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连粳6号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镇稻88//京4/109,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等特点。
[关键词] 连粳6号;中熟中粳;栽培技术
连粳6号原名“H01023”,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镇稻88//京4/109,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作中粳稻种植,具有适应性广、田间无条纹叶枯病、稻米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
一、特征特性
连粳6号,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8.3万,每穗实粒数143.2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5.8g。株高100cm左右,全生育期154d左右,与镇稻88相当;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感穗颈瘟;条纹叶枯病2006—2008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13.5%(感病对照三年平均穴发病率69.6%);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8年检测,整精米率68.4%,垩白粒率29.0%,垩白度2.6%,胶稠度84.0mm,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二、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1.5kg,较对照镇稻88增产3.8%,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4kg,较镇稻88增产7.3%。该品种高产栽培,一般产量在700kg/亩左右,具有750kg/亩以上的产量潜力。
三、栽培技术
连粳6号,属于中大穗型,高产栽培宜采取“确保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栽培策略。措施上前期稀播育壮苗、促早发、抓足穗,中期早搁田早烤田、稳苗健苗促大穗,后期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千粒重。
1.培育壮秧
连粳6号作单季稻种植,适合淮北地区麦茬中稻栽培,5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播种25~30kg/亩,旱育秧播量35~40kg/亩,大田直播用种3~3.5kg/亩,肥力低的秧田可适量多播,机插秧可推迟到5月20日以后播种,秧龄20天左右。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2.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d左右,栽插2.0~2.2万穴/亩,株行距4×7寸,每穴2~3苗,栽足基本苗7万/亩左右,迟栽田块每穴3~4苗,浅栽匀插。抛秧和直播田应做到田平、土熟、肥足、水层薄,人工补稀,留出操作行。
3.肥水管理
一般施纯N19~21kg/亩左右,氮肥运筹,基肥60%,分蘖肥15%,穗粒肥25%。基肥要足,以有机肥为主,搭配P、K 肥,提倡秸秆还田;分蘖肥适当加重,栽后一周左右立苗后结合施用除草剂,施尿素10kg/亩;一周后再施尿素15kg/亩;早施穗肥,叶色退淡后,穗分化前5d左右施尿素5~10kg/亩,并适当增施K肥,以争取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亩,成穗22~23万/亩;孕穗至扬花期浅水勤灌,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前一周左右断水,不能脱水过早。
4.防治病虫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和稻纵卷叶螟防治。
[关键词] 连粳6号;中熟中粳;栽培技术
连粳6号原名“H01023”,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镇稻88//京4/109,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作中粳稻种植,具有适应性广、田间无条纹叶枯病、稻米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
一、特征特性
连粳6号,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较绿,群体整齐度较好,后期熟色较好,抗倒性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18.3万,每穗实粒数143.2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5.8g。株高100cm左右,全生育期154d左右,与镇稻88相当;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感穗颈瘟;条纹叶枯病2006—2008年田间种植鉴定最高穴发病率13.5%(感病对照三年平均穴发病率69.6%);米质理化指标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8年检测,整精米率68.4%,垩白粒率29.0%,垩白度2.6%,胶稠度84.0mm,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二、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11.5kg,较对照镇稻88增产3.8%,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4kg,较镇稻88增产7.3%。该品种高产栽培,一般产量在700kg/亩左右,具有750kg/亩以上的产量潜力。
三、栽培技术
连粳6号,属于中大穗型,高产栽培宜采取“确保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栽培策略。措施上前期稀播育壮苗、促早发、抓足穗,中期早搁田早烤田、稳苗健苗促大穗,后期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千粒重。
1.培育壮秧
连粳6号作单季稻种植,适合淮北地区麦茬中稻栽培,5月上中旬播种,水育秧播种25~30kg/亩,旱育秧播量35~40kg/亩,大田直播用种3~3.5kg/亩,肥力低的秧田可适量多播,机插秧可推迟到5月20日以后播种,秧龄20天左右。秧田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巧施送嫁肥,培育适龄带蘖壮秧。
2.合理密植
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d左右,栽插2.0~2.2万穴/亩,株行距4×7寸,每穴2~3苗,栽足基本苗7万/亩左右,迟栽田块每穴3~4苗,浅栽匀插。抛秧和直播田应做到田平、土熟、肥足、水层薄,人工补稀,留出操作行。
3.肥水管理
一般施纯N19~21kg/亩左右,氮肥运筹,基肥60%,分蘖肥15%,穗粒肥25%。基肥要足,以有机肥为主,搭配P、K 肥,提倡秸秆还田;分蘖肥适当加重,栽后一周左右立苗后结合施用除草剂,施尿素10kg/亩;一周后再施尿素15kg/亩;早施穗肥,叶色退淡后,穗分化前5d左右施尿素5~10kg/亩,并适当增施K肥,以争取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0万/亩,成穗22~23万/亩;孕穗至扬花期浅水勤灌,齐穗后干湿交替,收前一周左右断水,不能脱水过早。
4.防治病虫
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和稻纵卷叶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