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优良传统 开创美好未来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它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传统,开拓创新,就必须改革传统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内容、环境和评价机制的转变。我校一直有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注入了时代的内容,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特点。本文试从理论革新和实践发展两大块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字]德育理论创新经验推荐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党的事业发展中的生命线。在建党之初,我党一无权二无钱三无枪,靠的是通过先进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撒播革命的火种。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能够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坚强的、富有战斗力的政治集团,就在于党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在我校六十多年的光辉历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的新阶段,大学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大学的建设,成为我们必须严肃面对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德育要素,把握时代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方法、旧体制的束缚,和时代同进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在以下方面突破陈规,创新发展。
  1、观念创新——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现代德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革命和建国初期形势的需要,在凝聚党心、民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上,无疑具有不少优点和长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重新进行组合。社会多元化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新情况面前显得迟滞而无力,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首先,它需要有相对闭塞和稳定的教育空间配合,这在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开放社会不可能具有这种环境。其次,它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比较单调,很难通过多种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重视意识形态,以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为主要内容,脱离青少年学习、生活实际,以说教、灌输为主,要求青少年必须如此,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判断和选择的空间。在作出道德评价时,往往用一套或几套测试题检验所有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对此,班华先生指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是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忽视情感,忽视体验,忽视实践,忽视参与等等这样一些极为严重的问题。没有发现人与生活场景的对话,没有发现生活中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结果是,青少年从小就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但效果低下,意义苍白,成绩优良并不等于思想道德水平就高。意识形态的内容解决不了现实的道德问题。趋同的道德认知形成了僵化,禁锢了创造,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道德认知上的悖论和行为上的虚假。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个体的最本质的品德内化和养成,忽视个体关心、同情、正义和责任等基本美德的养成,而单纯追求理想状态的个人实现,急功近利,本末倒置。
  杰出的思想家、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他的《教育的目的》的讲演集中开篇提到:“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操的接受。”这里所说的文化本身也包括了道德品质的成分。因此他所提出的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必须解决的主要因素和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的办法同样适合道德教育。他认为:“青少年的头脑不是工具,教育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特质的青少年,青少年个体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这种目的?怀海特试图告诉我们:这种教育应该有用;其次,这种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再现,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性的过程。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的系统活动。它的基本外延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几个部分。思想教育是对事物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法制教育主要指一个法治的国家里,对一个公民进行应具备的民主与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使公民具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管理各项工作的素质。道德教育则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独立于德育概念,不可能取代和等同于德育的全部内容。情感教育则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和谐自然的状态的追寻。现代德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外延和内涵必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不断扩展,注入时代的血液。
  20世纪人类在政治、经济、交通、能源等各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却产生了重大的失误。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宗教矛盾引发暴力冲突,人与自然对立加剧,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泛起。人类在物器层面上发展很快,但在道德层面上却不断异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倡导人们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做现代人。现代德育概念就是应此背景而生。它是指根据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在现代大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构建出有现代社会属性,现实与历史共存的时代与未来相统一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化为目标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它建构在现代教育学、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基础之上,本质是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现实需要相统一的,并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是以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现代化为最终目标的。适应这个目标,现代德育的内容中必然还要包括人口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科技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平与发展教育、生产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全新的内容,并从过去单纯的政治功能扩展到经济功能、服务功能、交流功能和个体享乐功能。
