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契合现代教育环境发展趋势,无法满足现代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考核应对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引进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班级学生的多方面智能感知,分析班级学生的智能差异,挖掘其智能优势,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驱动力。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16
   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理论提出的更加科学的智能概念,其认为人拥有的主要智能分别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内省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且不同人之间的智能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说“好坏的差异”,而是“发展重心不同的差异”。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教师要平等看待班级学生的差异情况,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趣味教学情境,引进多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此实现对班级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掘与引导,驱动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形成,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1]。
   一、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点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较为经典的,充分利用人主体智能潜力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智力观念认为人们智力水平的高低是根据人的自身逻辑能力与语言能力决定的,是一种整体性的能力。而检验一个人的智商数值,则是判断这个人是否聪明的重要依据。在多样智能理论视域下,对传统智力观念进行调整,认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若干方面,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智能完成不同的事务与工作,且不同的智能也是可以通过锻炼、启发、训练等进行强化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点
   第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多元智能差异,要主动改变以往“更加关注优质学生”的思想,深入发掘每名学生的不同智能潜力,尊重学生的学习行为,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从而培养学生。
   第二,重新树立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每名学生的智能优势与智能低板进行教学设计,提出符合学生个体需求的教学计划与方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理念,关注学生差异,发挥学生的差异价值,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教育支持。
   第三,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多元智能视域下不主张将学生培养成为全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教师要明确不同优势学生的学习目标,为每名学生搭建适合他的桥梁,以此发挥教育教学价值。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调动学生智能
   要想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就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认识到“教師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法的片面性、被动性与枯燥性,这种方法不能够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内化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化教学设计,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互动交流”作为设计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结合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分别从课堂导入、课堂环节、互动类型等角度入手进行设计,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改变,以丰富的教学过程调动班级学生智能感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2]。例如,在“课题1 空气”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规避以往的“教材内容分析—基本知识讲解—课堂实践练习”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可以明确本节课主题为“空气”,引进相应的动态视频,提出“空气是什么?你能够形容空气吗?空气都是清新的吗?”等问题,以视频构建情境,以问题调动学生的内省智能。然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以小组合作教学启发学生的人际智能、语言智能与数理逻辑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促使学生全面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本节课“空气”的学习充满兴趣。最后,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情况,根据“空气”这一学习主题与学习目标,确定互动类型的“交流与讨论”。通过这种教学设计,调整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流程,转变了课堂教学环境;其中的情境设置与问题设置能够充分激发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就积极主动阅读教材、回忆相关知识、互相交流与互动,从而推导出空气的概念、空气的构成,以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3]。
   (二)灵活开展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建议教师把握初中化学教学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以实验教学调动班级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要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设置不同的实验类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之间的多元智能发展差异能够体现出来,学生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工,比如记录实验信息、引导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开展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结果与结论等[4]。结合实际课堂过程,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为:“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明确教学主要内容为:“氧气的制备与实验操作”。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本节课的实验教学资源展开活动,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工业如何制备氧气?”这两个问题,同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器具,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能够操作的实验类型进行操作。    通过这一实验教学环节,教师能够以实验为载体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与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分工,则是为了尊重班级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认同班级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差异,让学生选择自己更加擅长的实验工作。通过自主实验与现象分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促使学生认真观察、联想相关知识、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发散思维,最终推导出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与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
   (三)适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多元智能感知
   要想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建议教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势,丰富课堂教学过程,刺激学生多元感知,开展有趣、生动、交互性强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多元智能感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引进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教学工具、互聯网资源等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灵活利用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网课、思维导图等多种不同的教学资源,促使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习氛围浓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微机室构建模拟实验情境,将化学演示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于班级学生眼前,促使学生能够直观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各种“高危实验”的操作,同时能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6]。之后,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为班级学生播放“金刚石、石墨”的相关视频,同时引进“金刚石与石墨的转化实验”作为课程强化环节。通过微机室计算机设备,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石墨和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资料视频,同时播放“实验室利用高温高压(2000℃,20000atm)将石墨变成金刚石”的实验模拟过程。在完成模拟实验播放之后,教师可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班级学生利用计算机设备,完成“转化”的实验操作,同时思考“为什么会转化?”这一问题。在自主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等感知,激发学生的联想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等多种智能,实现智能强化目标[7]。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要想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建议教师要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程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学生课堂听讲情况的评价等,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够为班级学生提供一定的成长依据,但是具有一定片面性。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师要将“多元智能元素”融入课程评价中,不仅要保证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比如课堂实验评价、课前预习评价、课后实践评价、理论知识内化评价、小组合作交流情况评价等,还要进一步丰富评价方式,比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以此突破传统评价局限,凸显“多元”理念。在这一评价机制下,能够充分体现班级不同学生之间的多元智能差异,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评价与建议,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潜力,还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班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水平[8]。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智能情况,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日常生活教学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的多元感知,有效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小元.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管理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55.
