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学生课堂交流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中学课堂,每到交流的时候,学生们就显得沉默和不知所措。中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正是渴望交流、渴望表现的时候,他们理应更加的活跃、更加的积极,但事实却是每一次交流都是那么的生硬和无趣。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经实践检验的成功方法。
  关键词:交流;内容;乐趣;形式;尊重。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人的知识和经验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教育不能适应受教育者内心的需要,而是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就会扼杀人的天性。现代教育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人们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其结果不仅扭曲了教育,也使人们为了虚幻的将来失去现在。正是现代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使得教师对于有着强烈独立性、自主性、自尊性的学生个体形成了历史性的漠视;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评价语言、课堂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和草率;对学生的心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导致了课堂交流中经常出现“沉默”现象。
  大多数教师都是不愿意看到课堂交流中出现“沉默”现象的,特别是在讨论交流式教法的课堂中,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这样的“沉默”似乎更令人担心。和任何一种现象出现都有其原因一样,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
  
  1、原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接受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式的把教育当成是未来保证的功力教育。学生们读书就是单纯的为了考的一个好成绩,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感觉不到乐趣,感觉不到幸福。这种被动性的学习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也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记忆,而不去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社会因素。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只是注重了“教”,而忽视了“育”。在学生和家长们只要成绩,领导只要升学率的压力下,老师们被迫强制性的灌输大量的知识给学生,而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扭曲了学生学习的价值。我们说,接受式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特定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与学方式更能取得教育的效果,尤其一些理解性的学习,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新学习的知识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单纯的接受性的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不再积极探究,而是逆来顺受,扭曲了学习的价值,丧失了创造力。
  (三)学生因素。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今的学生心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参加各种各样他们本不愿参加的名目繁多的培训学习,就要面对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比较。从而导致他们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长期以来形成了封闭式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精英主义的教育倾向严重,追求学业成绩突出,压倒学习同伴,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缺少讨论与合作,封闭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心胸狭窄,不愿意跟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不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四)教师因素。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课堂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和草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多一些鼓励和赞许,少一些批评和埋怨,更不要谩骂。教师的鼓励会给学生带去积极的信号,使得他们更加踊跃的发表意见;反之,会让学生产生受挫感,在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逃避感,宁愿不发表意见也不愿意被批评,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极为不良的班风。
  
  2、促进课堂交流的措施
  
  (一)重新认识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质量,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而在这些教育中,学生们因为知道学习的必要,又因为学习和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加上学习就是游戏,游戏也是教育,其中充满着期盼和乐趣。当前的功力式的教育已经越来越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我们应该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短时间之内还难以完全消失,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事,而是着呢个个社会的责任。
  (二)创设平等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中,老师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学生们只需要认真的听,他们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质疑权。如果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参与进课堂的交流,教师们就必须摒弃那种传统的、落后的观念,要把学生是为真真正正的有生命的个体,为学生们搭建平等的课堂交流场。当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平等的教育场时, 师生、生生便能真诚地沟通与交流。这种交流能够使为工具主义与效用主义所遮蔽的课堂的深度、生命的丰富以及人当下的幸福感得以澄明。由此,学生在课堂交往中便能产生共同的归属感,他们能变被动为主动, 他们通过自己主动参与建构形成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以及自我内心的体验便不会在“解析”之后随风飘散,而是积淀于生命发展的历程当中。从而为良好的课堂交流打下好的基础
  (三)培育润泽的课堂交流文化
  传统的课堂交流文化是一种“制度”文化, 在它的支配下, 知识与控制联姻、话语与权力结盟, 并以僵硬的制度性要求支配着整个课堂交流的运行。毫无疑问, 控制、话语、权力都是课堂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没有制约的课堂必然走向无序。但是,控制、话语、权力易被误用和滥用,造成对生命的压制。因此,需要培育润泽的课堂交流文化以避免这种倾向。“润泽”原意表示一种湿润的状态, 引申到教育中则表示为律动和谐、倾吐自由、轻柔滋润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人的生命自由、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课堂交流场“立场”的根本。只有在润泽的课堂交流文化当中,个体才可能产生家园般的自由精神。建立润泽的课堂交流文化,首先要奉持“德性”教师权威。“德性权威”是以教师的知识、人格魅力以及“教育爱”为保障,教师是因“威”而“权”。这种权威是基于学生的认同而获得的,它可以避免师生间的冲突关系,有利于保证课堂交流的顺畅运行。其次,教师要理解、倾听学生的真实话语。话语真实是产生课堂体验的灵魂。因此,教师要树立关怀生命的意识,给予学生平等言说的时间与空间,精心守护和体验学生的话语真实。“……当我们真情守护其中,平淡之中就会显现出奇特,简单之中便张扬着丰盈与美丽。
  (四)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引导
  受传统观念影响,学生偏好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认识不清和认识不足。而事实上,非智力因素是何等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课堂交流中它也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例如,纯真的动机、美好的意向、诚恳的态度是交流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也在交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不但他们的真诚本身就是一种魅力,而且还能使他更从容、更自然、更熨贴地表达愿望,提出忠告。“对于任何一种热情,每个人都有他流畅的语言。”而当学生在问题解决的交流过程中遇到困难,意志力是支撑他们迎接挑战的理智力量,他总会在犀利的辩论中找出对方的破锭,并适时机智地给予还击。百折不挠得到的胜利远比一帆风顺更受人敬佩,这是因为意志力给人增添了魅力。融合种种非智力因素不仅仅使交流更有艺术感染力,也会使交流的内涵更深广。
  (五)注意对过程的调控
  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 重视对知识占有的结果, 而把过程仅仅当作结果的手段, 尽量缩短和简化: 一是准备不足, 活动开展太快; 二是思考不足, 结论说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反思不足, 理性说明太快。课堂交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交流、学会交流,目的只能在程中实现。结果并不十分重要,也并不一定要达成共识。至于问题的提出、讨论的开展、时间的分配等, 可以根据交流的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交流更为充分。让学生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也可以促进交流的内化。
  (六)对学生要热情耐心
  学生在实际的应试教育状态下养成了接受的隋性,不善于思考, 羞愧于表达,即使是浅显的常识性问题,知道了答案也是左顾右盼,不被点将绝不轻易开口。有时被点名了, 还没仔细思考就说“不知道”; 或者宁愿念书本上正确率只有20%的一段话作答,也不愿说出正确信息80%以上并且是自己归纳好的句子。原因是书本上的总比自己的正确;再者是怕承担错误,即使错了也是书上的话——书上错了而不是自己错了。所以,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课堂交流本身就是一门新课程,要求从活动的意义、技巧等基本知识入手, 进行教导,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帮助他们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力,以热情驱散他们的失落感,鼓励他们的每一份努力,指导他们跨越遇到的障碍, 直到他们有了两次以上的成功体验,再设计稍微复杂些的问题情境, 放手让他们在探究中深入地交流。
  (七)加强理论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的联系
  再伟大的理论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不应从理论到理论,也不能过多玩“高深和尖端”的把戏,而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活动、消费行为、社会交往、情感体验等生活真实。一是对于熟知的生活情境,学生更容易提取素材,寻找证据,对对方的论据的真伪更容易识别,交流更加充分;二是能将所学知识直接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发现了知识的个人意义,学生兴趣更浓,交流更加主动;三是对交流过程易于全面反思和把握,明了自己应学习什么,获得了什么,交流更具示范性, 也便于交流内容的迁移。
  
