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工具应用与真实盈余管理

来源 :财会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9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衍生工具应用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应用衍生工具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大,特别是在衍生工具经济复杂性较高时;衍生工具应用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财务风险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应用衍生工具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小,且在衍生工具经济复杂性较高的公司中更明显.这一结论从侧面验证了应用衍生工具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时代,依托数字技术推进管理变革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现实基础.数字技术资源的价值创造以资本转化为前提,因而数字资本才是企业价值的承担者.但现有相关研究缺乏清晰的逻辑主线与理论框架,因此有必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经典文献,以数字资本的形成、内涵、测度、作用机制为逻辑主线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建立数字资本研究框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对去库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产能过剩时,采取集权管理有利于实现去库存的目标.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后发现,集权下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这一渠道来影响企业去库存决策的执行效率.情境检验显示,当集团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企业处于成熟期、衰退期以及产权性质为国有时,采用集权管理更有利于企业去库存.
基于债务人风险规避视角,手工收集2007-2019年公司债券契约条款,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减少了债券契约条款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条款,且与企业规避风险能力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较低、债券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权人利益保护条款减少更为显著.
股权转让违反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的法律后果,审判实务既有认为合同有效的,也有认为合同无效、可撤销或效力待定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9条采纳了有效说,从而在司法层面统一了裁判思路,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仍有较大争议.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未必都无效,违法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最根本原因是其有害公益,而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仅关乎股东私益,故而无效说不足取.合同有效不意味着合同必然被履行,真正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是履约行为而非缔约行为,故而可撤销说和效力待定说亦值得商榷.区分原则解释路径更为可取,其认为此
现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民的生活用电总量也随之呈现增长的状态,在这一背景下,电力行业则需要对电网进行规模扩张处理,既能够满足国民用电需求,同时还能够对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当前,我国在电力系统运行发展方向是以超高压以及市场化为主,倘若电网运行处于极限状态时,很容易会发生安全事故。正因如此,本文就电力系统运行中所涉及的电压稳定性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论述。
数据是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更是智能财务发挥作用的基础.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智能财务背景下企业财务数据由“小”变得无限“大”,财务大数据需要在价值网内有条件地“多向”流动,海量数据构成的大数据世界使得传统治理已然无效,企业财务大数据治理问题变得相当突出.在此背景下,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数据贡献和数据利益两个维度出发,剖析企业财务大数据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并分析不同数据利益关系在企业财务大数据“建”“治”“用”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重点论述财务数据采集建设、数据价值开发、数据高效应用的数
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级别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城市银行业多样性和降低企业的投融资错配程度对债务融资成本形成显著的中介因子效应.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结构优化,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这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
“科学知识如何形成”是困扰人类至今且未能真正解决的“知识论难题”.与所有科学知识相比,作为面向未来会计,管理会计有强“不在场”特征,“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则是管理会计理论必须解决的“管理会计知识论难题”.想象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的心智品质,能够解决“不在场”形成知识的问题;因果思维又能够解决想象力中脱离现场的幻想、虚构等负面消极问题.本文以企业作为管理会计知识的生长点,借鉴社会学想象力成果,特别是社会学想象力中反事实思维与反事实推理,提出管理会计想象力中超事实思维与超事实推理,综合构成管理会计的方法
回顾自1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论》发表至今的利润确定变迁历程,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评述,发现利润确定的变迁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以会计账簿记录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494~1939年);二是以收入费用配比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40~1979年);三是以资产计价为特征的利润确定阶段(1980年至今).利润确定复杂化的历史原因在于,利润确定过程中资产计价逐渐取代了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应当坚持收入费用配比的主导地位,兼顾资产计价,而非相反.
作为会计的分支,管理会计不仅没有财务会计的准则约束,甚至还有“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特征,其准确性比财务会计更低,更应具有“魔术”的性质.判断管理会计是否是一门科学,不应以管理会计的准确性、是否有人为因素及不确定性作为判断标准,而应遵循“理论内洽、可检验”的“逻辑是真、实践是真”的科学判断标准.管理会计要应用价值尺度反映企业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价格信号机制(价值量化规律),旨在为决策者提供以机会成本为核心的企业未发生的各种信息,揭示经济主体价值运动的数量规律(因果关系而不是相关关系).科学性是管理会计的第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