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浅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言文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是古代汉语的典范之作,传承着中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译成现代汉语的方法、探究内容的方法,并背诵适量的文言文,这样就能让学生具有一定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1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的途径。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这样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喜欢上文言文,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学的实效。
  一、根据文本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文本大都是经典之作,尤其是文言文,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是古代汉语的典范之作,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们是学生积淀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学生了解、认识、掌握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但是,由于文言文是前人的书面语言,距离学生的现代生活较远,再加上学生平时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多,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对文言文有陌生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不愿意学习。为此,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文言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使他们乐于学习。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接触第一篇文言文开始,就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从此爱上文言文。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期待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科学而有艺术的导入环节是基于学生心理和具体文本的有效预设,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故事导入、背景导入、音乐导入、表演导入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入来让学生进入文本,奠定教学基调。
  如,在刚刚结束的我县高效课堂教学竞赛的一节课上,一位教师教学《河中石兽》一文时这样导入:“在两千多年前,云南省某县山上的一座寺庙前,有两块人形状相对而立的石头,人们都叫它们夫妻石。有一天电闪雷鸣,其中一块被雷劈中炸毁了,第二天另一块也不翼而飞了。同学们知道这块石头哪去了吗?(学生齐声答:不知道)那么这块石头到底哪儿去了?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纪昀的一篇文章《河中石兽》。”
  这里,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通过故事导入法,营造出特定的神秘的氛围,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根据语言特点掌握朗读方法
  古汉语具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特别适合学生朗读。朗读是我们语文传统教学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是朗读作用最好的诠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朗读指导。韩愈先生曾经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文言文由于停顿、节奏等方面的语言特殊性,不易于学生朗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文言文的方法。
  首先,在课堂上,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来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小组朗读、几个小组联合诵读、全班齐读的方式,或者也可以让各组学生以竞赛的方式背诵。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自读通大意,诵读理文脉,悟读重积累”的目的。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形成朗读的氛围,让他们喜欢朗读。
  其次,要根据文言文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把握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规律。一是要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并根据结构(主语、谓语、宾语)来确定朗读的节奏。如,“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一句,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朗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并让学生不断地练习,熟悉句读,懂得断点,掌握方法。二是要根据发语词、句首语气词和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如:“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其节奏应是这样:“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朗读节奏的把握,除了教师的范读引导之外,还要进行集中训练,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到古代汉语的美,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三、遵守原则掌握文言文翻译
  学习文言文,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是重要的一关。文言文翻译是一项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原则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活动,因为实践出真知。首先,要把原文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译的过程中,对无法翻译出来的字词先放一放,然后再回过头来补充;最后,要通读一遍译文,及时进行完善修正。
  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有这么一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一对应翻译时可译作:“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一条痕迹、湖心亭一点轮廓和我的船一艘、船上人两三个罢了。”很显然,这样的翻译不是很通顺,还缺少一些成分,数词与量词的运用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因此意思不是很明确。那么就得进一步补充成分,补足音节,调整语序了。可以翻译为:“西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在翻译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学会结对帮扶,同组交流,合作探究,将不能翻译的、不会翻译的词、句、段交由班内解决。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翻译,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否则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而且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根据文体特点探究内容
  如果说朗读只是轻叩文言文的大门,翻译是走马观花式地看了一眼文言文,那么根据文体特点进行探究则是把握文言文实质的重要手段。只有探究文言文的内容,才能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碰撞,从而感受古人的智慧,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感染。如,一个教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板书课文题目后,他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师:经过刚才的小组合作学习,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告诉大家,本文的文体是什么,标题的意思又是什么?
  生(甲组代表):“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
  生(乙组代表): 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
  师: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
  此时,各组学生纷纷拿出导学案并对照课文注释中的时代背景,立刻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到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讨论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整体把握,局部精研,文言文教学应该进入到领悟文意、品味细节的层面。初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都篇幅短小,便于课堂班级授课制下的阅读训练。
  五、强调熟读成诵,重在积累
  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平时多积累,并善于在阅读中熟练地运用。
  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般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教师已讲清楚,自己也明白,这就够了。教师一篇一篇地讲,自己一篇一篇地学,而过了一年半载,就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积累。
  积累离不开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打折扣,因为这些是对每一位初中生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文言阅读水平也就越来越高。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承载着丰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初中阶段阅读文言文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同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國主义、民族自豪感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在现阶段高效课堂上,文言文教学更应讲究一定的策略。
  [ 参 考 文 献 ]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2]Lynda Fieistein, 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潘红):文学创作是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下的话语实践。文学话语作为对社会生活一种修辞化的言说方式、对人类生存哲学的审美化追问,所建构的虚拟世界展现出人类千姿百态
分析俄语N1N2短语的语义特点和生成限制条件,并与汉语N1(的)N2短语进行对比。它们都是属格构式,表示两事物具有稳定、持久的联系,理解此构式时需对两个名词进行语义关联。俄
日前,美国FDA批准了Shire公司开发的盐酸胍法辛(guanfacine hydrochloride)缓释片Intuniv,用于治疗6-17岁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乏和多动症。Intuniv是迄今在全球范围内获准治疗这
几何证明题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利用三角形相似是证明线段成比例或者角相等的重要途径.添加辅助线往往是证明三角形相似的重要手段.
新世纪底层文学叙事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具文学史可能的文学现象。当代英国诗歌中一些面向大众书写百姓人生的优秀叙事作品与之异曲同工。用底层叙事学理来烛照,这些作品的叙
以九寨沟地震后政务微博@四川发布所发布的242条与地震相关的微博信息为语料,建立微型语料库,研究官方政务微博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的舆情引领话语策略。结果发现@四川发布
[摘要]动词时态始终贯穿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这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要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时态,良好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英语时态教学中,教师可从如下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了解中英文时态表达差异,弄清英文时态如何表达;时态概念要分清,理解要透彻;句子类型要熟悉,句子成分会分析;时态种类要了解,时态结构要牢记。  [关键词]初中英语;时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是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后勤管理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大胆创新、积极实践走出一条符合学
近日,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中国医药30年风云会颁奖典礼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中国药学会、药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
文言文学习,学生头痛,不愿意主动预习,依赖教师课堂讲解,这样学习就会被动。如果教会学生解读文言文字词的方法,学生有了阅读的成就感,就会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