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教学对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训练学生读、说、听、写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小说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听”,还可以让他们通过“读”去感知、去联想、去认识,吸取文章的营养,既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又能培养能力。在小说教学中还可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写”与“说”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书面语言,一是口头语言。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还可以读、写结合。
现将我的做法探讨如下:
一、情节为先
弄清小说情节的结构特点,就能把握小说全文内容,有助于小说的教学工作。即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情节结构,通读全文,弄清情节线索及结构安排特点。如《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全文的情节是“盼于勒(开端)—赞于勒(发展)—遇于勒(高潮)—躲于勒(结局)”,其中“遇于勒”是全文的主要部分,人物性格主要在这里展开,所以是教学的重点。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即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从“助”于勒引出对于勒为人的思考,从对于勒的“希望”引出对他归来,却是菲利普夫妇绝不期望的“意外之举”。弄清这些情节的结构特点,就能把握全文。
二、主题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各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在小说单元的概说中纷纷通过文字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小说通过环境、情节、人物形象来完成主题,传达思想。学生可以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从而把握主题。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形成典型环境。《我的叔叔于勒》文中菲利普夫妇对金钱态度,看中二姐那人是因为二姐有个有钱的叔叔才下决心求婚。这就构成了小说的社会环境,人人生活在纯粹的金钱关系的社会里,金钱主宰了人的心灵和生活。货币既然能使互相对立的人亲密无间,同样也能使非常亲近的人分道扬镳。菲利普不肯和亲弟弟相认,也就显得真实可信。这是在典型环境下塑造出来的典型性格。
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等方面分析人物。《我的叔叔于勒》文突出特点就是通过语言表现人物,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
通过从环境、人物形象、情节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品鉴为要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品赏。小说的品鉴,可以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可以是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也可以是文章的写法。
《我的叔叔于勒》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法上也是独到的,现举例说明:
两条线索: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从海外发财归来是文章的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的多年经历是暗线。文中两线并行。在船上见到于勒的情节,使两线交织,达到高潮。
两个对比:其一,前两部分竭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呼之而出;而到第三部分,当菲利普夫妇的在海轮上真的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时,却如临大敌,视若毒蛇猛兽,躲之唯恐不及,避之唯恐不远。其二,第二部分中的插叙亦让人物言行前后返照。真假美丑,作者毋庸评述,读者已一目了然。
四、说说写写
说说写写,有助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写作特色的掌握。如,我在讲完《我的叔叔于勒》文后就曾做了这样一个探究“谁是最可怜的人”,要学生选出“谁是最可怜的人”,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怜”之处的。学生的解答很踊跃。如认为姐夫是最可怜的人。理由如下:姐姐和姐夫的爱情的甜美被金钱的铜臭所掩盖。可笑的是姐夫等来的是空洞的承诺,永远无法兑现的财富。可怜!可笑!
总之,小说教学要创新教学内容,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地汲取、消化,使其融化成为一种血肉相连的意识与视野,从而“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每一个小说文本的具体阅读和教学中。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现将我的做法探讨如下:
一、情节为先
弄清小说情节的结构特点,就能把握小说全文内容,有助于小说的教学工作。即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情节结构,通读全文,弄清情节线索及结构安排特点。如《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全文的情节是“盼于勒(开端)—赞于勒(发展)—遇于勒(高潮)—躲于勒(结局)”,其中“遇于勒”是全文的主要部分,人物性格主要在这里展开,所以是教学的重点。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即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从“助”于勒引出对于勒为人的思考,从对于勒的“希望”引出对他归来,却是菲利普夫妇绝不期望的“意外之举”。弄清这些情节的结构特点,就能把握全文。
二、主题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各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在小说单元的概说中纷纷通过文字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小说通过环境、情节、人物形象来完成主题,传达思想。学生可以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从而把握主题。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形成典型环境。《我的叔叔于勒》文中菲利普夫妇对金钱态度,看中二姐那人是因为二姐有个有钱的叔叔才下决心求婚。这就构成了小说的社会环境,人人生活在纯粹的金钱关系的社会里,金钱主宰了人的心灵和生活。货币既然能使互相对立的人亲密无间,同样也能使非常亲近的人分道扬镳。菲利普不肯和亲弟弟相认,也就显得真实可信。这是在典型环境下塑造出来的典型性格。
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等方面分析人物。《我的叔叔于勒》文突出特点就是通过语言表现人物,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
通过从环境、人物形象、情节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三、品鉴为要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品赏。小说的品鉴,可以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可以是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也可以是文章的写法。
《我的叔叔于勒》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法上也是独到的,现举例说明:
两条线索: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从海外发财归来是文章的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的多年经历是暗线。文中两线并行。在船上见到于勒的情节,使两线交织,达到高潮。
两个对比:其一,前两部分竭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呼之而出;而到第三部分,当菲利普夫妇的在海轮上真的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时,却如临大敌,视若毒蛇猛兽,躲之唯恐不及,避之唯恐不远。其二,第二部分中的插叙亦让人物言行前后返照。真假美丑,作者毋庸评述,读者已一目了然。
四、说说写写
说说写写,有助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写作特色的掌握。如,我在讲完《我的叔叔于勒》文后就曾做了这样一个探究“谁是最可怜的人”,要学生选出“谁是最可怜的人”,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怜”之处的。学生的解答很踊跃。如认为姐夫是最可怜的人。理由如下:姐姐和姐夫的爱情的甜美被金钱的铜臭所掩盖。可笑的是姐夫等来的是空洞的承诺,永远无法兑现的财富。可怜!可笑!
总之,小说教学要创新教学内容,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地汲取、消化,使其融化成为一种血肉相连的意识与视野,从而“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每一个小说文本的具体阅读和教学中。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