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黎族人崇拜祖先、崇拜自然,更崇拜英雄;黎族舞蹈也有显著的民族特点以及浓厚的生活气息。本文就海南黎族民间舞蹈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海南 黎族舞蹈 探讨
一、前言
在祖国锦绣河山里,海南岛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闪耀在浩瀚的南海碧波上。自古以来,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黎族人民生息繁衍在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美丽富饶的宝岛上。今天,一百多万黎族人民集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包括:乐东、东方、保亭、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崖县和通什市<现为五指山市>地区),面积一万七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占海南岛总面积的一半稍多,境内丘陵起伏,群山耸立,巍峨壮丽的五指山位于琼中县山区腹地。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而黎族舞蹈是祖国文化花园中一朵绚丽奇葩,是华夏名族的瑰宝。
二、海南黎族文化
1、海南岛简介。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属于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岛上风景宜人,四季如夏,岛上还拥有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和著名的景区,例如大小洞天、蜈支洲岛、呀诺达雨林景区、五指山、七仙岭、亚龙湾、天涯海角、南山寺等。在秀丽的海南岛上更孕育着许多带有海南特色风情的少数民族,而且现在海南岛上聚居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黎族、苗族至今还保留着过“三月三”等民族特有传统的节日的习俗。
2、海南岛的黎族文化。海南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中南部。海南黎族日常以农业为主,黎族的纺织技术又是举世闻名的,黎族女人平日里纺织的“黎锦”“黎单”更是被作为精致的艺术品收藏。海南黎族平日里讲黎言,虽然不同地区方言有所不同。但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即使海南黎族没有民族特有文字,但海南黎族却创造了许多美丽奇幻的口头文学。他们创作的口头文学生动活泼,内容多彩,表现题材源于生活但又充满了神仙色彩,一代代的传了下去。唱歌的人不但能够随意的填词作曲,还能够唱出令人陶醉的歌曲。他们有多种形式的唱法,比如独唱、联唱、对唱、说唱、领唱等。每个地区的曲调在风格上和内容上也不完全一样。
三、黎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特色
海南黎族内部分为五个支系(方言区):即哈、杞、润、美孚、赛(加茂)。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了二十余年的舞蹈教学的教师,从小生长在黎族地区(东方县)可以说是在黎族歌舞中长大的。自己经长期深入生活风采,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黎族民间舞蹈素材及其形式种类,现归纳分类如下:
1、祭祀祖先的舞蹈。敬祖舞、老古舞、平安舞、祭神舞、求雨舞、三星舞、花灯舞、贫苦舞、驱鬼舞、招魂赶鬼舞、跳娘舞等。以上这些宗教色彩的舞蹈都属跳娘舞等。跳娘舞中包括以上许多内容。跳娘舞是黎族先民们流传下来最古老的黎族民间舞蹈。它流行于陵水县群英乡、保亭县的加茂、什领等镇地区。其舞蹈是作为一种欢庆祝寿性的舞蹈,后才演变为祭鬼驱神的性质。
2、婚嫁、喜庆性舞蹈。婚礼舞、丰收舞、欢乐舞、打柴舞等。其中《打柴舞》较流行。打柴舞原为打竹舞,该舞蹈表现了黎族浓郁的风格及其民族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
3、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舂米舞、钱铃舞、双刀舞、踢脚舞、围猎舞、椰壳舞、祝寿舞、盅盘舞、木履舞等等。从以上三类黎族民间舞蹈中,使我们感到真切地记录了黎族的呻吟、痛苦和欢乐的全部历史,看到黎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性格;同时也感悟到黎族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及深层的文化。这些珍贵的民间舞蹈是我们的舞蹈家在舞蹈教育和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的素菜原料。黎族民间舞蹈有俩种显著特点:即“三道弯”和“颤动”。所谓“三道弯”,是脖子弯、胯弯、膝盖弯;所谓“颤动”是:手、脚、身体刚柔融合的微微飘动。这些黎族舞蹈特征动作被很多舞蹈家采用,他们在舞蹈创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四、根据黎族民间舞蹈风格创作的海南黎族舞蹈
