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师范学友聚会,谈起近况,不约而同提起学校的专家报告。不聊不知道,一聊方知几所学校都有请“专家”做报告、讲座的习惯。不过,说起这些“专家”的姓氏、来历、讲座内容,大家却没几个印象了。
不知从什么起,大到社会经济发展,小到菜油盐米,都有“专家”为大家指导、释疑。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挂着“国际”“全国”的各种教育教学会议,还是大中小学校里的专场讲座或报告,在宣传单和会场显示屏上都可以赫然看都“某某”专家字样,给人一种专家“遍地开花”的感觉。
本来,我们渴望“专家”级权威对教育问题的解读和释疑,来增强我们对教育的认同感,可是,泛滥的“专家”潮又恰恰增加了我们的不安全感。
专家一般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在学术方面比较优秀并且其思想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像蔡元培、陈嘉庚、陶行知,再近一点,如吴玉章、陈鹤琴、董纯、斯霞等,他们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建树独到,功底深厚,广受好评和学习,可以认为是教育教学的“专家”级人物。
而如今,动辄堂而皇之以戴着“专家”帽子滥竽充数,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远的不说,2010年第一学术造假案——“曹操墓”造假,一直拒绝露面的“学者”“专家”闫沛东被称“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等等。河南电视台最终揭露其身份造假,仅系一名农民。可大多媒体都未曾验其身份,人云亦云,都将其作为“学者”“专家”来看待。这种弄虚作假不仅玷污了学术,更是对关注历史的普罗大众的一种羞辱。
我们平时见到的教育“专家”是怎样来的呢?他们大多要不取得了所谓心理咨询师、高级讲师资格,高姿态地以“专家”的面孔示人,但往往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一般依书直说,难有说服力;要不是半路出家,曾担任过教师或本身就是教师,具备一定的口才和演讲能力,内容丰富有趣,但缺乏深度和内涵,缺乏长远的考虑和兼顾,治标不治本;要不就干脆找来教育行政的领导班子,政策鲜明,导向准确,但内容乏味无吸引力,听着听着就叫人“反感”......这些“专家”演讲时热情激昂,演讲完拿了演讲费就走人,过后恐怕没有谁说得出他的名字。如此“专家”,实在为听讲者捏一把汗。
其实,在我们身边的,大多专家充其量只是“准专家”、“半桶水专家” ,甚至是“伪专家”。
“专家”泛滥,谁之过?
“专家”泛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大多的学校和教师求知“若渴”,希望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于是乎,饥不择食,使许多滥竽充数的“专家”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的确有一部分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先行者,他们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一些成绩,对某些问题有一定见地,在一定的区域里不断地“出名”,慢慢开始对各种的演讲、讲座、报告“应接不暇”,讲得多了,就更“出名”了,慢慢便成了“专家”。
的确,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为我们的生活“指路”。教育也一样,真正的专家,对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一些所谓的“准专家”、“半桶水专家”,甚至是“伪专家”在大庭广众“妖言惑众”,照本宣科,颠倒是非黑白,灌输过时、错误的教育理论,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准专家”、“半桶水专家”、“伪专家”大行其道危害有三:
其一,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些“专家”,很多时候,因为缺乏实际调查和实地分析,往往将自己的“学说”和“理论”无限“放大”,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瞎指挥”。要知道,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教学班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都应“对症下药”。而这些“专家”往往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唯书唯纲。如果用这些“专家”的理论或意见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必大伤教育教学之元气,教育教学秩序岂不乱哉?