  [2]王文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248.
  [3]潘立菊.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73.
  [4]李斌.寓教于乐,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166.
  [5]刘生优.渗透科学素养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99.
  [6]刘选鹏.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225.
  [7]许生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228.
  [8]方芳.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J].品牌研究,2014(10):157.
其他文献
图的符号控制和符号边控制问题是图论领域较重要的研究问题,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对一个给定非空图G,如果存在一个双值函数f:E(G)→{-1,1},使得对任意e∈E(G),均有∑e∈NG[e]f(e)≥1成立,则称f为G的一个符号边控制函数。图G的符号边控制数γs(G)为∑e∈E(G)f(e)的最小值,即γs(G)=min{∑e∈E(G)f(e):f为G的一个符号边控制函数}。本文研究笛卡尔乘积图P3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以瓦解学科体系课程而闻名,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当前一线教师基于学习领域理论开发的课程实例虽然不少,但普遍不够严谨、系统。基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和中德两国教师、企业代表的访谈结果构建的外贸单证员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表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注意课程目标确定在先、课程内容选择在后;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不仅应着重关注专业领域内职业行动能力的提炼,还应该认真思考达到这些职业行动能力的量化要求,如学生需要多少学习任务量以及这些任务可以测算为多少个小时的自主学习时间;职教师资的培养模
批评家李长之的鲁迅批评,不仅是鲁迅批评史上的独特存在,还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李长之的鲁迅批评研究聚合于李长之《鲁迅批判》一书或某一个批评时期,较少从李长之的鲁迅批评生涯入手,研究其鲁迅批评的特点。基于李长之的鲁迅批评生涯,其鲁迅批评呈现出鲜明的四个阶段的特征:初入批评,好于技巧;渐入哲学,内外联鲁;沉潜裂变,与民共民;批评战士,服膺国家,以此重新审视李长之在鲁迅批评史上的文学地位。
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抗疫图鉴》漫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多模态隐喻与转喻在描述中国抗疫故事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概念整合理论和隐喻的深层认知模式理论对其中的典型隐喻类型进行深入解读。研究发现,“抗疫图鉴”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补充,充分运用了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隐喻与转喻模式来传达意义;其中“抗疫是战争”是最典型的隐喻类型,漫画通过图文模态互动,借助具体的中国文化元素,经过从深层到表层的认知过程,形成层创意义,即“抗击疫情是中国人民的一场阻击战”这一主题隐喻,传达了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以及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量产业扶贫实践调研数据都彰显了其重要性及其成效;然而,在取得脱贫成效的同时,产业扶贫的脱贫稳定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可持续性得不到有利保障。通过了解咸宁市的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总结实践中的产业扶贫模式,探讨其脱贫效果、可持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巩固扶贫成果的对策,为产业扶贫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推进产业扶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从而确保脱贫高质量、不
摘 要:微課作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出现的现代化教育工具,有助于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结构并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文章立足于此,先简要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微课在解决相关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运用方法展开了分析,阐述了激趣、预习、复习、拓展等观点,希望能够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运用微课工具,优化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帮助。  关键词
摘 要:针对目前工科院校美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对工科院校开展美育教学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深入分析,对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路径及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提出科学设定学校的美育教学目标,系统构建学校美育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在美育教育方面要以一定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新时期符合时代特点的美育工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工科院校的美育改革发展新
在“双创”的新时代环境中,高校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加快人才教育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高地,要以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全面科学部署“双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引领时代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双创”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时代要求,高校要有担当,要有改革精神,才能落实“双创”教育建设,契合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本文立足新的时代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搭建教育平台、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体阐述了
土家族民众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实践而衍生出土家族传统体育,从而发展成土家族传统体育,它的传承与发展,并以土家族常用语言、生活习俗、图腾信仰等紧密联系,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为促进土家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扬,基于前人对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对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尝试借鉴前人分类的理论基础及原则,结合土家族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基本特点,介于分类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项群理论为基础,对鄂西南地区土家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再发展的可能性提供理论基础。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处在转型时期。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好数学不仅仅可以运用在数学上,而且还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同时还可以将其附加于其他学科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数学素养;情境;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