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论断,准确把握了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任务,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论断,准确把握了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任务,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他文献
美无处不在,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感.美育就是要教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有美的发现、感受以至创造,生活才会充满趣味;有趣味的生活才会令人欢喜“人间值得”.1922年,梁启超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所作题为《美术与生活》的演讲中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是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然后他还讲道:“我虽不敢说趣味便是生活,然而敢说没趣便不成生活.”没有美、没有趣味,不仅“不成生活”甚至“
宣侠父直接参加了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宣侠父奉命来到西安,协助周恩来争取黄埔系.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宣侠父以八路军高级参议的公开身份,利用其早期革命经历所积累的统战关系,转战南北,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共同抗日.1938年2月底,宣侠父开始常驻西安,充分利用国共合作时期“合法斗争”的特点,团结西安各阶层人士,开拓了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中华民族的“和合”价值追求,凝聚成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华和合文化作为世界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人与人以及社会组织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和睦、均衡发展的哲学智慧,必然对当今时代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的比重日益增高,为推动科技进步、吸纳就业、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旗帜鲜明抓好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从文化对制度的生成影响入手分析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特质孕育出的政治硕果,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扬弃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不断完善新型政党制度要从政治文化入手守正创新,增其肥力、沃其土壤.一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道,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二是创社会主义民主之新意,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把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就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向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乃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置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谱系中透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不仅在国内具有战略引领作用,而且在世界历史图谱中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成“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这一崇高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
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礼仪具有潜在的教育性,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历史上,中华传统礼仪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现如今,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礼仪中的优秀成分,传承和发展蕴含在中华传统礼仪中的有益内容、有效方法,可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市域社会治理是依据城市区域发展而产生的治理活动.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如何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有效协同各参与主体,整合治理资源、调整彼此冲突,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创造“1+1>2”的治理效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但仍存在公众参与渠道单一以及效果不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为公众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提供政治引领;培育公众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格局;在重塑现代治理机制和科技支撑方面重择路径.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从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民族社会化三个视角,诠释了“西迁精神”在大学生政治人格培育、道德品质塑造、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挥“西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推动大学生社会化,应从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学校基层单位、大众传媒等方面自觉融入“西迁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人们的价值实践而自觉构建的国家价值观,它是公民多元价值观念的引领性信念和理想,是国家和社会的灵魂,对于凝聚国家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方法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制度,在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有利于推动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基于此,司法在其运行过程中应自觉主动地引领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