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较大程度地优化了社会的人才结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能否保持良性的发展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质量。高职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全面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新形势下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摆在高职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从事德育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根据高职生源结构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同属高等教育,但其生源结构不同,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高职学生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未成年人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与普通中专毕业生)。其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但由于家境因素或高考失利或其他原因进入高职院校;另一类是不愿意在学业上用功,按成绩自然进入高职学习。这一特殊群体,一般都在十八九岁至二十一二岁之间,正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十分模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都有比较大的落差。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上的特殊性,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规律,尤其要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首先,针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高职一年级是以适应高职教育为目标的成长阶段,是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实现由中学或中职向高职转变的过渡阶段和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意识和基本道德规范养成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态度、集体观念、法制观念、职业观念和人生目标。高职二年级是以成才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新意识、自主意识、自立能力、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道德和健康职业人格塑造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职三年级是走向职业岗位前的准备阶段,是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思想品质、人生目标、政治信仰等诸方面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重要阶段。同时,由于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又是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就业、创业和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清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趋势,牢固树立高职学习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择业的自觉性。
其次,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高职德育教育特色。高职德育内容应包括各类高校德育要求的共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健康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贯穿始终。高职院校应在此基础上,突出高职德育教育的特色,在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上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贴近,与将来的职业行为相联系,这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献身于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紧密联系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基础的同时,重点加强以培养正确职业观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以提高自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能力教育,加强以培养开拓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谋职业出路,求得自身发展并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在道德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与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的品质。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与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自信心与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在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根据高职培养层次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与中职学生、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技术水平比中职生高,职业能力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强。高职教育层次的定位和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给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德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德育创新,积极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新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职德育工作的创新,是指高职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德育内容的创新,以及德育教育手段、途径的创新。一方面,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于社会各种德育资源,营造德育氛围,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德育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职新型德育模式——
情感化教育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把德育工作个体化、咨询化的特点同服务学生结合起来,从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满足其需求,做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隐形化教育模式。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到社会实践,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把适应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与先导性、引导性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隐形化的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具有广泛性,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起到春风化雨的积极作用。
氛围化教育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浓厚氛围,其中包括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严明的校风校纪,各种弘扬主旋律、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科教文体活动等,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健全人格,完善自己。
职业化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环境,必须把走进企业的职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根据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选择教育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化教育模式,从而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个性化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向。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的、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应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考虑,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有尊严、能自主选择且有创造活力的人。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是把社会道德内化、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强调以个性心理教育为基础,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和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整体化教育模式。在开展高职德育过程中,既要承认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作用,又要重视其一致性的作用。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质具有自发的影响作用,学校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自觉的影响作用。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大德育体系,整合德育教育力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整体化德育教育模式,避免德育工作“学校教育几年不如走上社会几天”的被动局面。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过程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将实践环节所蕴含的教育要素渗透在学生身上,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因此,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突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职业教育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强化德育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
首先,开设综合德育实践课,其中有课程实践、社区服务实践、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计划,使学生在系列综合实践课程中,既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检查、总结表彰。其次,积极探索和构建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的差异,注重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确定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做到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构建符合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社会实践体系和长效机制。
要重视发挥企业在高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密切联系,使各种教学任务的落实,尤其是实训、实习在企业完成。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重视和发挥企业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加强实训、实习阶段的德育教育,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特别是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现场更多地领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要求,并通过企业严格规范的管理,增强学生养成优良行为习惯的自觉性。目前已有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实用人才的合作办学模式,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积极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协商,在“订单”培养协议书中增加合作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这些企业纳入高职院校德育基地的范围,使校企联合育人的模式经常化、制度化。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郑艳
根据高职生源结构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同属高等教育,但其生源结构不同,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高职学生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未成年人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与普通中专毕业生)。其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但由于家境因素或高考失利或其他原因进入高职院校;另一类是不愿意在学业上用功,按成绩自然进入高职学习。这一特殊群体,一般都在十八九岁至二十一二岁之间,正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十分模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都有比较大的落差。根据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上的特殊性,遵循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规律,尤其要突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首先,针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立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高职一年级是以适应高职教育为目标的成长阶段,是学生在思想、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实现由中学或中职向高职转变的过渡阶段和转型期。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意识和基本道德规范养成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态度、集体观念、法制观念、职业观念和人生目标。高职二年级是以成才为目标的全面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新意识、自主意识、自立能力、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职业道德和健康职业人格塑造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职三年级是走向职业岗位前的准备阶段,是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思想品质、人生目标、政治信仰等诸方面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重要阶段。同时,由于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又是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德育的重点应以就业、创业和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认清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趋势,牢固树立高职学习的价值观,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择业的自觉性。
其次,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高职德育教育特色。高职德育内容应包括各类高校德育要求的共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健康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贯穿始终。高职院校应在此基础上,突出高职德育教育的特色,在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上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贴近,与将来的职业行为相联系,这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献身于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紧密联系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基础的同时,重点加强以培养正确职业观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以提高自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能力教育,加强以培养开拓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谋职业出路,求得自身发展并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在道德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与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的品质。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与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自信心与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在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方面,要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根据高职培养层次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与中职学生、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技术水平比中职生高,职业能力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强。高职教育层次的定位和毕业生就业的压力,给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德育工作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德育创新,积极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新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职德育工作的创新,是指高职德育工作者观念创新,德育内容的创新,以及德育教育手段、途径的创新。一方面,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于社会各种德育资源,营造德育氛围,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德育发展观,着眼于提高德育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职新型德育模式——
情感化教育模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要把德育工作个体化、咨询化的特点同服务学生结合起来,从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满足其需求,做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隐形化教育模式。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到社会实践,要充分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把适应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与先导性、引导性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隐形化的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具有广泛性,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起到春风化雨的积极作用。
氛围化教育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和浓厚氛围,其中包括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严明的校风校纪,各种弘扬主旋律、高品位、多层次的校园科教文体活动等,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健全人格,完善自己。
职业化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环境,必须把走进企业的职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根据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制定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选择教育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化教育模式,从而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个性化教育模式。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方向。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的、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应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考虑,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有尊严、能自主选择且有创造活力的人。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是把社会道德内化、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强调以个性心理教育为基础,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和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整体化教育模式。在开展高职德育过程中,既要承认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作用,又要重视其一致性的作用。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质具有自发的影响作用,学校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自觉的影响作用。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大德育体系,整合德育教育力量,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整体化德育教育模式,避免德育工作“学校教育几年不如走上社会几天”的被动局面。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过程的特殊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将实践环节所蕴含的教育要素渗透在学生身上,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因此,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突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职业教育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强化德育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
首先,开设综合德育实践课,其中有课程实践、社区服务实践、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计划,使学生在系列综合实践课程中,既强化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检查、总结表彰。其次,积极探索和构建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的差异,注重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确定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做到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构建符合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社会实践体系和长效机制。
要重视发挥企业在高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密切联系,使各种教学任务的落实,尤其是实训、实习在企业完成。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重视和发挥企业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加强实训、实习阶段的德育教育,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服务。特别是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其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企业实习现场更多地领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要求,并通过企业严格规范的管理,增强学生养成优良行为习惯的自觉性。目前已有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实用人才的合作办学模式,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积极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协商,在“订单”培养协议书中增加合作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这些企业纳入高职院校德育基地的范围,使校企联合育人的模式经常化、制度化。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