  2、角色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主体向师生互动的双主体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具有绝对权威。涂尔干认为,教师是社会道德权威的代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方面的事情”,“具有道德权威则为教师的特长” 。 这种权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的和巩固,同时也拉大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以意识形态为内容,采用道德说教、灌输的方法,强化道德的普遍原则,形成趋同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状况,形成“共性—灌输强化—共性”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角色定位和教育模式造成的后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不大,内容脱离青少年实际,不能帮助理解社会现象,以说教灌输为主的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不能反映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实际状况,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
  玛格丽特·米德在她著名的“代沟”理论中,将人类文化划分为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和前象征文化三种基本类型。后象征文化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老年人是生活中的权威,严格地控制年轻一代的全部社会化,让年轻一代完全沿袭长辈的道路。这种文化的传递方式从根本上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性。“在无知的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受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互象征文化是在后象征文化崩溃之际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由于战争失败、移民运动、科学发展等诸多原因,先前的文化中断了,使年轻一代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或以在新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在这种文化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认为新一代的行为有别于前一代是“很自然的”,但是老年人仍然处于支配的地位。他们树立典范,规定限制范围,年轻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互象征性不得超出这些范围。然而这种互象征性文化作为一种过渡往往只能持续一个短时期。二战以来迅猛发展的科技文化,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年长一代的旧经验已不太适用于新形势,而年轻一代却能如鱼得水。“在百余年的后象征文化和互象征文化之后,——在此期间,人类向父母学习旧事物,向同辈人学习新事物——我们已经达到了人类文化演变中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新阶段就是前象征文化阶段。即由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生活在世的前辈,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米德认为在时代发展的剧变面前,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惟恐失新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酿就了两代人的对立与冲突。这种代际的冲突就是代沟。
  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体现了浓重的后象征文化的意味。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受教育者对所学的内容只能唯唯诺诺。教育者完全控制了受教育者的社会化、道德化过程。而在一个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中,这种旧的师生关系模式应该转变。虽然米德将当代文化说成是前辈向晚辈学习的前象征文化不完全符合事实和文化学的规律,但她提出新的时代中两代所呈现的对立冲突以及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法,对我们却是极为有益的。她提出:“在两代人之间应当进行交流”,“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交流与对话应当成为双向的活动”,“德育活动应当帮助老一代与年轻一代及其各自所代表的文化连成一体,让老年人在年轻人那里看到纷繁多变的世界中的活力和希望,让年轻一代在老一代所代表的时代与文化那里找到我们不断走向未来的生长点,在老一代那里看到关心,鼓励的目光,找到不断向上攀登时不可缺少的父辈的肩膀” 。这种新的模式无疑要求道德教育抛弃单纯灌输的老路子,抛弃教育者试图绝对控制受教育者那种陈旧的后象征性的双边关系,建立一种能够达成真正交流的对话关系,实行师生的互动。
  3、内容更新——选择适应个体时代需要的德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外化——内化——外化——内化——外化,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实践的反复循环。这要求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候要符合受教育者的个体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怀特海认为青少年的头脑不是工具,因此在选择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价机制上必须采取“以与个体现有的道德认识水准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为基础,引导青少年进行内化,养成道德习惯,从事道德判断,进行道德选择,形成富有个性的道德状况。”
  首先,从“德”的实质上说。“德”的实质就青少年个体来说,是对自然、生命、自我、社会、民族、国家、人类、世界的义务或道义,集中体现为个体对自由、真理、美、善的崇敬。对社会群众来说,“德”就是个体的升华和凝聚,是国将为国的根基,是人和自然、社会、世界和谐的根基,因此,民族、国家和政党在组织德育的内容时,必须有意识形态的东西,否则德育就失去了方向,犹如没有航向的船。然而,反观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抽象和过多的意识形态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道德状况实际,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和抗拒心理。因此,在组织现代德育的内容时,必须将意识形态的东西具体化,避免无的放矢。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道德认知现状结合起来,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将德育内容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避免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分离。比如,我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大量的红色基地。在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也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基地的现实教育作用。在情境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对艰苦朴素精神的再认识。在奥运会女排夺冠,网坛出现奇迹的时候,中国人大扬士气,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时机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再将德育与体育、美育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要用“品德内化和养成”去组织德育内容。
  其次,从现代德育的概念上来看。现代德育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在现代大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构建具有现代化社会属性,现实与历史共存的,时代与未来相统一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化为目标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可见,现代德育的背景是社会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物质层面高度发展下,使人文层面也得到充分发展。它的特点是现实与历史共存,时代与未来相继,具有现代社会属性,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其属性是现代的,因此在组织德育内容时一定要适应现代化的趋势和时代特点,既要保留和发展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给它们注入时代的内容,比如抗洪精神、奥运精神,又要加入新的人口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科技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平与发展教育、生产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构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制建设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现代德育体系。
  4、环境优化——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环境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叫做教育环体,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经过优化的环境能对人产生熏陶和感染,使教育过程“润物细无声”起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作用。
