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美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42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喧哗与骚动》是其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使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复兴了古希腊文学以及基督教文学中的死亡美学,从而让整部作品充满了一种史诗般的悲壮。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躁动》 死亡美学 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为其赢得最多荣誉的作品。这部作品是一部典型的复线结构的意识流作品,福克纳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了其作为优秀作家的超高技巧,无愧于其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称号。《喧哗与躁动》的书名,典出于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死亡的意象。福克纳认为,死亡过后,世界并不会陷入沉寂,反而会诱发新的喧哗和躁动,因此,死亡并不是一种解脱,一种出路。本文就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死亡美学以及死亡意识进行探讨,从而为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启示。
   一 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概述
   《喧哗与骚动》常常被认为是福克纳作品中最具有自传性质的一部作品,该故事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南方的、出身于没落家族的青年的悲剧。这种悲剧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悲剧,同时也是美国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导致的一种悲剧。这种悲剧集中体现在人的意识上。小说主人公昆丁,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一方面他留恋童年的生活,无限地迷恋过去的岁月,迷恋身边的一切,甚至自己的亲妹妹。他对于自己的妹妹有着一种变态的爱恋,这是其潜意识中对于童年生活的一种执着。这种病态的迷恋,也是其精神痛苦的根源,他始终受到道德的拷问,因而只能凭借酗酒来摆脱这种痛苦,显然这是无济于事的,他不可能永远都清醒不过来,他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于是,他想到了死亡。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死亡是一种必然。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文化传统中,死亡都是一个禁忌。人类对于死亡充满了一种恐惧。但是,同时也有无数的人选择死亡。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人类选择死亡的一种方式。福克纳曾经试图参与战争,并不是因为其有多么的崇高,而是因为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过于空虚,唯有和死亡近距离地接触,甚至去挑衅死亡,才能够让他感到存在。恰恰是死亡的到场,才让存在变得有意义。人生的真相是我们并没有活着,而是在不断地死亡。只有在死亡降临的那一刻,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是活着的。因此,小说中昆丁选择自杀,不能够仅仅视为其对于生的一种逃避,而恰恰是其希望能够像一个人那样活下去。在长期艰难而又悲惨的生活中,昆丁作为一个人,其全部的感情都已经消失了,对于他而言,活着到底是什么呢?他无法理解生的意义,只有通过死,才能够重新定义生。
   福克纳的这部作品是充满哲学意味的,是充满对人性思考的。长久以来,我们对于死亡充满了恐惧,因而害怕思考死亡,甚至将一些自杀性的事件都归结为死亡,将自杀作为一种禁忌性的话题。因此,福克纳的这部作品也被打上了消极和悲观的烙印。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一个经济萧条的世界,一个充满战争和死亡的世界,福克纳如何能够乐观呢?同时,我们不可忘却了苏格拉底的训诫,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到底要求我们思考什么呢?正如其一再所倡导的那样,哲学家唯一需要进行训练的是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哲学家每天都在练习着死亡。因此,我们最为需要思考的也是死亡,这正是福克纳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二 福克纳作品中的死亡美学
   福克纳作品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死亡美学,一种是古希腊式的死亡美学;一种是基督教式的死亡美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死亡美学,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地融合成为一种西方式的死亡美学。
   首先我们来谈论一下古希腊式的死亡美学。正如之前所言,古希腊人热衷于对死亡进行思考。苏格拉底并不是一个特例,死亡对于希腊人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在希腊人的世界观里,世界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奥林匹斯山的神界,一个是人类居住的希腊群岛,还有一个是冥王所掌管的冥界。所有死去的人都要去那个地方。对于希腊人而言,冥界并不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地方。因此,死亡并不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生与死并不存在着天壤之别,那么思考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呢?
