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技术+勇气+力量≈冠军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 啸
  第二届太仆寺旗全国马术绕桶冠军赛男子亚军
  职业:典当行总经理
  年龄:36岁
  骑龄:12年
  马名:撒哈拉
  
  记者手记>> 三春芳草绿,啸马逐西风。马圈子里的朋友或许不知道“惠欣”是谁,但一定听说过“三啸”。结束了内蒙古大草原11站15天比赛的三啸回到北京,以他自己的话说“还要讨生活”,我见缝插针在必胜客见到了正和朋友谈事情的他。说实话没有了牛仔装扮的三啸,猛的我还真没认出来。职业与爱好是人生完全不同的两盘棋,工作时间以外的三啸属于OUTDOOR,而城市中只要在谈起马说起绕桶时,他的眼中就会闪动牛仔般让人蛊惑的光彩。
  我七岁的时候第一次骑上马背,也许是满族人血液中流淌的天性,注定了我与马的不解之缘。高中以后更是有机会就和同学一起去坝上太仆寺四子王旗去骑马。没有正式的老师、没接受过正统的学习基本属于“野路子”出身因此格外留心有关马的一切,有关马的书籍有关马的国内外杂志 有关马的影音资料等等。五六年前在一张介绍美国马术的DV中,我第一次知道绕桶。
  骑马的人性格都比较“跳”,内心有着一种争强好胜的不服输。绕桶是一种竞技,只有智慧、技术勇气、力量相加才约等于冠军。我第一次绕桶是纯粹的模仿,什么也不懂。如今我自己的马养在北京的五元桥,闲暇时间更多就消磨在马场里,野骑的次数减少了,绕桶的次数增多了,绕桶的兴趣愈加浓厚了。在我看来,绕桶比野骑具有更多的技术含量,比马场马术具有更多的实用性。马场马术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它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马在冷兵器时代是战车人们手握武器在马上拼杀怎么可能像马场马术般双手持缰呢?走过新疆,内蒙古,接触过我们民族传统的马术我发现它们与美国西部绕桶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中西方传统马术来源于生活的实用性让人震撼,令人为之痴迷。
其他文献
2006年新引力:神奇的圣湖曾因极度的艰苦仅为少数徒步者光顾,而显得愈加神奇。如今,神湖公路已修到悬崖脚下,爬山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拉姆拉错的全貌。但是在拉姆拉错被更多地关注的同时,用最纯粹的方式,迈着最艰难的脚步,沿着古道进入神湖,依然成为在西藏徒步的重要选择。拉姆拉措,因为便捷而引人注目,更因为神奇而让人宁愿以最本真的状态沿着古老的山路去向它朝圣。2006年之前,它著名于期望之中。2006年,它
步行街上  发光的红不是凋零的玫瑰  从街边纷纷走过的情侣  像夜色里抒情的花朵  温馨气息  霓影,像水中婉转的眸子  拐角的停顿  蕴藏着生动故事  一些经历被挤压在时间之外  梦,穿过身体  此刻的我  像一滴雨飘在夜空
消失湖泊中的战车  ——驾车穿越罗布泊    日出大漠    罗布泊的路,按照艰难的等级可分为“搓板路”、“按摩路”、“拆车路”、“窒息路”。所谓的“搓板路”,就是路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按摩路”上坑坑洼洼的幅度更大,汽车在行驶的时候前后左右摇摆不定;“拆车路”则类似于汽摩场地赛中的“驼峰路”,一般的车走一段就会散架;“窒息路”有没过车轮的碱土,车行之中,土浪包围车辆,让人无法呼吸。刚下罗布泊,我
考试成绩出来时,克拉拉盯着成绩单上的数字,几乎快要哭出来了。这已经是克拉拉第三次挂科了,威廉姆老师早就警告过他,如果再挂科,他就会取消克拉拉升学的资格。  其实,克拉拉原本可以不掛科的,如果他在考试前一天没有去参加聚会的话。那天放学,表哥邀请克拉拉去参加一个聚会,克拉拉想要拒绝,可是聚会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诱人的食物、好喝的饮料,还有聚会上让人笑到肚子疼的玩笑都在吸引着克拉拉。  “好的,我会去的
史学增,北京人氏  作为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史学增用手中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捕捉了上世纪70年代的登山探险历史事件。  1974年,与中科院专家前往三江源完成各拉丹东长江源首次勘察拍摄;  1975年拍摄《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新闻纪录片;  1977年,史学增跟随托木尔峰登山科考队前往新疆天山攀登并登顶。    1975年    中国组织了第二次攀登珠峰的活动,众所周知,由于1960
“没有好剧本不投资,没有稿酬编剧不动手”是常见的一对僵局,这涉及了投资人和制片人,制片人与编剧两组关系。正常“工业体系”中的状况是投资人一定为全局买单,制片人为剧本买单。国内电影人追求的“工业”,一方面是技术达标,更重要的是谋求规范的保障。然而很多事情在国内是“中国特色”,变成制片人不出钱,都希望投资人能为制片人“自己的眼光”和自己找来的剧本买单。其实,开头那句话两边看似有理,再想则是一个先有鸡还
白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通过采访进一步了解您的艺术思想。  问:您从事山水画创作已有三十多年时间,您近期也完成了一批作品,就从这些作品谈谈您的立意和构思吧。  白晓军:我的山水画创作多取材于漓江流域。目前,一方面取材于崇山峻岭、树木繁茂的猫儿山及周边地区;另一方面选取“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百里漓江。  桂林是融入我生命的城市,漓江是汇入我血脉的江河。所以我的主要作品取材于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桂
千人千面,千地千味,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独特的风味食物,我最喜欢的家乡特色食物,就是沔阳三蒸。  在我们家,逢年过节的时候,餐桌上总会有沔阳三蒸。我每次瞧见奶奶在厨房中切肉、切鱼、切菜,准备蒸菜粉,我就知道,奶奶又要做沔阳三蒸了。那时,我就会来来回回地往厨房里跑,看着奶奶腌肉,腌鱼,把肉、菜、鱼往蒸菜粉中滚,再把它们有规律地往盒子里放。在奶奶灵巧的双手下,一盘美味的沔阳三蒸原料很快就完成了。  最后一
二十多年前,民间诗社像野草一样在大地蔓延,星罗棋布,争奇斗艳。出刊物,办网站,设论坛,办诗会,搞朗诵,空气中无处不弥漫着诗歌的气味。我所在的广西北流市(县级市),一个粤桂边城,偏僻封闭,素无诗歌传统,彼时竟也听到有人在兜售“口语诗”和“下半身写作”,信报箱里不仅被塞进广告单,还有诗歌报。诗歌像粉尘一样飘浮在县城上空,仿佛还被分了行。我忽然觉得,如果诗歌是一个女人,她又一次来月经了。  读中学时,我
我在登天之难的蜀道  穿行朝着生活升华的方向  盼望似高山削壁千仞  心情的江水汹涌奔流  宝成,一条月老之线  我数度描摹两极和谐的蓝图  渴望以一种飞驰的速度递进  横亘未来的天堑  在古老的蜀道上  一步步地读秒跨越  远方的梦  ……  站在这清幽、木香荡漾的栈道上,我内心震撼、由衷喟叹却又两股颤颤的脚下,是湍急碧蓝的江水在滔滔不息地奔流。眼望峭壁如削、云雾缭绕的对岸山崖,我看到不时有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