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领会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十分重要.下面,笔者结合两个教学案例,分析和探讨一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渗透类比、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师要改变“教教材”的思维定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地“活用教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抛出问题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并以此提升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时,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更改了教学情境,由玩游戏切入,对例题进行了灵活处理,效果甚好.
  教师一抛出上述问题,学生都很激动,都举起了手,准备回答.这时,教师把机会给了平时从不敢举手的同学,他们基本上都回答对了.此时,老师适时进行表扬,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这个游戏,大家都玩得很好.那么,如果把解决这个游戏的思路运用到下面这个问题中,相信大家一定也能玩得很好!
  小组探讨这个方程组和上面的游戏有什么异同?让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和其他同学给总结得好的发言人鼓掌.当学生通过类比找出异同时,教师追问,能不能用玩这个游戏的方法来解这个方程组呢?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来讲解这个方程组的思路,再让学生尝试解这个方程组.解完之后,教师追问,你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方法呢?由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进行簡短的总结,强调并板书本题的书写格式.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是教具体的解题方法,而是从游戏切入,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和人人参与中解决了问题,总结出了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数学课变得有趣了,学生学起来也更轻松了.这个学习过程渗透了“类比”“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渗透直观、对应和模型思想
  如何实现教科书的育人功能,这需要教师对教科书进行深度加工,用好教材.例如,在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时,教师可以给出下面这样一道综合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1)时,学生找不到△ABC的底和高.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当不能直接求△ABC的面积时,我们是否可以间接求呢?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体验到了不能直接求△ABC的面积,但可以通过作辅助线,利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求解的过程.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的感性经验和思考经验,可以为后面的探究打好知识和方法上的基础.
  对于问题(2)的第①问求AP的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后核对答案,并针对出现的两种或三种答案,让学生思考哪种正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体悟分类讨论思想.接着,教师进行少而精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探究问题②.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巩固了知点求面积的方法,利用分类思想,借助方程求出了m的值,深入探究了方程是用来表示等量关系的模型思想.
  对于问题(3),待学生分析思考后,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能判断出点D在y轴上.教师追问: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你们知不知道点的坐标怎么求?小组讨论后,学生回答,我们可以把要求的未知量设为y,设出了未知数,就可以利用方程思想列出表示等量关系的式子.剩下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后,教师再找个别同学进行板演和讲解,最后再让学生总结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已熟悉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探究,巩固本章知识,渗透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直观、对应和模型思想.教师的适时引领,能激发学生的内省意识,让学生透过知识感悟问题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思维的质变处精心架起桥梁,为他们今后持续的学习夯实基础.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内在核心.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既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又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 张 臻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内外文化活动为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通过各学科共同努力营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以发展学生个性和拓宽学生视野为目标,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历史这门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属性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与校园文化和谐统一,在强调“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二者是水乳交融的文化共同体。  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
期刊
温儒敏教授说:“造成教学低效的问题很多,课型定位不清,教法不明,就是关键。”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新教材,明确地把课型分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新教材中关于“课型”的分类与定位,在引发阅读课堂变革的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带来困惑:如何确立教读课和自读课的教学重心?习惯于条分缕析、咬文嚼字的精讲课堂模式,如何处理自读课的教学?  针对老师们的这些困惑,肖培东老师近两年来对自读课
期刊
对于高三而言,试卷讲评是一种重要的课型。然而,一般的试卷讲评课常常存在以下问题:教师为了完成讲评任务,不对试题做细致研究,也不对学生的作答情况和得分情况进行分析,而是拿着考卷從头讲到尾,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学生被动地听讲,对自己试卷的作答情况未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清楚自己为何犯错;师生、生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互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采用异课同构的模式,进行了试卷讲评课
期刊
在高三生物基础复习过程中,测试评价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式之一,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漏洞及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分析梳理试卷中呈现的问题,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分析试卷并进行有效讲评,提升试卷讲评课的效率,从而形成高三生物基础复习阶段试卷讲评课的范式呢?笔者挑选了高三复习中两次模拟试卷的讲评课,围绕以上问题,开展了课例研究活动。  一、开展课前问卷调查,准确把握学生的
期刊
你知道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排名前五的汉字是哪几个吗?它们是“的、一、是、了、我”。这五个字,在文言文中的使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就拿我们使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来说,“的”字一次也没有出现,“了”字出现过两次(“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一、是、我”出现过多次,不过远远比不上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次数。现在咱们来聊一聊“是”字。  在篆体字中,“是”字的写法如下图所示(周朝《毛公鼎》):  看这个
期刊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阅读带给人精神的成长。  统编教材“名著导读”教学板块的编排变化较大。主编温儒敏教授一直倡导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强调“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对名著阅读的重视。名著导读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如何上好导读课,是值得我们去思
期刊
相较往年试题,2019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更加注重对昆明乡土史的考查,越发彰显“乡土味”。往年的“乡土味”试题大多设置为1~2个选择题,分值为2~4分,而2019年的“乡土味”试题则以材料题形式出现,分值高达12分,可见,近年来“乡土味”试题备受青睐,分值比重大幅提升。为应对这一趋势,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昆明乡土史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乡土史有机融入历史课堂,加深学生对教
期刊
《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是高考备考的重要依据。作为云南考区的高三语文教师,必须依据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同时结合全国Ⅰ卷、Ⅱ卷试题)的命题特点,针对2019年普通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内容上发生的变化,指导学生全面复习。  一、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Ⅲ卷之变  认真分析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发现有以下三个变化:  一是试题分值和题型发生较大变化。2018年全国Ⅲ卷选择题39分,
期刊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全国各类学校的教学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确保广大师生群体健康、安全,云南省与全国各地一样,做出了延迟春季学期开学的决定。依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  一、线上教学活动的实施  1. 线上教学前的准备  疫情暴发后,各地采取了不同方式
期刊
阅读中外名著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语文积累,丰富精神世界,增加生活经历,获得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初中三年,教材要求师生必读的名著有12部,推荐阅读的有24部,共36部。  然而,云南省名著阅读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国内也缺少名著阅读教学可供借鉴的经验。于是,笔者带领名师工作室的30余名学员,申报了昆明市专项课题“统编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读前导读—读中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