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更是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诗歌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然而,纵观古诗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诗歌之趣呢?
  一、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日常教学中,巧用讲故事的方法做导语,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如果只简单地介绍作者无疑显得太过苍白机械,而将作者写诗有关的背景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不仅能提起学生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古诗文中采用听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地入情入境。例如《小儿垂钓》,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开头:(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亮、精神饱满)有一个蓬乱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都把他的身体都遮盖住了。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他是多么的认真啊!(这时加上师的体态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故事意境中了)。(老师用急切的语气接着说)这时,有一个过路的人经过这里,看见了钓鱼的男孩,想走过来问路,这小男孩连忙摆摆手(老师加动作),示意路人别打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师略作停顿,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衔接编撰、创作,适时给以鼓励)(老师对学生的故事衔接创作高兴地说)同学们真聪明啊!他是怕鱼受到惊吓逃走才不理过路人的。这小男孩可爱吗?聪明吗?(学生再次参与讨论,使小男孩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和丰富起来。)这一极富情趣的意境被唐朝的一个诗人胡令能看见了,就用诗的形式把它写下来了,题目就是《小儿垂钓.》。”这时,学生已经进入了非常的积极状态,兴趣浓厚,后面的教学就会显得非常的轻松。
  二、讲读—体,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有了兴趣,教学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兴趣为基础,我倡导以读为主。诵读是我国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打开课本,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使其在读中涵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陶冶,在读中升华……在吟诵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要辅以朗读技巧的必要指导,使其掌握重音、停顿、节奏、速度、语调等要领,力求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引领学生步入审美佳境。诵读不应仅出现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语文课前,都可以先诵读一首诗或一段文,在古诗文诵读的余韵中展开课堂教学。
  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的豪放,杜甫诗的现实,白居易诗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教学上,我们教师应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范读课文,使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古诗的语言美,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领悟诗的思想内容,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三、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等等,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或散逸潇洒,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或幽静清愁,令读者如临其境,美不可言。
  四、注重拓展,将古诗活学活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40分中的规格,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课堂教学结尾变成了问号式,省略号式,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
  为使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学习又回到文本,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古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写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写庐山,然而实际上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要局限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总之,古诗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当他们对古典文学的阅读与记忆能“乐而为之”,让优秀的文化内化成其自身的修养,成为其思想的精髓,获得其个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我们的民族素质也就会随之提高。而凭借古诗文的璀璨瑰宝,使得生活诗意化,社会书香化;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弘扬,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使得国民素质得以提高,社会生活得以进步,也正是基础教育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终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做好城市的和谐发展,做好城市规划是首要条件.城市规划不仅是建设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还是为城市更好发展描绘的蓝图.城市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还有
期刊
童话故事是文学宝库中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翡翠明珠,是一部不朽的文学瑰宝。它以美丽神奇、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其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折服了世界上一代代的老少读者。鲁道夫史代纳曾经如此形容童话故事的优美: “童话故事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深入,隐藏在这个资源里面的,从那里面流露出来的诚挚和真正的民俗故事,是经过几个世纪以来,全人类的进化所能表达的,精粹的,迷人的魅力。”  ㈠童话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促进
一般来说,音乐思想即音乐的观念。自从人类有了思维,便产生了对音乐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而在每个时期、各个朝代的音乐思想又是不尽相同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繁荣的音乐思想时期便是周代。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西周末至春秋时期,有可称之为“和同之辩”的论争,与音乐美学史亦有关联。在意识形态领域,诸子百家竞相展开争鸣,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以自己的音乐观念及其审美意识去影响社会音乐生活。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奠定了整
在甲午马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委六届五次全会胜利召开了.rn上承中央精神,下接海南地气.全会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他是努尔哈赤的铁哥们儿,一生征战四十余年无败绩;他性情耿直不贪婪,凡立功受奖的物资全部分发给部下;他的家族功绩累世,名人倍出,男子当推遏必隆,女子第一是孝昭仁皇后;以他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在初读中确立研究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精读中发扬课堂民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课内外创设实践情境,为学生拓展探究与创新的时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 意义 激活课堂 尝试  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
摘 要 刑讯逼供作为侦查环节出现的一种侵犯人权的不文明现象,在立法上早已被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禁止,但刑讯逼供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这主要根源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有效的监督不足等方面。应当努力以法治性对策从司法上遏制刑讯逼供的蔓延。  关键词 刑讯逼供罪 犯罪构成 刑事责任 原因 预防  在我国,刑讯逼供由来已久。它的发生,不仅仅侵犯了人权,更重要的是危及到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对国家的信任。本文
10kV高压开关柜的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决定着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因此一旦其发生故障,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甚至群众的生命安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