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生,笔名吴雨,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小学,系巢湖市作家协会会员,金声笛协会会长,春笋文学社社长,校报《春笋》主编。长期担任《小学生报》、《作文周刊》、《农村孩子报》、《百家作文指导》等多家少儿报刊读写辅导员。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小戏剧二百余篇(首),也推荐过二百余篇小社员习作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
写作,简而言之,就是垒字块,如同堆积木,尽情搭建,十分有趣。当你通过艺术构想,将字符串连累积出赏心悦目的杰作时,就会觉得“文字魔方”好玩极了!
把写作当做文字游戏来玩,你就不会觉得“作文,作文,做起来头痛”了。我曾遇到一群怕作文的玩童,但发现他们特别爱下棋,于是,我有意识地提醒“棋迷们”用棋子上的“字符”,描绘战局,结果他们嘴里都能不时说些俏皮话:“拐子马踏死小兵无数”、“大炮掀翻大车”、“大车活捉了老将的贴身保镖——大象”。下完棋后,我又让他们用《乐在棋中》做题写出来,结果个个笔下都妙语连珠,文章异常出彩!他们在玩中轻松地找到了“架构方块字”的模式,尝到了“玩”文字的快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这种寓文字于游戏或活动中,是生活与文字的一种很好的“接轨”,长期训练下去,会让小朋友手中的“单色笔”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生活,文字鲜活而灵动,笔尖会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奇异墨花,尤其是那些昔日里的“烂笔头”,突然出现一、两行令人意想不到的妙言佳句,会让人吃惊地发现玩童们身上照样有一股创作潜能!
大凡这些写作“低能儿”,他们玩性重,不肯在文字上下番苦功夫,但他们往往是玩的高手,不乏玩的“熟语”和“行话”,行文起来一般人难以企及。因而,创设“玩”环境,引导玩童写“玩文字”,是帮他们找到写作门径的最佳途径。
这种“玩”上写作路,其实是从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中打造书写工具,属原生态创作,是值得倡导的文风。然而,以“玩”为突破口,并非倡导孩童一味随意的玩,要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创设花样翻新、新颖多样的玩法,力求避开老套,玩他人之未玩,做他人之未做。那样才获取大量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文字信息,做出标新立异、新鲜罕见的文章来。从而,避免低俗,玩出品位,玩出名堂!
当你在玩中悟到了文字的真谛,渐渐觉得文字也好玩的时候,那你已经脱离了玩,开始正儿八经地玩文字了,你当初的“玩”便上了档次,快乐写作之门已悄悄向你开启。原先光靠“玩”得来的文字,是无法满足你的创作欲的了。万事万物,都将成为你玩味的对象,琢磨着用什么表达方式,选择何种语言去描述,当你在苦苦搜寻中突然文思泉涌时,于是,连忙掏出日记本写下一、两行,或打开电脑,记录下不期而遇的灵感时,你便享受着快乐行文、敲键击欢的乐趣。为了那一刻的到来,你头脑总爱寻思,出门变得爱看、爱听、爱想。长此下去,日记将“日见斑斓”,练就了把生活变成文字的本领。
百味人生,玩味文字品位高。孤独寂寞时,文字可以陪你玩;烦恼苦闷时,与文字聊天会觉得开心快乐!文字,永远是你的忠实伙伴,只要你不嫌弃它,它将一直把你陪伴,为你服务,为你效劳,会让你沉浸在文字的乐园里。文字垒砌起来的山,会让每一个靠近它的人身心拔高,人格提升!由“玩”导文,最终学会“玩”文字,训练方法是先玩后写,要求玩童玩时进入状态,但疯玩勿忘细节、留意玩招、捕捉新奇,这样行文才玩味十足、不乏文味、篇幅不短,精彩纷呈。在“垒字块”时,要悉心体会玩文字的快乐,从而沉醉其中,进入最佳创作状态,自拟题目,自己选材,写一篇玩的心得、趣事。字数不少于400字。
•范文点评•
当回“盲人”
整个助残日上午,小社员们都在活动室做“盲人”游戏。①
“盲童”林浩首先上场,他被吴思佳用毛巾蒙住了双眼,然后接过王位递过来的“拐杖”,一瘸一拐地向台前移去。当走到物品盒前,他便开始了“盲人辨物”。只见他从里面拿出了一只白色的圆东西,用手掂了掂,估计了一下重量,才断定是一只乒乓球。②
