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名的小说一直被读者们认为主要是突显乡村的和谐与恬静,但实际上,废名小说字里行间仅有的那丝温暖无法掩饰其深层的忧伤,其代表作《河上柳》《阿妹》《桥》及《莫须有先生传》等都是在平白的叙述中隐藏着内心的苦楚。
汪曾祺曾经评价废名的作品为以诗写小说,小说就是诗。确实,在废名的许多作品里,都蕴含着一种隽永悠长、耐人咀嚼的诗意和情趣,具有一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悠然自在的乡土情怀,这便会让人们怀念陶潜与孟浩然这类田园风格的诗人,让人产生悠然复古的审美情怀。正如杨义先生所言,废名是“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在笛声悠扬中将乡间的欢乐带进田园,远离了世俗的喧闹”。在废名理想中的那个世外桃源,温馨柔美、清丽和谐、四处充斥着人性的魅力,好似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让人心驰神往。
1936年,京派作家沈从文曾说:“我所创造的作品你们只是看到了它表面的样子,有关于它的内涵却将之忽略。尽管表面看起来清新脱俗,朴实无华,但我所要表现的精髓却是我对于文学创造的人情以及隐藏在故事后面的悲痛之情,这些你们都没有看到。”废名亦有类似的告白:“近期我有部新的作品问世,其名为《杨柳》,在本篇文章中我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小林先生笑而不语,在他的眼睛里似乎只有杨柳球的痕迹,完全容不下其他的东西,尽管还留下了天空的踪迹,但这不是他看到的,只能说是映下来的。尽管他的杨柳球沾上了露水,但是他并没有什么感觉,他不觉得自己在笑……就连我的朋友也没有看出来我的‘眼泪’!这也不能怨我吧。”沈从文和废名一样,他们并不希望读者只是看到其作品中清新脱俗、超凡于世的一面,这样的结果和他们预想的背道而驰。舍弃了最重要的一面,自然无法深切体会作者最深层的情感。
其实,“眼泪”作为废名小说的底色,自始至终一直存在着,它的身影始终模糊不清,不被世人所看透。这种眼泪的流淌不是一般的作家能描绘刻画出来的,它不仅需要历经磨难困苦,更需要经历生老病死,人生百态的折磨。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健康,无论我们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从古到今,没有人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这是生活,世人往往束手无策。
废名深情刻画的短篇小说《浣衣母》中,作者描绘的角色李妈尽管非常富裕,受到手下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更多的是他人的冷眼和嘲笑,物质上的丰裕掩盖不了内心真正的孤寂。另外一则短篇小说《河上柳》,主人公陈老爹虽然过得比较安逸,似乎一切看起来都顺心如意,但他也没有办法逃避生活的艰辛惆怅。《桃园》中并不存在浓厚的生活悲哀意味,但阿毛的孤寂、忧愁、疾病等在优美风景的反衬下,显得那么悲哀,那么凄凉。《菱荡》这样一则短篇小说,自问世以来都被认为是废名小说中的田园意象经典,尽管字里行间没有露骨刻画人物情感,但若仔细品读,就能感受到主人公陈聋子悲惨的命运。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主角莫须有,在面对社会冷酷的现状时,也是充满了无奈。此外,《竹林的故事》里的三姑娘,《桥》中的小林、琴子,等等,他们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废名的小说常以“桥”“塔”“镜子”等意象来引人注目,另外,“坟”也是废名笔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意象。以废名的《桥》为例,废名在这篇小说中不断描写祭坟、坟地场景以及有关“坟”的对话。《桥》的《芭茅》一章主要写小林与伙伴们在坟场中嬉闹玩耍:“小林坐在坟头——他最喜欢上到坟头,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松树脚下》一章写史家奶奶为琴子妈的忌日上坟,竟认不清到底是哪一座坟。《清明》一章写清明上坟,“在老松树的脚下,都是过往的尸体,至少也有着二十年的历史。那一座座的石碑与青苔遥相对应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宛如画家临摹的一样,至少与真画对比才能分辨出来。”在本章中,又有小林对于坟的新见解:“小林再次看向坟地,这样的花台如此精美,也只有死了的人才能有此装饰吧。如果缺少了它们,恐怕童年的回忆将有一片空白之处……坟对于我确如山一样是大地的景致。”