  结论
  
  教育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话题,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教育同样在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一例外的,教育是为了教人知识,育人品性。我们对教育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对以往教育文化的唾弃,每一种教育方式在特定的时代都是有着它积极的意义的,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一旦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我们就必须毫不犹豫的对其进行改进。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这个阶段形成。教育者们必须要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对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中学生课堂交流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会对他们整个人生的学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希望在教师和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分努力下把中学生课堂交流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叶瑞烽:课堂交流: 走向生命的关照[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07,(4).
  [2]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出版社.1999.3.
  [3]杨学文:试论课堂交流[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4]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
  [5]罗伯特.W.麦克米金: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始终难以突破一个瓶颈:不重视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这一前提下,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
期刊
摘 要: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做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其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学识水平、素质能力将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进而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调整和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关键词:教师;改革;能力;素质。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他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在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工作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延
期刊
新学期开始,学校安排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据说很有特点。身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作战不能打无准备的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与同学老师认真的交流探讨,对班内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其中的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某同学张小强,17岁,父亲为公路局的领导,平时工作很忙,对其要求有余而沟通不足。母亲经营个体小店,生意红火,业务繁忙,对其迁就有余管教不足。张小强生性急躁,好动,身体素质很好,尤喜欢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下,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立足本土资源,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罪犯刑事和解制度是必要的、可行的.对于我国司法中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当事人的一致要求或同意下先行和解,不仅可以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而且可以提高刑事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取得当事人与国家的"双赢”。  关键词:和谐社会;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事和解。    一、未成年人
期刊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民事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即民事案件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有错误而请求再次审理所行使的权利。但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自实施至今已一年多,笔者却遗憾地发现,在一审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书中只明确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而没有告知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作为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二审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书更是未提及当事人可向上
期刊
摘 要:行政诉讼中的取证和举证对审理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取证和举证的期限作出规定是关键。  关键词:诉讼;取证;期限分析。     行政诉讼中的取证和举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联系是,取证是前提,举证则是取证的目的所在。其区别是,取证是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而言的,是在行政诉讼之前行政机关在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作为;而举证则是被告行政机关对法院而言的,是在作
期刊
“教之首,德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内容,而“一班”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参加各种活动主要是在班级中进行的,所以说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班级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它渗透在班主任和各项工作中。目前,我国正处课程改革时期,知识的飞速增长,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引发了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变革。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新形势下班级德育教育的几点认识
期刊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长期存在着两大难题,使广大师生感到棘手。其一是,作业批改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常常加班加点仍无法如愿以偿,若让学生代批又难以保证质量;其二是,作业批改之后,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认真反思和改进,但他们往往因下次作业任务紧和缺乏反思改进的自觉性及相
期刊
摘 要:教研室作为高职院校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基层组织,对于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教研室主任作为教研室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负责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教研教改和本专业建设规划等工作,是一个教研室的灵魂。笔者根据自身从事教研室主任的实践,对如何当好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教研室主任;高职院校;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学校办学的一个长期实践探索的过程。教
期刊
实践证明,教师对导课环节重视不重视,是否精心地进行设计,其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教学艺术性的高低,反映着教师审美创造能力所达到的水平、知识面的覆盖率的大小、艺术创造性的高低及个人素养的优劣;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奠定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  导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知识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1、生活经验引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