   从古希腊的神话来看,人在进入冥界之后,将会失去全部的记忆。这意味着主体意识的消失,这其实是比死亡本身更为恐怖的事情。从古希腊哲学的传统来看,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人的义务,正如普罗塔克拉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成为人就是一种必须。这里所谓的人是指自由的人,每个人都有义务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由人。而成为自由人就必须接受教育,具有自由人的意识。因此,真正的死亡是意识的死亡。没有自由意识的人,无疑是一个死亡的人。因此,在古希腊没有知识的人,就意味着必将成为一个奴隶,意味着死亡。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思考是唯一能够对抗死亡的方式,也是唯一能够克服死亡恐惧的方式。
   另一方面,从古希腊文学传统来看,死亡具有另外一重的意味,那就是死亡本身是一种宿命,是人类所无法抗拒的宿命,死亡悲剧性不在于死亡本身的痛苦,正如现代技术可以以一种无痛的方式实现死亡,但是这并不能消除死亡的悲剧性,因为它是一种命运。因此,在古希腊悲剧中,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对于死亡痛苦的描述,而是面对命运无力抗争的悲剧。作为一个凡人,无论做怎样的选择或是努力,都无法摆脱既定的命运,而这个命运归结为一个词语那就是死亡。既然如此,那么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从某种角度来看,古希腊文学是提出问题的,哲学是解答问题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古希腊式的死亡美学。在古希腊人看来,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每个人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地超越自身的生命。因此,古希腊人崇尚运动,崇尚冒险,崇尚征服,这些都是其对于自身生命超越的一种实践。
   然而,当世界进入基督教时代之后,人类对于死亡的思考发生了重大的转向。从基督教神话来看,死亡被赋予了罪恶的含义。人类之所以会死亡,并不是一种必然,而是因为罪恶。人作为神的造物,在伊甸园中享受着平和的生活,人作为万物的管理者,分享着神的权利,人虽然还没有永生,但是也不像现在这么短命。但是,由于受到恶魔的诱惑,人堕落了,人的生命力开始消失。人之死是一种自作孽,但是同时也是可以获得救赎的,那就是进入天国之中。上帝是仁慈的,他不会轻易地抛弃他的造物,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基督教基本教义,耶稣救世。耶稣是一个凡人,但是他获得了永生,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拯救的希望。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人学会忍耐,学会等待,等待救赎,等待死亡。在基督教文化看来,死亡并不是可怕,死亡本身的恐怖在于其是有罪的,人活着就是要赎罪,而不是为了别的,一个人在有生之年要尽可能的虔诚,信奉上帝其才有获得救赎的机会。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通过主人公的意识不断地涌现出现。因而,整部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死亡美学气质。
   三 福克纳作品中的死亡意识
   福克纳作品中的死亡美学集中体现在主人公昆丁的死亡意识上。死亡是昆丁生命中唯一的主题,他的一生充满了灰暗与不幸。因此,在昆丁的意识中,死亡占据了一个核心的位置。
   昆丁的死亡意识主要是由三个事件所引发的:首先是家族的没落。昆丁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族之中,父亲是一个十足的酒鬼,母亲成天唉声叹气。这样的环境,对于年幼的昆丁而言,简直和地狱没有什么两样。昆丁作为人的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无法成长的,只能病态地生存着。昆丁是不自由的,因而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地活着。这是昆丁死亡意识的萌芽。生活在一个扭曲的家庭之中,年幼不幸的生活经历,让他彻底失去了成为人的信心。其次,是妹妹的出嫁。在昆丁的心里,妹妹凯蒂是他真正的亲人,尽管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但是他通过对凯蒂的爱,不断地实践着其作为一个人的权利与尊严。但是,这种关爱,在扭曲的环境与心灵下,逐渐异化成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他想让凯蒂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这种近乎疯狂与病态的想法,同时也深深地折磨着他的心灵,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对于凯蒂的感情不仅仅是一种兄妹之情,而是一种不伦之恋。这充分表明,昆丁是不自由的,是扭曲的。因为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之中,他缺乏爱的能力,因此他只能将全部的感情投射在自己的妹妹身上,这是其死亡意识根源之一。再次,凯蒂情感的危机。凯蒂离开了这个没落的家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爱情,但是她非常不幸,残酷的现实让她受尽折磨。对于昆丁来说,这是令其感到无比心痛,而又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在他看来,凯蒂是一个背叛者,她抛弃了他,抛弃了家族,抛弃了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凯蒂仍旧是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他唯一的爱。在这种矛盾冲突的煎熬下,昆丁一步一步走向精神的崩溃。他想要去原谅这个女人,这个和自己最为亲近的女人,但是他不能。如果说亚当能够原谅夏娃,因为她是他唯一的女人,而他也是她唯一的男人。但是,昆丁无法做到,因为凯蒂的背叛不仅是精神的背叛,同时也是身体的背叛。他们之间原本神圣的关系被彻底割裂了。
   昆丁在挣扎之后,选择了最为惨烈的方式进行报复,报复凯蒂的背叛,同时也是惩罚自己的无能。他强暴了自己的妹妹,用这种疯狂的方式,试图去洗刷外部世界对于凯蒂身体的玷污。他试图用这种方式,让凯蒂能够回到自己的世界之中,真正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从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昆丁的扭曲:一方面,他承受着伦理悖论的巨大折磨;另一方面,他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彻底失去了自由的机会;他在一种变态的欲望中,找寻自己失落的一切。凯蒂成为了他的牺牲品。但是,凯蒂并不是一个任由摆布的女人,正如之前她走出家庭一样,她不会任由昆丁的摆布。事实上,她的反抗对于昆丁而言是一种救赎,她让昆丁意识到其所作所为是多么的荒谬与可悲。在经历过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昆丁意识到真正的解脱唯有死亡。他的死亡意识就此涌现了出来。
   死亡意识的涌现,也就意味着成为主体的那一刻的开始。昆丁开始思考死亡了。于是,我们在福克纳的作品中,看到了大量的内心独白,也就是所谓的意识流。昆丁的意识是无绪的,也是混乱的。福克纳并不准备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答案,而是让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生成自己的死亡意识。昆丁的死亡意识更加倾向于基督教文化。在他看来,死亡意味着罪恶,是背叛的代价。他甚至公然表示,希望凯蒂赶快死去。因为,在他看来,凯蒂是他的耻辱,是一个让他蒙受耻辱的女人。然而,真正让他蒙羞的是他自己,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个真正的男人。长久以来,昆丁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他把这个没落的家族幻想成一个伊甸园式的乐园,他不敢面对现实,他想把凯蒂永远地禁锢在这个世界之中,对于外面的世界他感到异常的恐惧,他无法适应历史的骤变,南方种植园经济已经彻底没落了,奴隶制已经崩溃了,但是他无法面对新的生活,他幻想能够回到曾经充满荣耀和辉煌的家族生活之中,但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这种现实的残酷性加剧了其精神上的危机以及死亡意识。