  品德结构的二元理论也认为:个体品德的形成受到社会性(包括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和个体人格的影响。从社会性角度说,一是个人出生后必定处于一定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必定处于一定文化氛围的家庭,必然受到身边的文化教育。二是从个体的生活空间来说个人的生活环境总是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个人的成长必然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影响。因此,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是达到德育实效的重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国际的社会的环境、历史文化的背景和现实条件,动员公安、司法、新闻、出版、文化网络、信息、学校、社区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营造出一个全员德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型的社会。中宣部下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上下掀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邻里和睦、敬业奉献的热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这些都是为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做出的努力。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良好的环境不仅体现为人人向上的氛围,还包括教育者积极创建道德教育环境,使学生身处其中,不回避道德教育内容中的不良成份,敢于把生活实际中的丑恶暴露在青少年无邪的视线下,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认识,敢于面对并与之做斗争,形成积极上进、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良好风气。
  5、改革机制——从以考试分数为主到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教化,用一种权力话语要求不同的个体做出简单选择或言行趋同。而现代德育倾向于道德品质的潜移默化,形成个体历久不衰的道德内质。传统教育在对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标准化试卷作答上,是很有帮助的,不少青少年知道许多德育大道理,德育考试都得高分,却同时也是道德品质上的低能儿,这就产生了道德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现代德育注重个体意义上品德的内化和养成,重个体,重过程。道德评价机制检验的应该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和能力而不是分数。这就需要打破旧的教育管理体制,放权给学校,由学校组织测评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能力,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测评时,多一些对现象或事实的评价、判断,少一些对知识的复写。在承认教师与学生的差异,课程与教师的矛盾的基础上,开发学校自己的道德教育课程,创造性地理解道德教育的目的。自己创造适合的课程内容,使学校在获得一种选择权利的同时,又感到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正是推动道德教育向前的动力。它来自于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来自于学生探索求知的渴望。
  
  二、秉承优良传统,开创美好未来——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评析
  
  从国立中正大学开始,饱受60载风雨坎坷,履历半个多世纪的兴衰跌荡,今天的江西师范大学在改革的风潮中,意气风发,大步昂扬,朝着海纳百川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迈进。无论是在国内战争血火考验之中,还是在和平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中,江西师范大学始终有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传统。这一传统,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稳定师生思想,维护安定团结,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上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伴随学校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中,注入了时代的内容,教育观念更新,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智、体、美、劳等其他课程的结合,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引进新的教育手段,教育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这些经验可以成为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借鉴。
  1、发挥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我们党必须争取的思想阵地。高校又是学术的自由区,这为思想的高度自由提供了条件。各种思潮在校园里碰撞、冲击,影响着师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资产阶级自由思想曾经一度泛滥于高校,不少人的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崩塌,甚至一度冲出校门,高喊要实现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严重影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江西师范大学历来重视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每年开学伊始,迎接新生之时就会摆出“入党知识介绍”的醒目标牌,并安排专人介绍入党的程序,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也安排了党的理论学习课程,由学院的领导进行讲解。每年学院的学生工作评估,学生党员的比例和学生党支部的活动记录都是考评的重要指标。在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上,各学院遵照严格的程序,从写入党申请书开始到预备党员到转正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党章的要求认真执行,一丝不苟。学校及各院每学期组织1-2期党校及学院分校对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结合实际组织参观考察活动,使他们深化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升华理想信念,坚定爱民族、爱国、爱党、爱校的立场。
  学校对党组织发展建设的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入党爱党的热情,一些院系新生入学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到99%,到毕业时,有的班级的学生党员比例已达到20%。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先进分子,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和院系工作的开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政法学院为例,该院在“党建带团建”的思想指导下,实行“党员挂牌”,“党员联班”,“党员连寝室”等制度,将学生支部里的党员分成几组下到班级和寝室,借助学生党员与班级同学熟悉能打成一片的优势,克服师生之间联系的断带,及时了解所联系同学的思想状况,为组织输送新的血液。对思想不稳的同学及时与老师交流,开解思想、消除困惑。在党员民主评议时,以联班联寝室的表现和成绩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让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处于同学老师的监督之下,从而树立起一种责任心培养奉献精神。这样的活动在学院发展新党员,保持团结稳定,培养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风气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新的世纪里,江西师范大学继续发扬这一传统,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成为学习、生活、工作的先锋和榜样。认真实施学生党员“五个一”活动。拥有了这样一批播种机和宣传队,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再束之高阁成为教师口头的说教了。
  2、学校搭台学生唱戏,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江西师范大学是连续十六年的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还产生了一批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共青团员及青年志愿者。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中,注重隐性课堂教育是江西师范大学思政工作的一剂良方。
  各学院都成立了自己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政法学院有“绿色家园”,文旅学院有“先锋”拾物箱,体育学院有“星火”行动等等。每年各支队伍都会组织既有专业特色又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活动,像义务心理咨询周,红五月外语文化月,义务法律咨询等。一方面巩固了队员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活动,在亲身经历中感受人情冷暖,在奔波劳碌里体验劳动艰辛,更在身体的疲惫后深感内心的精神满足,在无形之中就能领会到奉献的重要和劳动的快乐。实践活动成为对队员进行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爱心教育的第二课堂。
