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Netflix的大数据实验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的应用对作品的影响,不在于增加多少内容,而是对影片微调。比如,如何避免用户快进掉的那些内容,如何让用户耐心看完序幕等。而这些小小的改动,却可能会带来大不同。
  Netflix自制剧《纸牌屋》第二季来袭,火热程度不亚于第一季,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在Twitter上追剧,给它打了一个大大的广告。这部号称白宫“甄嬛传”的政治阴谋剧不仅在观众中引起热潮,也在影视制作行业内部掀起一场关于“大数据如何让艺术变得可预测”的讨论。
  Netflix对《纸牌屋》的走红毫不意外,因为这是一部“精打细算”出来的作品。从题材到导演和主演的选择,背后都有庞大的数据支持,大数据的应用,让《纸牌屋》变得可控、可测,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纸牌屋》是Netflix一次成功的大数据实验,在Netflix,所有的信息,从用户到影片,都可以量化。Netflix有一套独特的计算方法,用户的行为、喜好,最终都演变成数据,成为它决策的依据。
  Netflix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1999年,当Netflix刚成立的时候,用户只能租DVD观看,Netflix还没有大数据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在线观看视频逐渐超过观看电视,Netflix才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运用起大数据。
  Netflix在全球有3000万用户,每天产生3000万次播放,400万次评分,300万次搜索,同时还有其他诸如地理位置数据、播放设备信息、观看频率、速度等种种信息。庞大的用户群每天在Netflix上产生各种行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
  究竟哪些用户数据才是有用的?Netflix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阶段。最初,同其他公司一样,它会收集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但后来发现,“一个60岁的女性和20岁的男性有什么区别?”前者可能也会看《钢铁侠》、《哈利·波特》,后者也会看肥皂剧。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很快放弃了这样的信息,转而关注用户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喜欢什么。
  因为对于Netflix这样一家视频网站,它的目标就是要保证用户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视频观看,所以,Netflix要揣摩用户的喜好,给他们做出最佳的推荐,这样才能确保用户在这里不会“空手而归”。
  Netflix淡化了用户评分、预测评分等“显”信息的作用,将重心放在一些“潜”信息的收集,如用户喜欢看什么,接下来又会看什么。公司的产品开发副总裁Todd Yellin认为,传统的做法是,用户说喜欢看国外电影或者纪录片,公司就给他们推荐这类影片。但实际上,很多人只不过是随便在网上发表评论,在实际的观影选择中,可能会大相径庭。而随着用户越来越多的在线观影,他们实际上看了什么比他们的评级更重要。
  现在,Netflix开始追踪用户是如何下拉页面,他们会点击哪里,哪些推荐是他们会忽略掉的,甚至还会追踪用户看一个视频时的速度,以及用户是喜欢在周末看喜剧,还是在一周的某一天看特定类型的影视剧等,根据用户习惯给他们做推荐。
  在《纸牌屋》上映前,Netflix做了10个版本的预告片,每个版本都是根据用户之前的观影习惯推荐给不同类型的用户。例如,如果你是凯文·史派西的粉丝,推荐给你的就是他的特辑,如果你看过许多女性做主角的影片,你看到的就是一部女性为主的特辑。
  《纸牌屋》是Netflix第一次战略性的运用大数据。该剧第一季推出后两周内,有10%的Netflix用户观看了全剧,80%的观影者给出“好”或者“超好”的评级。第一季播出后,2013年第一季度在美国用户增加了200万,比前一季度增加了7%,全球新增用户100万。根据The Altantic Wire,新增的300万用户的收益就已经追回了Netflix在《纸牌屋》上的投资。据一项调查显示,86%的Netflix用户因为《纸牌屋》表示不会退订。
  2014年2月14日第二季全面上线后,Netflix不但用户数增加了10%,股价也从2013年1月初的90多美元上涨到现在的430多美元。
