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到底该怎样解释?从我读初中初次学习《陋室铭》到参加工作多次教授《陋室铭》,文下的注解几十年“从一而终”:“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入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每次读到这个顽固的注解,总是疑惑重重,倍感别扭: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刘禹锡会如此露骨、毫不谦虚地自诩品德高尚吗?有怀疑便有思索和明辨是非的可能,于是笔者前后勾连,细读文本,发现这里的“馨”所对应的主语其实并不是“德”而是“陋室”。
首先,从省略和照应看。作者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显然是以之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构成类比关系,即把自己的陋室比作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山因有仙而名,水因有龙而灵,那么陋室呢?——因主人之德而馨。也就是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阔(或室不嫌陋),人德则馨”。从意义照应的角度分析,“室”应该照应“山”和“水”,“陋”应该照应“不在高”和“不在深”,“德”应该照应“有仙”和“有龙”,而“馨”则应该照应“名”和“灵”。按教材的翻译理解,则是“吾德馨”照应“有仙”和“有龙”,而照应“名”和“灵”的语法成分却作了省略,于是编者只好在括号内补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省略“就不感到简陋了”。这就很令人费解,虽说文言文中省略现象比比皆是,但像这种前后形成照应关系的关键词语,则是不应该省略的。
其次,从前后文的联系看。短文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除了类比作喻的作用,还能引出文章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后文也正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的,而其展开的起点在行文上都是落脚在陋室之“馨”而非“吾德”之“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上”一“入”,写出陋室环境之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有”对“无”,写出陋室出入人物之不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个“可以”,写出居室虽陋却并不妨碍主人高雅的情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个“无”字,则又暗中与官府华居作比,写出陋室主人虽失犹得的旷达心胸。这些文句中的“上”与“入”、“有”和“无”、一个“可以”、两个“无”字都瞄准了陋室,凸显了它的虽陋犹馨。在描述完陋室的雅景、雅人、雅趣、雅量之后,文章又将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和西蜀扬子云的亭子联系起来,并引用孔子的‘啊陋之有”有力作结,也是照应陋室之“馨”,而非照应吾德之“馨”。
再次,从刘禹锡的经历及写作背景看。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后,按规定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刘禹锡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相据住地景现特点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甚为恼火,又将刘禹锡移居别地,井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刘禹锡见岸柳婆娑,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先景,“家”被折腾了三次。刘禹锡忍无可忍,于是在愤激之中写成了《陋室铭》,并请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外,以示纪念。由此可见,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意图在于跟势利小人针锋相对,使策知县的心理惩罚失去效用。在被眨官和排挤的情形下,反话正说,把简陋的居室写得无比美好,就成为刘禹锡反击策知县的最佳选择。这也决定了《陋室铭》叙事的起点应在表达“室馨”,这与前两次被刁难时所写对联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单从意义上理解,上述分析也许有点小题大做,因为笔者的理解与编者的翻译在內容上并没有实质性差异。但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编者的翻译问題出在对语法结构关系的错误理解。从语法关系的角度考察,“有仙则名”“有龙则灵”都可以看做因果关系的复句:有“仙”这个原因,就有“名”这个结果;有“龙”这个原因,就有“灵”这个结果。那么与之形成类比关系的“惟吾德馨”也应该看做因果关系的复句:有“吾德”这个原因,就有“馨”这个结果。照编者的翻译理解,句中就只有“惟吾德馨”这个原因,而失去了结果。
造成编者理解偏误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惟吾德馨”音节停顿较之“有仙则名”和“有龙则灵”发生了变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编者受“有仙/则名”和“有龙/则灵”两字一顿的影响,将“惟吾德馨”也判成两字一顿,又加上“陋室”与“馨”之间有“惟吾德”这一原因的插入,而“德”与“馨”又紧紧相邻,结果就把“德”与“馨”生硬地理解为主谓关系,却割裂了“陋室”与“馨”之间的主谓关系。
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关乎教学引导的方向和教学境界的高低。请看一个教学片段(王君《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洗>整台嫩学实录片段》,《语文建没》2008年第6期)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周敦颐式的。你看,他对陋室的评价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认为自己的品德是美好的,可以让陋室生辉。
师: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
生:《陋室铭》中的生活场景确实经过了刘禹锡的夸张。生活是现实的。城里的一间小屋,条件肯定很糟糕,来来往往的人也可能不会那么高雅,环境也可能不会那么清幽,但我认为,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分析得非常有见地。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顽强、乐观地生长。这周的班级古诗积累,老师推荐了刘禹锡的一系列小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老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已经将理解的重点定位于对居室的描写,这本是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感受作者情怀,将思考引向深入的良好契机,比如可以问学生“你能透过对居室的描写看出作者的情趣、胸怀吗?”然而教师却抛开文本,以反义对举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刘禹锡的心很开阔、很宁静、很饱满这些预谈性很强的答案。笔者私下认为,这正是受教材将“德”与“馨”强行组合并翻译咸“品德高尚”的误导所致。
在没有发现这一翻译的不妥之前,笔者也曾提出让学生从文中寻找“陋室”之“陋”与“吾德”之“馨”的根据这样看似质量很高的问题,惜乎这样的理解割裂了文本情景交融的关系,将作者的情趣涵养看成了外在于景物描写的东西。
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要以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为前提。对文句中概括居室品质的关键词语“馨”视而不见,因而在翻译中作出多余的补充,将本不应组合在一块的词语“德”与“馨”强行组合,因而对“馨”作出生硬妁引中——这种对文本的错误理解自然会使教学效果欠打折扣。有感于此,笔者力不从心,写下以上文字,就教方家,并吁请再版教材时及时订正。
