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国情怀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明确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的指导下,借助史料和考古发现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进行叙述和阐释的一门学科,它回答了人类社会从何而来的问题。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一、家国情怀教育简述
  经过260多位专家历时四年的努力,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门课程标准于2017年底正式颁布。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原有的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突出体现了育人导向。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立德树人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新课标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唯物史观是时空观念等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则是历史学科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养成历史解释等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解释则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的拓展提出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情感的升华,体现的是价值追求方面的目标。
  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学科春风化雨、滋养心灵功能的重要体现。在学习历史课程时,除了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更应当具有人文追求。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会自觉地将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具有人文追求和价值关怀的公民,无论从事哪一行业,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
  (一)明确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高中教育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这样的导向下,高中历史课程往往重知识点的梳理记忆,重答题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历史学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功能的发挥。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广大教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当积极调整思路,明确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不代表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就不重要了,而是要求教师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目标的指引下,细化目标,润物无声,将情感的升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在平时的每一次教学中。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对罗马法的制定背景进行探究。在罗马兴起之初,主要依靠的是祖辈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习惯法。这种习惯法由于没有将法律形成明确的文字,贵族曲解法律来欺压民众是常有的事。长此以往,引起了广大平民的强烈不满。元老院迫于压力,不得不成立了专门的立法委员会,并于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结合这部法律的制定背景,认识到了这部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权利,具有限制贵族专横的积极一面。而这部法律的局限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认识到。教师通过介绍十二块铜表的部分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这部法律还保留了维护贵族特权等不合理的条文,这样,平民的权益不可能得到有效保障,广大奴隶更是没有丝毫的权益可言。在这里,教师可积极设问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法律是保护谁的权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今天的法律是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引导学生树立对法治社会的信念,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在历史教材中俯拾即是,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了解这些人物事迹,能够在感知历史脉络和体悟人物命运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使命意识。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教材为蓝本,充分挖掘教材中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
  比如,学生通过学习人民版必修一《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国人民顽强不屈、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清朝在1884年就在新疆设立了行省,加強了对新疆的管理,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黄海海战的子目内容中,涌现了大批舍身忘死、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身负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的海军提督丁汝昌,英勇奋战的“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这些为了家国大义奋不顾身的英雄事迹令人动容,使人振奋。教师引导学生以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为榜样,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品德修养、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人生追求。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多种教学手段,活用丰富的影像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抵触心理,调节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这一技术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教师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用丰富的影像资源。比如,在学习人民版必修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纪录片《世界历史》第65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片中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力迅猛发展令人震撼不已,而工人生活的悲惨境遇令人喟叹连连,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社会场景,这远比按部就班的授课来得更为直观。片中还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及交往历程,热情讴歌了他们为人类幸福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结语
  当下的高中生是在信息爆炸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从网络上获取资讯已成为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夹杂着大量错误、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内容。信息甄别能力较弱的高中生,面对海量的信息,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此时,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石。
  高中历史教学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积极转变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适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情感引导,让每一堂历史课都能达到滋养心灵、润物无声的效果,切实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乔凯.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林德田.家国情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天下情怀.历史教学.2017(17).
  作者简介
  王紫薇(1993.12-),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他们对于金融的监管模式和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开始有了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将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以及我国在这样的新趋势中应当采取的经济发展的措施。希望可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发掘中国民族文化深处的艺术精神与意蕴,把中国的写意与西方油画的传统技法融合,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风景油画的本土化、民族化之路逐步明确,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独特艺术特色和艺术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风景油画;本土化;民族化;图示性;艺术表现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风景油画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民族化之路,很多艺术家一直在探索风景油画如何来表现东方的审美
期刊
摘 要:国家和社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重责,在国家提倡创新、鼓励自主创业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将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合理化的体系构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大学扩招,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成为了家长、学校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期刊
摘 要:初三才开始教学的化学课堂是学生初次接触到化学世界的机会,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化学作为一门理工类学科,实践性同样也很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记忆,直观的看到各种化学反应,可是过去的化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害怕学生会因为操作不当发生意外事故,实验课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在下面观看的形式,可是这样做不能够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目前,在西强东弱的传播格局下,中国国家形象更多地来自于外国媒体的“他塑”。了解“他塑”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本文选取了9月1日至5日《南德意志报》对杭州G20的报道,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搜集、整理、翻译、编码量化,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同时采用文本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报道话语、报道倾向性等方面解析,总结出报道议题设置以及新闻框架。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为促进班级管理又快又好发展,减少班主任“心累”,提高班主任元认知能力和掌握班级管理及学生的发展规律等预判能力,将掌控更多的主动权,减少失误,遇到问题从容不迫,提高工作效益。  关键词:中职校班主任;预判能力;提高工作效益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2017ZJ07990,课题名称:重奖之下的中职校班主任工作有限责任的研究)  中国有句俗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核心,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又是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途径。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小学教育方面的研讨问题,本文在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分析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学生培养策略提出合理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学;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被教育部列为
期刊
摘 要:爱情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具闪光的一部分。《美丽的姑娘》、《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吾里麦》等等,都是人们较熟悉的哈萨克民歌。《赛吾里麦》作为一首哈萨克民歌,在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表现了极为细腻的情感,深刻地表达了新疆青年在暗恋中所经历过的一切快乐时光以及对爱人的思念,本文将从极具民族特色的哈萨克族民歌着手,从歌曲《赛吾里麦》的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此歌曲的
期刊
摘 要:我国的《物权法》对拾得遗失物作了规定,但是其仍然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特别是报酬请求因缺少相关规定而带来了很多纠纷。拾得人和遗失人权利义务失衡的局面,降低了拾得人归还遗失物的积极性,失主物权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遗失物的返还问题上与悬赏广告也存在这冲突,学界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文章通过对我国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现存不足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对在我国设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制度提出设想,以及
期刊
武汉星达防火门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业内最早研发、推广绿色生态防火门的企业之一,在此领域已经走向了行业的前沿。近日,本网特别就绿色生态防火门市场发展趋势方面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武汉星达防火门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石植。  2010年,石植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回国后毅然扛起了星达品牌的发展大任。他将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引入公司运营和品牌管理,与此同时,他时刻关注着防火门市场的发展趋势,他意识到绿色生态概念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