接着是“盲人识币”。硬币好识,纸币稍难些,但没有拦住上场的小兰,手感细腻的她从钱盒里拿出了一张大钞,用指头在票面上摸摸捻捻,却用平和的语气说了出来:“这是一百元。”③
然后开始“识盲文”。斗子不识一箩筐,绰号“小文盲”的小黑子上场了,大家都想看他的洋相,只见他在象棋盒内拿出了一个“相”,摸了两下,并一口说了出来,令同学们刮目相看。④
最后,开始“盲人绘画”——贴鼻子。笨手笨脚的小张上场,他先找到了“纸鼻子”,在“面孔”上比划着,鼻子的位置虽找到了,但却把“鼻子”贴倒了,朝天出气,可见这个人火气一定很大!⑤
盲人游戏,使我目击到了一个个“盲人”生活的艰难,因此,我们要关心残疾人,呵护残疾人,人人都向残疾人献爱心。⑥
①趣玩盲人游戏,收获创作素材。
②艰难的分辨过程,才有助于小作者如此细腻描写,强化了把文章写具体的训练。
③通过表演,才能形象地刻画出来盲人的举止、神态、语气。
④洋相——“相”——刮目相看,一连三个“相”的巧用,反映小作者文饰的独具匠心。
⑤老套的游戏,写出了新意,行文风趣幽默。
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寓教于乐。
点评:
选择新颖玩法,写出鲜活文字,此乃盲人游戏的主旨。此文尤其值得津津乐道的是,在写玩腻了的游戏情节时,小作者联想奇特,行文有趣,让读者咀嚼起来一点儿不感到乏味。
指导老师:吴文生
•佳作引路•
语文游艺
今天,我们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活动——猜成语游艺。
吴老师把我们分成甲乙两大组,两人一小组登台表演。甲组邓又康先走上讲台,揭开题板是“搔手弄姿”,于是他一只手在头上摸着,扭扭捏捏地摆了个姿势。这样的动作重复好几次,可他的搭档始终没有猜出来。
接着,胡文彬表演,她选的成语是“抓耳挠腮”,连连抓头不知怎么办,好半天才见她用手抓抓耳朵摸摸后脑勺,老师提醒后一个动作做错了,乐宣兵眼珠一转:“抓耳挠腮!”乙组高兴地欢呼着。
轮到我了,见是“掩耳盗铃”,先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出来了,我一手捂着耳朵,一手装做偷东西的样子。我的搭档摸摸脑袋,左思右想,“5、4、3……”主持人吴敏在大声喊着,倒计时临近了,她灵机一动,大声抢答道:“掩耳盗铃!”我对我的表演十分满意,可台下的人说我在偷东西,真是气死本小姐了!
最后一位是尹海舟,只见他脑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他的搭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大家也琢磨不透,最后只得老师公布答案:“翻来覆去”。大家“噢”的一声,他的搭档徐天红这才责怪他表演不到位!
就这样,我们在这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了一次语文游艺活动。
点评:
别开生面的成语游艺,使参与者人人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一个个精彩的表演,使得笔下文字段段出彩!玩者不仅在猜成语中感受文字的魅力,而且享受文字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指导老师:吴文生
•阅读体验•
泥塑小花猪
今天,老师让我们回家用橡皮泥捏泥塑。
一回家,我就把以前的橡皮泥拿了出来,不同种颜色的橡皮泥揉在一起变成花瓣状。我从中取出一些橡皮泥放在手中捏,使之成为猪头雏形,捏出翘起部位,用刀剪去,在横截面上用铅笔点上两个大小合适的洞做猪鼻子,又在鼻子上方挖两个小孔用铅笔点一下做眼睛,再用两团小橡皮泥压扁粘贴到脑袋两边做耳朵,至于尾巴,只将捏翘的部分往上慢慢搓成条状,使之弯曲盘旋两圈即可。猪身子我是用一团大的橡皮泥捏成圆柱形,然后慢慢搓成一个长条的身子。猪腿是将一小块橡皮泥搓成一条粗细均匀的长条子。再在猪腿前端截出短片浮着在上面,那就是猪蹄子。
把所有的各个部位都做好了,现在就是组装了。我用一根根牙签,穿插连接,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花猪就做好了。瞧,耳朵像两把大蒲扇,小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咧得大大的在傻笑,身子圆滚滚的像一段香肠,甩着尾巴摇着猪头朝前走。
多么可爱的小花猪呀。
阅读《泥塑小花猪》这篇文章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抓住哪些动作词语写泥塑的?
2.哪些花样翻新的捏法把“小花猪”泥塑得栩栩如生?