我们海南一批舞蹈编导工作者,在解放后深入黎族地区搜集民间舞蹈素材,早在20世纪中期就创作了一批经过文艺加工后的黎族舞蹈。如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半边裙”(陈翘编导),舞蹈以黎族姑娘柔媚、活泼、优美的黎族舞蹈语汇,生动地表现了黎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精神境界。而表现历史斗争题材的舞剧“五朵红云”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70年代,有表现黎家热爱共产党,热爱国家的舞蹈“喜送粮”,表现民族团结的舞蹈“山高水长”;表现军民团结的“椰林欢乐”,表现黎族男女青年之间的恋情的“鼻萧恋”等;20世纪8O年代,表现黎族儿童题材的舞蹈“摸螺”;20世纪90年代,有表现黎族生活的“长寿舞”及民间爱情题材的“鹿回头传奇”(文平编导),表现著名女纺织家黄道婆到海南岛学习纺织技术的舞蹈织“颂”(文平编导)等。从以上创作的舞蹈看,其表现手法及形式多样,可谓百花争妍、绚丽多彩。由陈翘女士编导的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半边裙’是在黎族民间舞蹈素材上独创了黎族特征动作,即“三道弯”,使舞蹈具有无穷的魅力;由蒙麓光总编导的舞蹈“种山兰的女人”和歌舞诗“达达瑟”以朴实、原始的黎族舞蹈语汇表现了黎族深邃的文化内涵,使人们感悟到黎族文化的精深博大。由文平编导的舞蹈《织颂》将黎族舞蹈、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及龙族律动韵力融为一体,创造了新一代黎族舞蹈语汇,其动作清新、优美、幽雅,富于诗意和内涵。该舞蹈将黎族的神、气、韵和情思及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束语
纵观以上论述,黎族舞蹈未来的走向是值得舞蹈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朴素简单的黎族“三道弯”、“颤动”特征动作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黎族舞蹈的发展。可以让各种民族舞蹈之神韵融入黎族民族舞蹈,同时借鉴现代舞及龙族律动韵力,创出一种使人民群众喜欢的黎族舞蹈形式,使黎族民族舞蹈得到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黎族舞蹈在中国舞蹈文化中,博大精深,只有深入研究,挖掘其精华,创作出更好的黎族舞蹈精品让她———黎族舞蹈这朵艳丽之花啧出沁人心田的芳香!
【参考文献】
[1]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
[2]金秋,舞蹈编导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3]杨鸥,舞蹈训练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
【关键词】海南 黎族舞蹈 探讨
一、前言
在祖国锦绣河山里,海南岛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闪耀在浩瀚的南海碧波上。自古以来,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的黎族人民生息繁衍在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美丽富饶的宝岛上。今天,一百多万黎族人民集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包括:乐东、东方、保亭、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崖县和通什市<现为五指山市>地区),面积一万七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占海南岛总面积的一半稍多,境内丘陵起伏,群山耸立,巍峨壮丽的五指山位于琼中县山区腹地。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而黎族舞蹈是祖国文化花园中一朵绚丽奇葩,是华夏名族的瑰宝。
二、海南黎族文化
1、海南岛简介。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属于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岛上风景宜人,四季如夏,岛上还拥有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和著名的景区,例如大小洞天、蜈支洲岛、呀诺达雨林景区、五指山、七仙岭、亚龙湾、天涯海角、南山寺等。在秀丽的海南岛上更孕育着许多带有海南特色风情的少数民族,而且现在海南岛上聚居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黎族、苗族至今还保留着过“三月三”等民族特有传统的节日的习俗。
2、海南岛的黎族文化。海南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中南部。海南黎族日常以农业为主,黎族的纺织技术又是举世闻名的,黎族女人平日里纺织的“黎锦”“黎单”更是被作为精致的艺术品收藏。海南黎族平日里讲黎言,虽然不同地区方言有所不同。但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即使海南黎族没有民族特有文字,但海南黎族却创造了许多美丽奇幻的口头文学。他们创作的口头文学生动活泼,内容多彩,表现题材源于生活但又充满了神仙色彩,一代代的传了下去。唱歌的人不但能够随意的填词作曲,还能够唱出令人陶醉的歌曲。他们有多种形式的唱法,比如独唱、联唱、对唱、说唱、领唱等。每个地区的曲调在风格上和内容上也不完全一样。
