照“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依托智慧零售的模式和资源优势,在9月13日—10月7日期间集中开展以庆丰收、享丰收、促丰收为主的“丰收大吉”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农产品促销及涉农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助力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打
期刊
政策导向下的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筹备犹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6日,已有13家银行宣布将设立资管子公司,但尚未有公司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  今年4月27日落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27家)应当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其他银行仍可以通过资管部开展业务,按此进度,目前的拟设
期刊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商业银行不良风险持续暴露,今年二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86%,较一季度的1.75%上升了两个基点,这也是较2017年全年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74%之后,连续两个季度上升。  但是也不能就此断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转差。从贷款分类指标来看,正常类贷款占比也在提高。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正常类贷款占比94.88%,环比上升了0.04个百分点。相应地,关注类贷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