以上所列举的关于“坟”的意象,废名别有寄托。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坟”,“坟”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埋葬之所,废名在小说中给“坟”植入了灵魂,“坟”代表了作者对死亡的沉思,并且表现出自己厌世的一面。“没有哪个诗人不是厌世的,也许只有死亡才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那里是美好的、神圣的。”废名曾说:“不管是世界上的穷人还是富人,人们生活得好的坏的,如果在死后阎王爷让我抽签再次投胎生活,我想我不会有中意的。”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废名在作品中表现的厌世情怀。废名曾在北京大学求学,对西方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也是在对西方文学的学习中形成了唯美“厌世”的情怀。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是废名非常喜欢的读物,此之外,还有梭罗的小说,废名从中汲取了中国文学所缺乏的厌世思想,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废名的创作。
废名被称为20世纪中国作家中死亡意识最强的作家。在废名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死亡这个引人注目的字眼,让人感受到无比的悲哀与凄凉。与其他作家描写“死亡”不同的是,死与生,在废名的笔下皆来去匆匆,无牵无挂,毫不惊心动魄,始终平淡如一。《浣衣母》一家死得悄无声息,了无痕迹。死亡就像是冰冷的蛇,它慢慢地蠕动,让本就残破的家庭更加残破。
对于废名,死亡似乎存在一种内在“美”。他总是将少女的死描绘成一件艺术杰作;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死亡就像是一个童话。废名以唯美的眼光来审视死亡,如他在《打锣的故事》中指出:“我是喜欢看陈死人的坟的,春草年年绿,仿佛是清新庾开府的诗了。”他笔下的人物程小林发觉“‘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小林甚至感觉坐坟头要比登城好玩;三姑娘披麻戴孝,为披着白布的光头爹穿上黑底绿花鞋,有一种奇特的美感。此时的死亡是超越生命的一种存在,是人生的一种延续,似乎死亡也有了一丝温度……
在废名和京派文学的笔下,美丽与哀愁往往就这样相互裹挟,即使在“微笑”中也能捕捉“悲剧”的影子。就像沈从文小说《冬的空间》里有一段关于悲剧问题的谈话,女子朱认为“悲剧不一定是写人流泪流血的事”。沈从文有自己对悲剧的定义,他曾在《冬的空间》中提到:“悲剧并非是一定要有人流血和流泪,伟大而又神圣的悲剧创作可能没有血泪,但是作家常常会描写微笑”。一位教师十分赞同这一看法,他说:“流血流泪虽然难过,却不一定是悲剧,往往悲剧总是带着微笑,只是这种微笑并非是喜悦,往往有着无可奈何。”师陀,作为一名京派作家,也曾说:“将悲伤剖开总是太过直白和赤裸裸,只能为它穿上那微笑的外衣”。沈从文和师陀对悲剧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是他们的淡然、超脱于生命之外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仔细阅读废名的作品,便可以看出他笔下的小人物总是性格鲜明,笑眸总是伴随着泪水。眼角的晶莹绽放着无与伦比的动人光彩。颧骨高高凸起的姨妈似乎一生都习惯在展颜欢笑时眼角含泪;柚子,孩子气的天真笑容让哭过不久一丝哀伤黯然失色(《鹧鸪》);即使是陈聋子,听到“聋子”二字时,却不生气,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清的悲伤抑或是自嘲,笑着看周围这个世界,但眼里的泪珠却将他的内心出卖(《菱荡》)。他曾经说过:“人前美丽的这一切总是在背后蕴含着无尽悲哀,而旁人却无从得知。”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废名的创作总是富有一种诗意的哲学色彩,让美丽在悲哀的衬托下更加美丽。