  每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开辟第二课堂,延伸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头戏。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全国学联和团中央关于青年学生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下乡的号召,江西师范大学每年都会组织团队赴全省各地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近年来,实践范围还扩展到了全国的其他省份,各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安排实践内容,每年的主题不同,具体的活动设置也不一样。以今年为例,在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背景下,以“传承五四爱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江西师范大学组织了赴少管所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暑期辅导班,素质拓展夏令营等十多支实践服务队。其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三支队伍进入“全国百支社会服务队”行列。活动中,队员们亲身参加社会劳动,与人民大众亲密接触,感受农村的实际生活,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了解省情、国情。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深刻领悟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磨练了意志,去除了大学生身上的娇骄二气,多了一份质朴与自然,在劳动的同时,道德品质、思想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使平时学校枯燥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化,变成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真实场景,亲历其中,终身受益。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正确的观念、思想、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的形式,是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有用途径。面对新形势,特别是江西师范大学由师范类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实行新老校区分离,老校大力发展开放式教育,实行教育产业化发展,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稳定思想,把握方向,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因此,继承传统,将社会实践服务这一法宝用好用活,并结合新的时代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去,将是高校德育方法创新与发展的有效形式。
  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极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氛围,优化校园环境能使德育工作顺利进入学生的头脑,以文化人。而校园环境的主要内容就是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本身就表征着文明的校园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围绕教学、科研、生产活动和校园活动而共同创造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和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并使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精神上得以振奋和升华。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校园的稳定。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它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的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已被学校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当前,我们应当以学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使校园文化顺应当代中国社会大文化的时代潮流,在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现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新人,推进社会文化的转型和进步。
  60多年来,江西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一直凝聚着与时代相适应的校园精神,支撑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建设校园。新时期,我们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创制具有浓郁校园特色的校歌,通过广播、校报、大学生艺术节、歌咏比赛、辩论及知识竞赛等形式,介绍学校的历史,展现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师生爱校护校的热情和为之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学校的大环境要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单纯师范风气向综合自由,开放的风气转变。为此,学校提出了“持中秉正求真务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学精神,“中正”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并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校徽图案,在全校上下掀起了一股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大大激发了师生员工“幸身为师大人”的发自心底的自豪感。一时间,全校上下团结一致、人心思进、积极进取、求实创新,蔚然成风。
  应该看到,校园文化是一个积淀、积累的过程,校园的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大干快上等方式在近期获得成效,而大学的精神,学校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则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沉淀和建设工程。校园文化应该成为一所大学校园精神生活稳定的平台。所以,新时期建设校园文化必须保持平常心,抛开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心态,保持自己历久弥新的传统,让校园文化成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精神食粮。
  一所现代化的综合大学需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更要有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新的社会竞争中,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学术稳定的必要手段。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学校要保持原有的一片净土,就要杜绝急功近利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怀特海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宗教性的教育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这里并不是指宗教教育,而这种“责任感和崇敬感”无疑就是一种“道德品质教育和内化”,它必须是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必须是长期的。这种责任感体现为对生命、自我、社会、民族、国家、人类、世界的义务或道义,而崇敬感则体现为对自由、真理、美、善的崇敬,也包括责任实现以后个体的自我肯定。如此巨大的课题,要圆满完成,决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因此,现代高校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对急功近利的暴富、权力、金钱、美色、行贿受贿、盲目追求时尚、低级媚俗、爆炒文化、贬斥思想等加以鄙弃。要彻底改变轻视道德教育的作法,既要教学生求知,又要教其做人。
  总之,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建设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我们要踏实、务新,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声有色,为江西师范大学向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②转引自杨启亮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③ E.Drukheim,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④[美]玛格丽特·米德.曾胡泽译[M].北京:《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⑤[美]房龙,《宽容》[M].北京:三联书店1985-2.