其二,破坏了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科学性是教育教学理论的第一要义。当然,不是说,这些“专家”所说的都不科学。很多时候,这些专家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使听者热血沸腾,蠢蠢欲动。但听罢,却云里去雾里来,找不着北。“道理”不等同科学,更不能代替科学。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必须是高瞻远足的,具备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教育教学的“道理”很多时候是零散的,充其量只是经验。用经验代替理论,必然导致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无辜”夭折。
其三,影响个体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综合发展的指标。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程度上受自我心态的调整和目标树立的制约,但也取决于外在的的“催化”:成长的环境,尤其是校本研究的氛围和条件。而这些所谓的“专家”大行其道,在灌输过时、缺乏系统,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师的反思和研究误入歧途的同时,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教科研每况愈下。
教育“专家”要不要?要,而且十分需要。但是,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有真才实学、对教育问题有真知灼见、对教育事业真心实意的“真”专家。只有这种“真”专家,才能化解教育的新问题,才能开辟教育的新天地,才能引领我们到达教育的新境界。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中学)
不知从什么起,大到社会经济发展,小到菜油盐米,都有“专家”为大家指导、释疑。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是挂着“国际”“全国”的各种教育教学会议,还是大中小学校里的专场讲座或报告,在宣传单和会场显示屏上都可以赫然看都“某某”专家字样,给人一种专家“遍地开花”的感觉。
本来,我们渴望“专家”级权威对教育问题的解读和释疑,来增强我们对教育的认同感,可是,泛滥的“专家”潮又恰恰增加了我们的不安全感。
专家一般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在学术方面比较优秀并且其思想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像蔡元培、陈嘉庚、陶行知,再近一点,如吴玉章、陈鹤琴、董纯、斯霞等,他们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建树独到,功底深厚,广受好评和学习,可以认为是教育教学的“专家”级人物。
而如今,动辄堂而皇之以戴着“专家”帽子滥竽充数,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远的不说,2010年第一学术造假案——“曹操墓”造假,一直拒绝露面的“学者”“专家”闫沛东被称“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等等。河南电视台最终揭露其身份造假,仅系一名农民。可大多媒体都未曾验其身份,人云亦云,都将其作为“学者”“专家”来看待。这种弄虚作假不仅玷污了学术,更是对关注历史的普罗大众的一种羞辱。
我们平时见到的教育“专家”是怎样来的呢?他们大多要不取得了所谓心理咨询师、高级讲师资格,高姿态地以“专家”的面孔示人,但往往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一般依书直说,难有说服力;要不是半路出家,曾担任过教师或本身就是教师,具备一定的口才和演讲能力,内容丰富有趣,但缺乏深度和内涵,缺乏长远的考虑和兼顾,治标不治本;要不就干脆找来教育行政的领导班子,政策鲜明,导向准确,但内容乏味无吸引力,听着听着就叫人“反感”......这些“专家”演讲时热情激昂,演讲完拿了演讲费就走人,过后恐怕没有谁说得出他的名字。如此“专家”,实在为听讲者捏一把汗。
其实,在我们身边的,大多专家充其量只是“准专家”、“半桶水专家” ,甚至是“伪专家”。
“专家”泛滥,谁之过?
“专家”泛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大多的学校和教师求知“若渴”,希望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于是乎,饥不择食,使许多滥竽充数的“专家”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的确有一部分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先行者,他们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一些成绩,对某些问题有一定见地,在一定的区域里不断地“出名”,慢慢开始对各种的演讲、讲座、报告“应接不暇”,讲得多了,就更“出名”了,慢慢便成了“专家”。
的确,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专家,为我们的生活“指路”。教育也一样,真正的专家,对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一些所谓的“准专家”、“半桶水专家”,甚至是“伪专家”在大庭广众“妖言惑众”,照本宣科,颠倒是非黑白,灌输过时、错误的教育理论,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准专家”、“半桶水专家”、“伪专家”大行其道危害有三:
其一,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这些“专家”,很多时候,因为缺乏实际调查和实地分析,往往将自己的“学说”和“理论”无限“放大”,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瞎指挥”。要知道,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个教学班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都应“对症下药”。而这些“专家”往往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唯书唯纲。如果用这些“专家”的理论或意见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必大伤教育教学之元气,教育教学秩序岂不乱哉?
其二,破坏了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科学性是教育教学理论的第一要义。当然,不是说,这些“专家”所说的都不科学。很多时候,这些专家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使听者热血沸腾,蠢蠢欲动。但听罢,却云里去雾里来,找不着北。“道理”不等同科学,更不能代替科学。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必须是高瞻远足的,具备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教育教学的“道理”很多时候是零散的,充其量只是经验。用经验代替理论,必然导致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的“无辜”夭折。
其三,影响个体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综合发展的指标。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程度上受自我心态的调整和目标树立的制约,但也取决于外在的的“催化”:成长的环境,尤其是校本研究的氛围和条件。而这些所谓的“专家”大行其道,在灌输过时、缺乏系统,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教师的反思和研究误入歧途的同时,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教科研每况愈下。
教育“专家”要不要?要,而且十分需要。但是,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有真才实学、对教育问题有真知灼见、对教育事业真心实意的“真”专家。只有这种“真”专家,才能化解教育的新问题,才能开辟教育的新天地,才能引领我们到达教育的新境界。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