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汪曾祺曾经评价废名的作品为以诗写小说,小说就是诗。确实,在废名的许多作品里,都蕴含着一种隽永悠长、耐人咀嚼的诗意和情趣,具有一种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悠然自在的乡土情怀,这便会让人们怀念陶潜与孟浩然这类田园风格的诗人,让人产生悠然复古的审美情怀。正如杨义先生所言,废名是“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在笛声悠扬中将乡间的欢乐带进田园,远离了世俗的喧闹”。在废名理想中的那个世外桃源,温馨柔美、清丽和谐、四处充斥着人性的魅力,好似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让人心驰神往。
1936年,京派作家沈从文曾说:“我所创造的作品你们只是看到了它表面的样子,有关于它的内涵却将之忽略。尽管表面看起来清新脱俗,朴实无华,但我所要表现的精髓却是我对于文学创造的人情以及隐藏在故事后面的悲痛之情,这些你们都没有看到。”废名亦有类似的告白:“近期我有部新的作品问世,其名为《杨柳》,在本篇文章中我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小林先生笑而不语,在他的眼睛里似乎只有杨柳球的痕迹,完全容不下其他的东西,尽管还留下了天空的踪迹,但这不是他看到的,只能说是映下来的。尽管他的杨柳球沾上了露水,但是他并没有什么感觉,他不觉得自己在笑……就连我的朋友也没有看出来我的‘眼泪’!这也不能怨我吧。”沈从文和废名一样,他们并不希望读者只是看到其作品中清新脱俗、超凡于世的一面,这样的结果和他们预想的背道而驰。舍弃了最重要的一面,自然无法深切体会作者最深层的情感。
其实,“眼泪”作为废名小说的底色,自始至终一直存在着,它的身影始终模糊不清,不被世人所看透。这种眼泪的流淌不是一般的作家能描绘刻画出来的,它不仅需要历经磨难困苦,更需要经历生老病死,人生百态的折磨。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健康,无论我们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从古到今,没有人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这是生活,世人往往束手无策。
废名深情刻画的短篇小说《浣衣母》中,作者描绘的角色李妈尽管非常富裕,受到手下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更多的是他人的冷眼和嘲笑,物质上的丰裕掩盖不了内心真正的孤寂。另外一则短篇小说《河上柳》,主人公陈老爹虽然过得比较安逸,似乎一切看起来都顺心如意,但他也没有办法逃避生活的艰辛惆怅。《桃园》中并不存在浓厚的生活悲哀意味,但阿毛的孤寂、忧愁、疾病等在优美风景的反衬下,显得那么悲哀,那么凄凉。《菱荡》这样一则短篇小说,自问世以来都被认为是废名小说中的田园意象经典,尽管字里行间没有露骨刻画人物情感,但若仔细品读,就能感受到主人公陈聋子悲惨的命运。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中的主角莫须有,在面对社会冷酷的现状时,也是充满了无奈。此外,《竹林的故事》里的三姑娘,《桥》中的小林、琴子,等等,他们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废名的小说常以“桥”“塔”“镜子”等意象来引人注目,另外,“坟”也是废名笔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意象。以废名的《桥》为例,废名在这篇小说中不断描写祭坟、坟地场景以及有关“坟”的对话。《桥》的《芭茅》一章主要写小林与伙伴们在坟场中嬉闹玩耍:“小林坐在坟头——他最喜欢上到坟头,比背着母亲登城还觉得好玩。”《松树脚下》一章写史家奶奶为琴子妈的忌日上坟,竟认不清到底是哪一座坟。《清明》一章写清明上坟,“在老松树的脚下,都是过往的尸体,至少也有着二十年的历史。那一座座的石碑与青苔遥相对应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宛如画家临摹的一样,至少与真画对比才能分辨出来。”在本章中,又有小林对于坟的新见解:“小林再次看向坟地,这样的花台如此精美,也只有死了的人才能有此装饰吧。如果缺少了它们,恐怕童年的回忆将有一片空白之处……坟对于我确如山一样是大地的景致。”
