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而计算是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产品,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更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途径
一、引言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首先需要掌握的便是计算,从简单的加减运算到复杂的四则运算,都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计算不仅贯穿整个小学数学课程教育,甚至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在其他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主要是要提高其计算速度与质量,二者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突破的题目难度和质量。
二、兴趣教学,培养数字敏感度
小学生要想拥有快速且高质量的计算能力,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对计算公式、运算法则、运算符号的高度掌握,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在日常作业和考试中发挥出自己良好的计算能力并且灵活运用。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克服枯燥进行大量运算训练,最重要的前提是学生要对数学感兴趣,要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的热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用大量的题目麻痹学生的内心,无穷无尽的题目使学生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做题机器”。“题海战术”看起来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提高了计算能力,事实却是恰恰相反,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
比如在学习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学生做小游戏,在游戏里引入乘法计算,“数青蛙”是常见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引入课堂,一个学生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后面的学生接上:“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往后类推,数错了的学生和继续不下去的学生要接受惩罚。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了乘法计算,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更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简化难度,提高运算速度
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合理运用到实际计算当中,遇到难题只能想到最简单但却繁琐的运算去解决,不能想到最简单的运算方式。这就使得学生的运算难度增加,运算速度降低,甚至影响正确率。教师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对简便算法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熟练掌握简易运算的规律与方法,在遇到难题繁琐的题目时,能够想到简便方法,而不至于在计算上浪费大量时间。要想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提升上去了,笔算能力便自然而然的提升上去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口算基础,提高口算速度,传授学生一些简单基础的计算规律。
比如,11和任何两位数相乘,得数的个位数是两位数的个位数,百位数是两位数的十位数,十位数是两位数个位与十位数相加所得的个位数,如11x34的得数,个位数是4,百位数是3,十位数是3+4=7,也就是374。教师把这些简单易懂的运算规律归纳传授给学生,简化学生的运算步骤,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的计算时间,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计算,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四、加强训练,培养计算习惯
学生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必然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计算时喜欢省略掉部分步骤,有的学生计算步骤书写不规范,这些都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分数丢失。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觉得是自己这次粗心了,下次记住了不粗心就不会丢分了,并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计算习惯不好,胡乱省略计算步骤,书写不规范。教师就必须承担起及时提醒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重担。教师要要制止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行为,小学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时期,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计算器的坏习惯。批改试卷时,应当找出学生的问题并告知。帮助学生克服问题,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解题目时,教师应当严格规范答题步骤,不允许学生跳步骤答题。一个完整的解题步骤包括审题、计算、验算,教师应当重视审题对计算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首先请一名学生读一遍题目,再让一名学生回答从题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什么,计算时有什么注意事项,还可以让其他同学说说不同意见,加强记忆,从而更好的进行计算。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熟悉敏感度,还要简化运算难度,传授建议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永吉.严格要求养习惯生活实践促提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5(19):53-53.
[2]李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2):133-133.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途径
一、引言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首先需要掌握的便是计算,从简单的加减运算到复杂的四则运算,都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计算不仅贯穿整个小学数学课程教育,甚至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在其他课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主要是要提高其计算速度与质量,二者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突破的题目难度和质量。
二、兴趣教学,培养数字敏感度
小学生要想拥有快速且高质量的计算能力,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对计算公式、运算法则、运算符号的高度掌握,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才能在日常作业和考试中发挥出自己良好的计算能力并且灵活运用。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克服枯燥进行大量运算训练,最重要的前提是学生要对数学感兴趣,要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的热情,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用大量的题目麻痹学生的内心,无穷无尽的题目使学生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做题机器”。“题海战术”看起来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提高了计算能力,事实却是恰恰相反,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
比如在学习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学生做小游戏,在游戏里引入乘法计算,“数青蛙”是常见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引入课堂,一个学生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后面的学生接上:“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往后类推,数错了的学生和继续不下去的学生要接受惩罚。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了乘法计算,又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更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简化难度,提高运算速度
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合理运用到实际计算当中,遇到难题只能想到最简单但却繁琐的运算去解决,不能想到最简单的运算方式。这就使得学生的运算难度增加,运算速度降低,甚至影响正确率。教师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对简便算法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熟练掌握简易运算的规律与方法,在遇到难题繁琐的题目时,能够想到简便方法,而不至于在计算上浪费大量时间。要想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提升上去了,笔算能力便自然而然的提升上去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口算基础,提高口算速度,传授学生一些简单基础的计算规律。
比如,11和任何两位数相乘,得数的个位数是两位数的个位数,百位数是两位数的十位数,十位数是两位数个位与十位数相加所得的个位数,如11x34的得数,个位数是4,百位数是3,十位数是3+4=7,也就是374。教师把这些简单易懂的运算规律归纳传授给学生,简化学生的运算步骤,可以大大缩短学生的计算时间,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计算,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四、加强训练,培养计算习惯
学生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必然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计算时喜欢省略掉部分步骤,有的学生计算步骤书写不规范,这些都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分数丢失。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觉得是自己这次粗心了,下次记住了不粗心就不会丢分了,并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计算习惯不好,胡乱省略计算步骤,书写不规范。教师就必须承担起及时提醒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重担。教师要要制止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行为,小学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时期,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计算器的坏习惯。批改试卷时,应当找出学生的问题并告知。帮助学生克服问题,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解题目时,教师应当严格规范答题步骤,不允许学生跳步骤答题。一个完整的解题步骤包括审题、计算、验算,教师应当重视审题对计算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首先请一名学生读一遍题目,再让一名学生回答从题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计算的是什么,计算时有什么注意事项,还可以让其他同学说说不同意见,加强记忆,从而更好的进行计算。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熟悉敏感度,还要简化运算难度,传授建议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永吉.严格要求养习惯生活实践促提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5(19):53-53.
[2]李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2):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