   四 结语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深刻地讨论了死亡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昆丁的自杀并不是对于生的绝望,而是对于信仰的坚定。昆丁的悲剧不仅是因为其主观意志的缺失,同时也是客观环境的恶劣。昆丁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式人物,是一个时代转向另一个时代过程中的悲剧。昆丁的命运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马永红、杨亚涛:《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作家》(下半月),2011年第2期。
   [2] 王晓芬:《浅析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手法》,《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3] 魏金梅:《浅析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的引用》,《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许佳,女,1979—,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贵州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城市环境雕塑是解读城市的“名片”,本文试从城市环境雕塑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来探讨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发展现状,阐述如何坚持黑龙江省城市环境雕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雕塑 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环境雕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件成功的城市环境雕塑作品往往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标志
期刊
摘要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科幻小说,它以时间旅行为背景,带领读者跟随主人公游走于时光的隧道、生命的长河。同时,它也是一部精彩的爱情小说,引导人们展开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时间、爱情与距离的思考与讨论。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独特新颖,不仅带给读者新奇的感受,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试从小说的叙述视角和结构形态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穿越小说 蒙太奇 叙述视角 结构形态  中图
期刊
摘要 都市知识女性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常常因几千年的男权社会文化积淀所造成的“他者”地位而深感焦虑。本文以20世纪40年代苏青《结婚十年》中的苏怀青和21世纪初张抗抗《作女》中的卓尔、陶桃们为例,探讨在这60多年来都市知识女性所共同遭遇的婚姻中欲望与情感的焦灼、事业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为了生存和消费而不得不面对的物质困惑等,解读都市知识女性的生存焦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董仲舒“人性论”的探索,发现人性不属于阶级的范畴,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应该只以阶级的立场和社会功用角度为出发点。同样,《雷雨》中周朴园性格特点的实质并不是阶级的必然产物,他在对鲁侍萍的情感变化上的种种表现,实属人性的正常体现,也是中国男性性格的典型。  关键词:“人性论” 周朴园 性格特点 男人典型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麻油西施柴银娣是张爱玲小说《怨女》中的主人公,她一心幻想通过婚姻摆脱穷困,侥幸地抱着对异性的幻想嫁入姚二爷家。银娣自己要进入这个外表闪着金光的塔,从此,她的青春、人生都将被活埋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只有寂寞与恐惧缠着她,直到把她的心缠得酷毒、变态、发狂,直到把她缠死。银娣,一个在男权、族权罗网中挣扎的怨女、怨妇、节妇、恶妇,她长期为黑暗所笼罩和折磨,最后,她也成了黑暗的一部分。 
期刊
摘要 梁实秋作为上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其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升华,这些影响深远的文学思想有其独特的文学人性论和自给自足的文学评论体系。其中,人性观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成为梁实秋文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将对梁实秋的文学思想体系作一探讨,以期给文人的思想一个合适的文学定位。  关键词:梁实秋 文学思想 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 约翰·麦加恩是爱尔兰文坛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告别》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74年,是作家历经数年的心血。本文将探讨作者以《告别》为小说命名的原因,解析小说中离别的场景,从而深入发掘小说的主题——爱情、社会和死亡。  关键词:约翰·麦加恩 《告别》 离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约翰·麦加恩(John McGah
期刊
摘要 新感觉派作家在都市表达时,不仅在形式和技巧方面渗透着他们在都市生活中积淀的现代审美体验,而且在他们的都市生活观照中,又流露出明显的“都市恶”意识,并且还传达出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的传统审美情结,从而表现出一种与都市生活同构的复合审美姿态,即现代审美体验与传统审美意识相叠合的都市文学书写姿态。  关键词:新感觉派 现代审美体验 传统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巴别塔之犬》男女主人公保罗和露西的悲剧展开,说明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双方沟通的不力。探讨了男主人公为何无法突破作为语言学教授所形成的思维框架,从而忽视了沟通的本质,进而分析了此故事带给人们的深层寓意。  关键词:巴别塔 语言 沟通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保罗·艾弗森是美国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小说《巴别塔之犬》中的男主人公,一位语言
期刊
摘要 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文本里的绘画意象,他喜欢借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来表现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哲理思考。绘画意象使鲁迅的作品更富有直观性和视觉表现力。本文从绘画意象的角度对鲁迅作品进行了全新分析,通过雪意象、枣树意象、月亮意象以及夜色意象等分析说明:绘画意象为鲁迅文本拓展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使其作品超越具体事实,创造一种超然变幻的美;昭示了绘画艺术对鲁迅文学创作、艺术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