三、黎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特色
海南黎族内部分为五个支系(方言区):即哈、杞、润、美孚、赛(加茂)。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了二十余年的舞蹈教学的教师,从小生长在黎族地区(东方县)可以说是在黎族歌舞中长大的。自己经长期深入生活风采,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黎族民间舞蹈素材及其形式种类,现归纳分类如下:
1、祭祀祖先的舞蹈。敬祖舞、老古舞、平安舞、祭神舞、求雨舞、三星舞、花灯舞、贫苦舞、驱鬼舞、招魂赶鬼舞、跳娘舞等。以上这些宗教色彩的舞蹈都属跳娘舞等。跳娘舞中包括以上许多内容。跳娘舞是黎族先民们流传下来最古老的黎族民间舞蹈。它流行于陵水县群英乡、保亭县的加茂、什领等镇地区。其舞蹈是作为一种欢庆祝寿性的舞蹈,后才演变为祭鬼驱神的性质。
2、婚嫁、喜庆性舞蹈。婚礼舞、丰收舞、欢乐舞、打柴舞等。其中《打柴舞》较流行。打柴舞原为打竹舞,该舞蹈表现了黎族浓郁的风格及其民族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
3、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舂米舞、钱铃舞、双刀舞、踢脚舞、围猎舞、椰壳舞、祝寿舞、盅盘舞、木履舞等等。从以上三类黎族民间舞蹈中,使我们感到真切地记录了黎族的呻吟、痛苦和欢乐的全部历史,看到黎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性格;同时也感悟到黎族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及深层的文化。这些珍贵的民间舞蹈是我们的舞蹈家在舞蹈教育和舞蹈创作取之不尽的素菜原料。黎族民间舞蹈有俩种显著特点:即“三道弯”和“颤动”。所谓“三道弯”,是脖子弯、胯弯、膝盖弯;所谓“颤动”是:手、脚、身体刚柔融合的微微飘动。这些黎族舞蹈特征动作被很多舞蹈家采用,他们在舞蹈创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四、根据黎族民间舞蹈风格创作的海南黎族舞蹈
我们海南一批舞蹈编导工作者,在解放后深入黎族地区搜集民间舞蹈素材,早在20世纪中期就创作了一批经过文艺加工后的黎族舞蹈。如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半边裙”(陈翘编导),舞蹈以黎族姑娘柔媚、活泼、优美的黎族舞蹈语汇,生动地表现了黎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精神境界。而表现历史斗争题材的舞剧“五朵红云”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70年代,有表现黎家热爱共产党,热爱国家的舞蹈“喜送粮”,表现民族团结的舞蹈“山高水长”;表现军民团结的“椰林欢乐”,表现黎族男女青年之间的恋情的“鼻萧恋”等;20世纪8O年代,表现黎族儿童题材的舞蹈“摸螺”;20世纪90年代,有表现黎族生活的“长寿舞”及民间爱情题材的“鹿回头传奇”(文平编导),表现著名女纺织家黄道婆到海南岛学习纺织技术的舞蹈织“颂”(文平编导)等。从以上创作的舞蹈看,其表现手法及形式多样,可谓百花争妍、绚丽多彩。由陈翘女士编导的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半边裙’是在黎族民间舞蹈素材上独创了黎族特征动作,即“三道弯”,使舞蹈具有无穷的魅力;由蒙麓光总编导的舞蹈“种山兰的女人”和歌舞诗“达达瑟”以朴实、原始的黎族舞蹈语汇表现了黎族深邃的文化内涵,使人们感悟到黎族文化的精深博大。由文平编导的舞蹈《织颂》将黎族舞蹈、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及龙族律动韵力融为一体,创造了新一代黎族舞蹈语汇,其动作清新、优美、幽雅,富于诗意和内涵。该舞蹈将黎族的神、气、韵和情思及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束语
纵观以上论述,黎族舞蹈未来的走向是值得舞蹈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朴素简单的黎族“三道弯”、“颤动”特征动作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黎族舞蹈的发展。可以让各种民族舞蹈之神韵融入黎族民族舞蹈,同时借鉴现代舞及龙族律动韵力,创出一种使人民群众喜欢的黎族舞蹈形式,使黎族民族舞蹈得到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黎族舞蹈在中国舞蹈文化中,博大精深,只有深入研究,挖掘其精华,创作出更好的黎族舞蹈精品让她———黎族舞蹈这朵艳丽之花啧出沁人心田的芳香!
【参考文献】
[1]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
[2]金秋,舞蹈编导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3]杨鸥,舞蹈训练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