首先,从省略和照应看。作者开头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显然是以之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构成类比关系,即把自己的陋室比作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山因有仙而名,水因有龙而灵,那么陋室呢?——因主人之德而馨。也就是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阔(或室不嫌陋),人德则馨”。从意义照应的角度分析,“室”应该照应“山”和“水”,“陋”应该照应“不在高”和“不在深”,“德”应该照应“有仙”和“有龙”,而“馨”则应该照应“名”和“灵”。按教材的翻译理解,则是“吾德馨”照应“有仙”和“有龙”,而照应“名”和“灵”的语法成分却作了省略,于是编者只好在括号内补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省略“就不感到简陋了”。这就很令人费解,虽说文言文中省略现象比比皆是,但像这种前后形成照应关系的关键词语,则是不应该省略的。
其次,从前后文的联系看。短文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除了类比作喻的作用,还能引出文章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后文也正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的,而其展开的起点在行文上都是落脚在陋室之“馨”而非“吾德”之“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上”一“入”,写出陋室环境之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有”对“无”,写出陋室出入人物之不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一个“可以”,写出居室虽陋却并不妨碍主人高雅的情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个“无”字,则又暗中与官府华居作比,写出陋室主人虽失犹得的旷达心胸。这些文句中的“上”与“入”、“有”和“无”、一个“可以”、两个“无”字都瞄准了陋室,凸显了它的虽陋犹馨。在描述完陋室的雅景、雅人、雅趣、雅量之后,文章又将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和西蜀扬子云的亭子联系起来,并引用孔子的‘啊陋之有”有力作结,也是照应陋室之“馨”,而非照应吾德之“馨”。
再次,从刘禹锡的经历及写作背景看。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后,按规定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刘禹锡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相据住地景现特点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甚为恼火,又将刘禹锡移居别地,井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刘禹锡见岸柳婆娑,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半年先景,“家”被折腾了三次。刘禹锡忍无可忍,于是在愤激之中写成了《陋室铭》,并请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外,以示纪念。由此可见,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意图在于跟势利小人针锋相对,使策知县的心理惩罚失去效用。在被眨官和排挤的情形下,反话正说,把简陋的居室写得无比美好,就成为刘禹锡反击策知县的最佳选择。这也决定了《陋室铭》叙事的起点应在表达“室馨”,这与前两次被刁难时所写对联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单从意义上理解,上述分析也许有点小题大做,因为笔者的理解与编者的翻译在內容上并没有实质性差异。但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编者的翻译问題出在对语法结构关系的错误理解。从语法关系的角度考察,“有仙则名”“有龙则灵”都可以看做因果关系的复句:有“仙”这个原因,就有“名”这个结果;有“龙”这个原因,就有“灵”这个结果。那么与之形成类比关系的“惟吾德馨”也应该看做因果关系的复句:有“吾德”这个原因,就有“馨”这个结果。照编者的翻译理解,句中就只有“惟吾德馨”这个原因,而失去了结果。
造成编者理解偏误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惟吾德馨”音节停顿较之“有仙则名”和“有龙则灵”发生了变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编者受“有仙/则名”和“有龙/则灵”两字一顿的影响,将“惟吾德馨”也判成两字一顿,又加上“陋室”与“馨”之间有“惟吾德”这一原因的插入,而“德”与“馨”又紧紧相邻,结果就把“德”与“馨”生硬地理解为主谓关系,却割裂了“陋室”与“馨”之间的主谓关系。
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关乎教学引导的方向和教学境界的高低。请看一个教学片段(王君《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洗>整台嫩学实录片段》,《语文建没》2008年第6期)
生:我认为刘禹锡的选择是周敦颐式的。你看,他对陋室的评价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认为自己的品德是美好的,可以让陋室生辉。
师:你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关键词语“德馨”来思考,非常难得。但是,难道陶渊明的品德就不“馨”吗?
生:《陋室铭》中的生活场景确实经过了刘禹锡的夸张。生活是现实的。城里的一间小屋,条件肯定很糟糕,来来往往的人也可能不会那么高雅,环境也可能不会那么清幽,但我认为,刘禹锡这样写不是造假,而是因为他的心。
师:分析得非常有见地。他的心如何?房子很狭窄,但是他的心——
生:很开阔。
师:房子很嘈杂,但是他的心——
生:很宁静。
师:生活很单调,但是他的心——
生:很饱满。
师:对了,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他没有选择桃花源,他和周敦颐一样,在淤泥之中顽强、乐观地生长。这周的班级古诗积累,老师推荐了刘禹锡的一系列小诗,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老师是要让同学们感受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已经将理解的重点定位于对居室的描写,这本是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感受作者情怀,将思考引向深入的良好契机,比如可以问学生“你能透过对居室的描写看出作者的情趣、胸怀吗?”然而教师却抛开文本,以反义对举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刘禹锡的心很开阔、很宁静、很饱满这些预谈性很强的答案。笔者私下认为,这正是受教材将“德”与“馨”强行组合并翻译咸“品德高尚”的误导所致。
在没有发现这一翻译的不妥之前,笔者也曾提出让学生从文中寻找“陋室”之“陋”与“吾德”之“馨”的根据这样看似质量很高的问题,惜乎这样的理解割裂了文本情景交融的关系,将作者的情趣涵养看成了外在于景物描写的东西。
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要以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为前提。对文句中概括居室品质的关键词语“馨”视而不见,因而在翻译中作出多余的补充,将本不应组合在一块的词语“德”与“馨”强行组合,因而对“馨”作出生硬妁引中——这种对文本的错误理解自然会使教学效果欠打折扣。有感于此,笔者力不从心,写下以上文字,就教方家,并吁请再版教材时及时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