3.静态“橡皮猪”怎样在作者笔下成了“活宝”?
4.哪些联想部分写出了“花猪”的憨厚可爱?
写作,简而言之,就是垒字块,如同堆积木,尽情搭建,十分有趣。当你通过艺术构想,将字符串连累积出赏心悦目的杰作时,就会觉得“文字魔方”好玩极了!
把写作当做文字游戏来玩,你就不会觉得“作文,作文,做起来头痛”了。我曾遇到一群怕作文的玩童,但发现他们特别爱下棋,于是,我有意识地提醒“棋迷们”用棋子上的“字符”,描绘战局,结果他们嘴里都能不时说些俏皮话:“拐子马踏死小兵无数”、“大炮掀翻大车”、“大车活捉了老将的贴身保镖——大象”。下完棋后,我又让他们用《乐在棋中》做题写出来,结果个个笔下都妙语连珠,文章异常出彩!他们在玩中轻松地找到了“架构方块字”的模式,尝到了“玩”文字的快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这种寓文字于游戏或活动中,是生活与文字的一种很好的“接轨”,长期训练下去,会让小朋友手中的“单色笔”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生活,文字鲜活而灵动,笔尖会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奇异墨花,尤其是那些昔日里的“烂笔头”,突然出现一、两行令人意想不到的妙言佳句,会让人吃惊地发现玩童们身上照样有一股创作潜能!
大凡这些写作“低能儿”,他们玩性重,不肯在文字上下番苦功夫,但他们往往是玩的高手,不乏玩的“熟语”和“行话”,行文起来一般人难以企及。因而,创设“玩”环境,引导玩童写“玩文字”,是帮他们找到写作门径的最佳途径。
这种“玩”上写作路,其实是从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中打造书写工具,属原生态创作,是值得倡导的文风。然而,以“玩”为突破口,并非倡导孩童一味随意的玩,要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创设花样翻新、新颖多样的玩法,力求避开老套,玩他人之未玩,做他人之未做。那样才获取大量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文字信息,做出标新立异、新鲜罕见的文章来。从而,避免低俗,玩出品位,玩出名堂!
当你在玩中悟到了文字的真谛,渐渐觉得文字也好玩的时候,那你已经脱离了玩,开始正儿八经地玩文字了,你当初的“玩”便上了档次,快乐写作之门已悄悄向你开启。原先光靠“玩”得来的文字,是无法满足你的创作欲的了。万事万物,都将成为你玩味的对象,琢磨着用什么表达方式,选择何种语言去描述,当你在苦苦搜寻中突然文思泉涌时,于是,连忙掏出日记本写下一、两行,或打开电脑,记录下不期而遇的灵感时,你便享受着快乐行文、敲键击欢的乐趣。为了那一刻的到来,你头脑总爱寻思,出门变得爱看、爱听、爱想。长此下去,日记将“日见斑斓”,练就了把生活变成文字的本领。
百味人生,玩味文字品位高。孤独寂寞时,文字可以陪你玩;烦恼苦闷时,与文字聊天会觉得开心快乐!文字,永远是你的忠实伙伴,只要你不嫌弃它,它将一直把你陪伴,为你服务,为你效劳,会让你沉浸在文字的乐园里。文字垒砌起来的山,会让每一个靠近它的人身心拔高,人格提升!由“玩”导文,最终学会“玩”文字,训练方法是先玩后写,要求玩童玩时进入状态,但疯玩勿忘细节、留意玩招、捕捉新奇,这样行文才玩味十足、不乏文味、篇幅不短,精彩纷呈。在“垒字块”时,要悉心体会玩文字的快乐,从而沉醉其中,进入最佳创作状态,自拟题目,自己选材,写一篇玩的心得、趣事。字数不少于400字。
•范文点评•
当回“盲人”
整个助残日上午,小社员们都在活动室做“盲人”游戏。①
“盲童”林浩首先上场,他被吴思佳用毛巾蒙住了双眼,然后接过王位递过来的“拐杖”,一瘸一拐地向台前移去。当走到物品盒前,他便开始了“盲人辨物”。只见他从里面拿出了一只白色的圆东西,用手掂了掂,估计了一下重量,才断定是一只乒乓球。②
接着是“盲人识币”。硬币好识,纸币稍难些,但没有拦住上场的小兰,手感细腻的她从钱盒里拿出了一张大钞,用指头在票面上摸摸捻捻,却用平和的语气说了出来:“这是一百元。”③
然后开始“识盲文”。斗子不识一箩筐,绰号“小文盲”的小黑子上场了,大家都想看他的洋相,只见他在象棋盒内拿出了一个“相”,摸了两下,并一口说了出来,令同学们刮目相看。④