  ⑥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⑦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朱霖.《德育与“德”育——怀特海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启迪》[J].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
  2.姜顺利.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三位一体”[J].研究与实践,2004-3.
  3.张家梅.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嬗变[J].青年探索,2003-3.
  4.胡钦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思考[J].青年探索,2003-3.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李康平.《新世纪德育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8.冯益谦.《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方法的比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于2005年3月28日至4月1日率中国国民党参访团在大陆展开“经贸之旅、缅怀之旅”。参访团在大陆期间分别在广州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在北京拜谒了香山碧云寺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同时在上述三地与台商进行了座谈。这是1949年以来国民党首次正式组团赴大陆参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了江丙坤一行,并通过江丙坤向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发出了访问大
期刊
侵略中国的急先峰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行径。  1919年,为提
期刊
满地铺红心始甘,为君何法治民癌;  慷慨赴死原属易,从容就义亦何难。  1935年6月18日上午10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和理论家瞿秋白就是高吟着自己创作的这首诗歌,昂然走向国民党反动派刑场的。牺牲时,年仅36岁。瞿秋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艰难创业,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牺牲,他的崇高献身精神和在红土地上创建的重大革命功绩,在70年后的今
期刊
[摘要]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二十世纪初叶,许多旅日青年、学生,如孙中山、廖仲恺、丁日昌、黄遵宪、温仲和等,成为近代中国革命、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骨干力量,这一群体中,其主要成员绝大多数为客籍人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客家革命家的巨大的“历史群落”,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个世纪。  [关键词]20世纪初叶旅日客家人中国革命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客家人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俭朴持家、爱国爱民
期刊
今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系列政策、措施,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是: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频频发表讲话,从战略高度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努
期刊
[摘要]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针,深刻阐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指出了光明前程。  [关键词]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中国历史的熟悉程度,得心应手运用之妙,对史学理论贡献之大,都是世所罕见的。人们称颂“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
期刊
2005年4月9—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4月11日上午,温家宝总理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新德里海德拉巴宫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之后,在友好的气氛中两国总理举行了近3个小时的重要会谈。会谈中,温家宝提出了拓展中印关系的六点建议。  第一,明确政治定位,提升两国关系水平。中印双方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和加强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使中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友
期刊
90年前,在远东的中日两国政府之间,曾进行过一场见不得人的、不平等的秘密交易。凭借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威力,日本蛮横无理地向中国政府悍然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腐朽无能的袁世凯政府卑躬屈膝,照章接受,从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又增添了新的耻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趁火打劫野心毕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日本趁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借口与德国交战,将我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划
期刊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侵略战争蹂躏的中国却没有得到日本应有和及时的战争赔偿。此后,由于时事变换,最终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深刻思考和感叹。  1945年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
期刊
[摘要]共产主义理论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关于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的理论,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及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论著或论述的分析,认为从现实运动的意义上来理解共产主义,或许更能够把握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质。  [关键词]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现实运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    共产主义理论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关于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的理论,或者说,共产主义就是一种理想。这固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