以上所列举的关于“坟”的意象,废名别有寄托。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坟”,“坟”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埋葬之所,废名在小说中给“坟”植入了灵魂,“坟”代表了作者对死亡的沉思,并且表现出自己厌世的一面。“没有哪个诗人不是厌世的,也许只有死亡才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那里是美好的、神圣的。”废名曾说:“不管是世界上的穷人还是富人,人们生活得好的坏的,如果在死后阎王爷让我抽签再次投胎生活,我想我不会有中意的。”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废名在作品中表现的厌世情怀。废名曾在北京大学求学,对西方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也是在对西方文学的学习中形成了唯美“厌世”的情怀。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是废名非常喜欢的读物,此之外,还有梭罗的小说,废名从中汲取了中国文学所缺乏的厌世思想,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废名的创作。
废名被称为20世纪中国作家中死亡意识最强的作家。在废名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死亡这个引人注目的字眼,让人感受到无比的悲哀与凄凉。与其他作家描写“死亡”不同的是,死与生,在废名的笔下皆来去匆匆,无牵无挂,毫不惊心动魄,始终平淡如一。《浣衣母》一家死得悄无声息,了无痕迹。死亡就像是冰冷的蛇,它慢慢地蠕动,让本就残破的家庭更加残破。
对于废名,死亡似乎存在一种内在“美”。他总是将少女的死描绘成一件艺术杰作;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死亡就像是一个童话。废名以唯美的眼光来审视死亡,如他在《打锣的故事》中指出:“我是喜欢看陈死人的坟的,春草年年绿,仿佛是清新庾开府的诗了。”他笔下的人物程小林发觉“‘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小林甚至感觉坐坟头要比登城好玩;三姑娘披麻戴孝,为披着白布的光头爹穿上黑底绿花鞋,有一种奇特的美感。此时的死亡是超越生命的一种存在,是人生的一种延续,似乎死亡也有了一丝温度……
在废名和京派文学的笔下,美丽与哀愁往往就这样相互裹挟,即使在“微笑”中也能捕捉“悲剧”的影子。就像沈从文小说《冬的空间》里有一段关于悲剧问题的谈话,女子朱认为“悲剧不一定是写人流泪流血的事”。沈从文有自己对悲剧的定义,他曾在《冬的空间》中提到:“悲剧并非是一定要有人流血和流泪,伟大而又神圣的悲剧创作可能没有血泪,但是作家常常会描写微笑”。一位教师十分赞同这一看法,他说:“流血流泪虽然难过,却不一定是悲剧,往往悲剧总是带着微笑,只是这种微笑并非是喜悦,往往有着无可奈何。”师陀,作为一名京派作家,也曾说:“将悲伤剖开总是太过直白和赤裸裸,只能为它穿上那微笑的外衣”。沈从文和师陀对悲剧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是他们的淡然、超脱于生命之外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仔细阅读废名的作品,便可以看出他笔下的小人物总是性格鲜明,笑眸总是伴随着泪水。眼角的晶莹绽放着无与伦比的动人光彩。颧骨高高凸起的姨妈似乎一生都习惯在展颜欢笑时眼角含泪;柚子,孩子气的天真笑容让哭过不久一丝哀伤黯然失色(《鹧鸪》);即使是陈聋子,听到“聋子”二字时,却不生气,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清的悲伤抑或是自嘲,笑着看周围这个世界,但眼里的泪珠却将他的内心出卖(《菱荡》)。他曾经说过:“人前美丽的这一切总是在背后蕴含着无尽悲哀,而旁人却无从得知。”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废名的创作总是富有一种诗意的哲学色彩,让美丽在悲哀的衬托下更加美丽。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