最后,开始“盲人绘画”——贴鼻子。笨手笨脚的小张上场,他先找到了“纸鼻子”,在“面孔”上比划着,鼻子的位置虽找到了,但却把“鼻子”贴倒了,朝天出气,可见这个人火气一定很大!⑤
盲人游戏,使我目击到了一个个“盲人”生活的艰难,因此,我们要关心残疾人,呵护残疾人,人人都向残疾人献爱心。⑥
①趣玩盲人游戏,收获创作素材。
②艰难的分辨过程,才有助于小作者如此细腻描写,强化了把文章写具体的训练。
③通过表演,才能形象地刻画出来盲人的举止、神态、语气。
④洋相——“相”——刮目相看,一连三个“相”的巧用,反映小作者文饰的独具匠心。
⑤老套的游戏,写出了新意,行文风趣幽默。
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寓教于乐。
点评:
选择新颖玩法,写出鲜活文字,此乃盲人游戏的主旨。此文尤其值得津津乐道的是,在写玩腻了的游戏情节时,小作者联想奇特,行文有趣,让读者咀嚼起来一点儿不感到乏味。
指导老师:吴文生
•佳作引路•
语文游艺
今天,我们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活动——猜成语游艺。
吴老师把我们分成甲乙两大组,两人一小组登台表演。甲组邓又康先走上讲台,揭开题板是“搔手弄姿”,于是他一只手在头上摸着,扭扭捏捏地摆了个姿势。这样的动作重复好几次,可他的搭档始终没有猜出来。
接着,胡文彬表演,她选的成语是“抓耳挠腮”,连连抓头不知怎么办,好半天才见她用手抓抓耳朵摸摸后脑勺,老师提醒后一个动作做错了,乐宣兵眼珠一转:“抓耳挠腮!”乙组高兴地欢呼着。
轮到我了,见是“掩耳盗铃”,先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出来了,我一手捂着耳朵,一手装做偷东西的样子。我的搭档摸摸脑袋,左思右想,“5、4、3……”主持人吴敏在大声喊着,倒计时临近了,她灵机一动,大声抢答道:“掩耳盗铃!”我对我的表演十分满意,可台下的人说我在偷东西,真是气死本小姐了!
最后一位是尹海舟,只见他脑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他的搭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大家也琢磨不透,最后只得老师公布答案:“翻来覆去”。大家“噢”的一声,他的搭档徐天红这才责怪他表演不到位!
就这样,我们在这紧张而愉快的气氛中度过了一次语文游艺活动。
点评:
别开生面的成语游艺,使参与者人人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一个个精彩的表演,使得笔下文字段段出彩!玩者不仅在猜成语中感受文字的魅力,而且享受文字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指导老师:吴文生
•阅读体验•
泥塑小花猪
今天,老师让我们回家用橡皮泥捏泥塑。
一回家,我就把以前的橡皮泥拿了出来,不同种颜色的橡皮泥揉在一起变成花瓣状。我从中取出一些橡皮泥放在手中捏,使之成为猪头雏形,捏出翘起部位,用刀剪去,在横截面上用铅笔点上两个大小合适的洞做猪鼻子,又在鼻子上方挖两个小孔用铅笔点一下做眼睛,再用两团小橡皮泥压扁粘贴到脑袋两边做耳朵,至于尾巴,只将捏翘的部分往上慢慢搓成条状,使之弯曲盘旋两圈即可。猪身子我是用一团大的橡皮泥捏成圆柱形,然后慢慢搓成一个长条的身子。猪腿是将一小块橡皮泥搓成一条粗细均匀的长条子。再在猪腿前端截出短片浮着在上面,那就是猪蹄子。
把所有的各个部位都做好了,现在就是组装了。我用一根根牙签,穿插连接,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花猪就做好了。瞧,耳朵像两把大蒲扇,小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巴咧得大大的在傻笑,身子圆滚滚的像一段香肠,甩着尾巴摇着猪头朝前走。
多么可爱的小花猪呀。
阅读《泥塑小花猪》这篇文章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抓住哪些动作词语写泥塑的?
2.哪些花样翻新的捏法把“小花猪”泥塑得栩栩如生?
3.静态“橡皮猪”怎样在作者笔下成了“活宝”?
4.哪些联想部分写出了“花猪”的憨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