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细菌学和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规律,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细菌学及耐药性资料,比较研究围手术期因素和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65例患者腹腔引流液标本培养阳性,35例患者符合腹腔内感染诊断标准.共分离出118株菌珠,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4株,占54.2%,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36.4%.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0例、铜绿假单胞菌19例、大肠埃希菌9例、肺炎克雷伯菌9例和粪肠球菌9例.72%的致病菌发生于术后2周内.病原菌大多为多重耐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40%,多重耐药性肠球菌较以往增加,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68%.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别为22%和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珠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术前放化疗、胰漏(瘘)和肺部感染.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多数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当术前行放化疗,术后合并胰漏(瘘)和肺部感染时,腹腔感染发病率显著增高。

其他文献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是治疗低位直肠癌、肛管癌和一些重症炎症性肠病的常用手术方法,会阴伤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2005年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期刊
患者,女,53岁,因上腹痛伴呕吐8 h入院.查体:T 38.9℃,P 80次/分,R 35次/分,BP 90/65 mm Hg.神清,双下肺叩浊,呼吸促,腹膨隆,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弱.辅助检查:白细胞27×109/L,血淀粉酶1500 U/L,尿淀粉酶2860 U/L;Ca2+1.95 mmol/L;CT示胰腺肿胀,边界模糊,胰周积液(图1).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
期刊
患者,男,46岁,因"排便下坠感一月"就诊.患者一月来自述排便下坠,便不尽感,不伴便血,无粘液脓血便,无腹胀腹痛等症状.门诊行直肠指诊提示膝胸位直肠内后壁占位,侵及直肠肠壁三分之二,质硬,较固定,指套无染血.行术前检查肠镜提示距肛缘5 cm处直肠占位,直肠癌?活检病理为直肠中分化腺癌。
期刊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且有20%~50%伴淋巴结转移.因残留的转移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MLN)占颈部复发的大多数,所以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MLN是最重要的影响预后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的颈部淋巴结特征与原发性DTC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提高MLN的发现和清除率并
期刊
患者女性,45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憋气伴乏力半年,胸片提示上纵隔肿物入院.体检双侧甲状腺肿大,质地韧,结节感,下极触诊不清.B超示右叶甲状腺增大向下延伸至胸骨后。
期刊
目的 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62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结果本组62例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有24例(39%)共55枚(10.0%)淋巴结中检出微转移.其中第Ⅰ、第Ⅱ、第Ⅲ组淋巴结微转移率分别是15.8%、5.0%和3.3%.微转移与患者年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的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9月至2004年10月期间37例重型肝炎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全组37例重型肝炎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3.8%,围手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原发性移植肝功能不良+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4个月因脑梗塞合并严重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
目的 探讨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992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3485例,29例有开腹胆道手术史.分析29例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限于Ⅰ~Ⅱ级胆管);14例胆总管结石数>3个;21例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1.0 cm;3例曾首先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未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为主要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及腹膜上的以梭形细胞为主,少量为上皮样细胞或两者细胞混合的间叶源性肿瘤,GIST和胃癌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中较为罕见.现将我院2002年8月-2006年8月中243例GIST中伴发胃癌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
患者女,25岁,已婚.因"右肩部、腰部疼痛1 d"于2006年6月3日急诊入我院普外科.1周前有类似发作史1次,否认既往有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及输血史.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5月6日,24岁结婚,育有1女(11个月).查体:体温:37.0℃,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5/60mm Hg,精神不振,轻度贫血貌,口唇及结膜苍白,双肺呼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