  此外,Netflix还利用大数据来决定引进哪些影片。尽管大片很多,但Netflix每个月7.99美元的订阅费不足以支撑它引进所有热播大片,它通常只会选择那些用户点播率高的片子,这就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用Netflix前产品工程副总裁John Ciancutti的话说,物有所值和让用户高兴是Netflix选择的核心。例如,当一部片子很火的时候,版税也异常得高。Netflix可能会花高价买下几个月的播放权,但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拿这笔钱购买其他6部由同一个人主演或者导演的电影,也能博得用户的喜爱。
  解构好莱坞电影
  Netflix对大数据的运用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解构了好莱坞电影。登录Netflix的网站,人们会迷惑于它呈现的电影类型,例如,“1980年代的国外邪恶故事片”、“情感类对抗体制片”、“基于真实生活的忠诚故事片”……这种有别于一般的电影分类的方式,也是Netflix运用大数据的杰作。
  Netflix曾花钱雇人来看电影,它提取出影片的主题、主角、情节、结尾、色彩、道德情感等多个角度和属性,要求观影者对各个属性进行评分。Netflix还会抓取一些画面,分析画面的色彩、用户播放时的音量、背景音乐等元素中,哪一些会对用户的观影决定产生影响。
  Netflix利用收集起来的数据构成了一个美国电影预测数据库,这成了它的一个宝藏。这些数据的意义在于,它带有用户的观影习惯在其中,尽管它无法说明如何制作一部电视剧,但却能告诉Netflix哪一类用户喜欢哪一类型的影片。
  基于用户对影片的评判角度和观影习惯,Netflix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法”,这体现在它的网页上就是对影片类型的独特描述手法,它对电影的描述通常包含了以下元素:国家、拍摄地点、主题(婚姻、动作、奇幻)、描述影片的形容词(浪漫的、惊险的、强视觉冲击的)、时间等,如“奥斯卡浪漫虐恋”,“视觉冲击强劲的外国怀旧篇”。
  事实就是,当Netflix越了解自己的用户,用户与Netflix之间的关系就越牢固。因为这种从用户观看一部影片的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抓住了用户的观影心理,效果甚于广告。在Netflix上,推荐引擎比搜索引擎更能体现服务价值,75%的Netflix用户会受到Netflix推荐的影响,选择观看Netflix推荐的作品。
  所以,在推出《纸牌屋》的时候,Netflix没有打广告,只是在自己的网站上做了推荐,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好。而Netflix一口气连推出13集的做法,也是源自于对用户数据的掌握:根据Netflix掌握的数据,人们更喜欢一次连着看几集,而不喜欢一集一集地看。
  当人们坐在沙发上一口气看完了13集之后,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展开大讨论,这又带来《纸牌屋》新一轮的关注。
  大数据的应用是影视制作行业的一次革新,它在让影视作品变得更加可测、可衡量的同时,也带来人们对艺术创作的担忧。人们担心,在影视作品中引入大数据,会让艺术变得像算术一样机械,从而丧失作品的生命力。
  Netflix并没有透露大数据对《纸牌屋》作品内容带来怎样的变化,但有人认为,大数据的应用对作品的影响,不在于在影片中增加多少内容,而是对影片微调。比如,如何避免用户快进掉的那些内容,如何让用户耐心看完序幕等。而这些小小的改动,却可能会带来大不同。
其他文献
数据分析的未来将朝着更为普及化、更为实时的数据分析去迈进,也就是说“针对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是更为接近业务层面的实时分析。  对于一个成功企业来说,数据整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行动能力不可或缺。如果不具备完善的数据整合、分析和行动能力的企业迟早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在经营环境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任何企业都必须在大数据规划上做好准备,这样才能抢先竞争
期刊
网络自制平台的营销价值与技术公司融合产生“+”?——搜狗品牌总监杨洋  合作项目  2013年,搜狗号码通尝试与《屌丝男士》和《万万没想到》两部剧的合作。  鉴于技术公司的基本定位,我们对纯品牌的提及可能要求更多,尤其是在产品功能方面的植入。在这两部剧中,我们将防骚扰手机软件搜狗号码通的“陌电识别”功能进行了突出的“定制”设计。  创新点  在《屌丝男士》中有一个相亲的环节,一个男生与女孩相亲标榜
期刊
