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以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目前社会政治试题跨学科渗透的倾向日益明显,课程综合化更是大势所趋。学生不再单纯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会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发展,学习成了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下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一种课程模式在体现其优势的同时,往往又伴随着某种不足。如分科教学,虽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系统理解,却不利于学生在学科之间进行横向的知识沟通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通过嫁接、嵌入等方法融合其他学科,产生“杂交”优势,这不仅能将本学科的原有功能放大,进而还能产生新的综合功效。
  
  一、借用文学形象,渲染历史与社会的精彩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文史结合的典范。用文学形象去读历史,能更细腻地感受历史的苍凉、凄美与厚重,从而增加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精彩。所以,历史与社会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因素,帮助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学习历史与社会。
  把文学纳入历史与社会,并不是说让历史与社会课变成语文课。因为文学描述与历史事件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学语言与历史语言也不同,前者夸张、形象、含蓄,后者真实、概括、直白。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仍主要遵循和使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教学语言,只是适当地借助一些与历史与社会知识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语言,使学生从文学角度去感受、认识历史与社会,增加学习兴趣,从而使历史与社会教学更加生动感人、充满情趣、效果明显。如在教学“汉唐盛世”时引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诗句,以正确评价汉唐曾有的辉煌;在教学“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中借用“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古代诗词,说明西域对当时的汉朝来说是如何的僻远,效果都不错。
  事实上,恰当地引进文学性强的寓言、典故、诗歌等,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还能使教学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烘托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二、借用科学和数学的理性,认清历史与社会的本质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都是些知识性、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原理或观点,如果采用单纯的说理方法,有时效果不理想。而引入自然科学的一些分析手段,让学生 “做一做”“算一算”,进而感悟、理解概念和理论,是一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较为有效的手段。
  如观察和动手实验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适当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听、看、说中深入思考。一次,笔者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经意间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组织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一位学生用笔用力戳一下厚白布,却无法把它戳烂;然后往布上滴一滴浓硫酸,再用笔在布滴过浓硫酸的部位轻轻一戳,布就破了一大块,说明浓硫酸腐蚀性极强。接着把一块嚼过的口香糖放进试管,滴入浓硫酸,发现浸泡后的口香糖依然不化。这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口香糖的“顽固不化”,自觉地发出“不吃或少吃口香糖,更不随地乱吐口香糖”的感慨。
  计算数据、画图列表,能让数字更直观。历史与社会课中有不少数字、图表、表格,其中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在讲授“合理消费”时,面对当前社会上热热闹闹的“满就送”“满就减”等各种促销手段,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列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某品牌衣服商场原计划售价为200元,为了促销先提高该商品定价为300元,然后按七折进行销售,请问商场是否因此而受损?利用数学知识,学生知道了当定价为300元再七折出售时,该商品的价格其实为210元,反而高于原来的定价,因此要学会理性消费。再如,让学生通过换算得出多少张贺卡会消耗一棵大树的结果,从而理解保护环境的现实性。
  
  三、用艺术的绚烂映衬历史与社会的壮美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我们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善于发现他们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并能引起他们感情共鸣的东西。而用艺术的手段诠释抽象、枯燥的文字理论,将艺术的元素溶入教学活动,使艺术绚丽色彩映衬出历史与社会的壮美,能起到以美言情、触景生情的良好教学效果。
  人类对音乐有一种先天的敏感能力。“节奏与和声蕴藏于灵魂深处,并在那里掌握着最强有力的支配权,滋润身心。”(柏拉图语)如流行歌曲在学生中广泛传唱,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其浅显的歌词中蕴涵高深的哲理。音乐本就是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引进课堂快捷有效,便于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内驱力,以高度兴奋的状态去接受新知识,变“厌学”为“乐学”,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有着较大的帮助。
  历史与社会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借用音乐。如教学“中华大家庭”时,笔者播放了MTV《大中国》,让学生听着熟悉的歌声,看着动人的画面,结合歌词,回答问题:“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兄弟姐妹都很多,到底有多少?”“各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应怎样建设我们的大家庭?”用音乐去激活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让优美的旋律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盛世文化”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听《西游记》主题曲,在“文人的世界”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听《满江红》《月满西楼》《虞美人》《但愿人长久》等一系列由宋词改编的歌曲,学生不仅欣赏了音乐,丰富了情感,而且从歌词的深刻涵义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艺术性,漫画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形式,对人的认知活动有明显的调节和启发作用。当学生看到妙趣横生的漫画,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一扫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去探索,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同时,从漫画蕴涵的哲理中获得启发,学生也能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九年级社会课教学中笔者就充分利用漫画来诠释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较为深奥的理论,既形象又直观。
  有效地借用文学的精彩、科学的理性和美学的绚丽,嫁接到历史与社会课堂,必然会一改历史与社会课的僵化、古板的传统形象,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从而融洽了师生的关系,缩短了师生的距离,化解了课堂的矛盾,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中,无论是侧理类选修3-3,还是侧文类的选修1-2,都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出现,而且教材明确提出了熵的概念. 热力学第二定律即使在大学普通物理中也是一块艰涩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和数学基础尚有一定差距的高中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难点. 编者的意图何在?作为教师该如何找准教学的定位?  诚如天体和大气物理学家埃姆顿所云:“在自然过程的庞大工厂里,熵原理起着经理的作用,因为它规定着整
小燕子,飞得高,带剪刀,剪画报。
捉片乌云做雨帘,我给草地洒洒水,洒绿草,洒鲜花,洒得大树披绿装。捉片乌云做雨帘,我把田野浇一浇,浇麦子,浇稻谷,浇出今年大丰收。捉片乌云做雨帘,载我飞上小夜空,摸月亮,摘星星,摘个星星
按常规,每学期初中语文复习总要留下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语文教师制定计划,备课、上课、测试、评讲、辅导,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忙得不亦乐乎,可结果却与自己付出的
白云姐姐给蒲公英妈妈披上了雪白的披风蒲公英妈妈笑了风儿姐姐吹了一口气蒲公英妈妈的披风抖了抖无数个蒲公英宝宝出发了
窗外“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树上叶子“哗啦哗啦”
2009年6月上旬,我省自实施新课程以来的首次自主命题高考文综卷问世,并接受了师生和社会的检验、评价。经仔细阅读、认真演练,笔者对这份试卷感触颇多。
一、引言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
月亮喜欢下棋夜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每到晴朗的夜晚
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但是,人类活动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荒漠化、全球气候异常等,以及由此导致的野生生物物种的快速消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