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家洼矿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矿压监测结果与分析

来源 :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韩家洼矿特厚煤层坚硬顶板赋存的22203综放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矿压监测研究方法,分析得出了综放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规律,并分析评价了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适应性,研究成果可为该矿特厚煤层坚硬顶板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4301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出现突水现象,通过分析工作面充水条件和突水因素,得出工作面突水水源为混合型水源,突水通道为隐伏导水构造。基于此,设计了注浆堵水工程,包括钻孔布置方式、钻孔结构、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工艺等内容,本次注浆堵水工程共设计钻孔15个,设计总进尺2514 m,注浆堵水工程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堵水效果。
针对斜沟煤矿工作面回采期间因硫化氢涌出量较大而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提出向煤层注碱溶液治理硫化氢的方法。在23105和23114工作面采集煤样开展可注性及渗透性研究,并在两个工作面开展注碳酸氢钠溶液治理硫化氢试验,结果证明:13号煤层属于可注性煤层;同一地层应力,渗透系数随着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升高;硫化氢涌出量随着工作面开采强度的增大而升高;距离工作面25~50 m时开展超前注碱,注入煤层内的碱液量较高,可达到0.22~0.51 m3/h,硫化氢治理效果较好。
开拓煤业2号煤层和3号煤层间距较小,下煤层3109运输巷掘进时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局部甚至会出现冒顶及片帮现象,通过理论计算及工程类比的方法,对原有支护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方案为:顶锚杆为D20 mm×2400 mm,间排距为1200 mm×1000 mm,在顶锚杆间隔位置布置D18 mm×3500 mm的锚索,间排距为1400 mm×2000 mm,帮锚杆为D20 mm×3500 mm,间排距为1000 mm×1000 mm。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且未出现冒顶、片帮等现象,支护效果
曙光煤矿1228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对片帮、漏顶以及支架咬架问题进行处理。为提高采面推进速度以及安全保障能力,在分析引起采面煤壁片帮原因基础上,提出使用化学注浆、优化采面生产参数措施治理煤壁片帮。现场应用后,采面片帮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回采速度由1.6 m/d提升至2.4 m/d,月可多回采煤炭3万t,取得了较好的片帮治理效果。
随着选煤技术的发展,煤泥水处理环节变得越发重要。针对西山煤电西曲选煤厂浓缩池沉降效果不好、药剂损耗严重等问题,采用现场浓缩池入料制备煤样,通过改变絮凝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加药方式进行絮凝、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药剂制度为:添加阳离子絮凝剂,使用80 g/t+120 g/t二次加药方法,能够使煤泥水上清液透射比达到88%.本文的研究内容对选煤厂现场浓缩系统药剂制度改善提供了试验基础。
文章通过对矿井掘进机电控箱减震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橡胶减震器的变形特征和应力特征,认为轴向受力条件下,橡胶减震圈变形较小,整体保持稳定,但在径向载荷作用下,减震器下方易产生疲劳损耗,通过内部穿插钢丝可提高减震器的稳定性。
矿井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差,因粉尘浓度高、潮湿,掘进期间煤泥极易粘附于镜面上。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掘进机摄像仪镜面清扫装置。此装置通过喷嘴吹扫和除尘刷清扫相结合的方法,迫使煤泥脱落。为获得除尘刷合理工作参数,特开展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当铁皮安装螺距s取8 mm、刷毛丝径d取0.2 mm、镜面压缩量△d取2.6~5.3 mm时,除尘刷除尘效果最好。
结合某工程碳一化学联合装置斜底不锈钢储罐的安装实践,介绍了斜底不锈钢储罐施工液压顶升倒装施工工艺、施工难点的解决方案,以及不锈钢的焊接变形控制和产品防护的控制要点,重点介绍了三种底圈壁板下料方法和临时围板支撑安装方法,以实现精确下料和储罐安装。
厚煤层开采时受到开采强度大、采空区遗煤量多等因素影响,回采空间内瓦斯浓度较高。30503综放工作面回采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较大,仅依靠采空区埋管、风排瓦斯等方式难以降低采面瓦斯浓度,为此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低-中-高位钻孔对采空区覆岩瓦斯进行抽采。依据采面情况对抽采钻孔布置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抽采瓦斯抽采浓度保持在25%左右、抽采纯量稳定在9.5 m3/min,同时回风巷以及回风上隅角瓦斯浓度分别控制在0.5%、0.6%以内,可满足采面安全生产需要。
为保证弱胶结软岩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总结红庆梁煤矿11302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架适应性。结果表明:11302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9~10 m、43.3~53.3 m及14.27 m。基于工作面液压支架受力进行直接顶及基本顶厚度反演,得到直接顶和基本顶厚度分别为12.1 m和14.6 m,由此确定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为13000 kN,所选支架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