现在所有品牌皆建立微博账户、微信、天猫网店、置入二维码——这一切还是与产品相  关,而非真正的品牌体验。  虽然物有所值的产品在市场中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产品仅是整体品牌体验的一部分,所以仅仅专注于产品诉求,将不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中国消费者面临更多选择的时候,他们开始透过所购买的品牌来定义自我,也因此使他们对品牌更有识别力,要求更高。这样的现象将创造更多的忠实顾客。这种从理性到
期刊
据《目标营销》“2014年媒介使用调查”显示,有越来越多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将会在电子邮件、社会关系媒体和付费搜索上比以前花更多的钱和时间。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从一些企业的回答中看到某种反向潮流,有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直邮和电话营销等传统营销渠道。  在营销预算方面,有1/3的被访者表示,2014年他们的营销预算有所提高。和2013年相比,表示预算增加的被访者有所增加,而表示预算持平的被访者有所
期刊
从媒体到电商“五位一体”创造400%年增速  在电商恶性的价格战役中,有一家却远离风暴的中心,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过去的三年保持了每年250%~400%的营收年增速。YOHO的成功营销在于挖掘了分众利基市场的商业价值,通过不断跟随、寻找、创造、满足粉丝的需求,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2月底3月初,电商们打起2014年度第一场价格战,然而这场比去年更大规模的价格战却未带动太大的消费力,不断的价格战
期刊
如何在分析内容营销绩效数据时专注于“行动(Action)”而非“反应(Reaction)”?  内容营销不仅能有效吸引新受众、建立品牌认同并强化客户关系,内容营销的真正力量在于它可以影响企业发展。做得好的话,内容可以带来回报,并将营销团队变成获得客户的引擎。带来的投资回报率越高,可以生产的内容就越多,用数字说话。杰·贝尔是《内容营销革命》一书的作者之一,也是内容营销研究院(Content Mark
期刊
一个多世纪以前,被誉为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的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曾感叹说:“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一百多年后,他的问题依然是广告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无人能解。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斯科特·阿姆斯特朗(J.Scott.Armstrong)历经几十年的研究,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他认为,一则广告的效果之所以难以预测
期刊
现在所有大的球队都靠先进的数据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统计数字来捕捉球员价值。品牌和内容出版商为什么不追随这些先例,对自己内容的数据分析也来一场革命?  对于内容出版商来说,如果只依赖于页面访问量和“喜欢”数等被动数据的话,那真应该跟职业运动界好好学习。就像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畅销书《点球成金》,这本书让棒球统计数据分析名声在外,并拍成了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现在所有大的球队都
期刊
当“可以在零售行业退休”成为了疑问句,来自外界的“冲击”越来越多,过去赖以生存的法宝和守则不再实用。从2013年初,银泰商业在所有的疑问句和冲击中开始“打翻”与“反思”;2014年初,银泰营销企业层面正式迈开最大的变革步伐。做零售“寡头”,无比坚定地开始最全反思,最狠变革,能否成为真正的零售业界“大怪兽”,打造出“史无前例”商业模式?  营销时间线——有意或无意的“燕姿事件”  2月27日,孙燕姿
期刊
彭博新闻社称此交易是继2001年时代华纳与AOL合并之后、互联网产业最大规模的并购  交易。如果WhatsApp确实按照它所承诺的“没有广告”、“没有游戏”、“没有花招”,那可  能扎克伯格会从数据方面寻找盈利的机会。  2月,Facebook宣布以190亿美元收购移动端新锐公司WhatsApp,收购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完成。WhatsApp继续是一个有自己品牌的独立服务应用程序,创始人简·库姆将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