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随县教学视导组接连听了几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负荆请罪》一文。课文的体裁是剧本,与普通课文不同的是,剧本中小括号内的词语主要交代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几位老师在处理这些词语时,大多是就词教词,据词解义,或者要求学生根据词的提示去读读句子,从中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体会人物情感。这样的词语处理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本语言、感悟人物形象确实是有所帮助的,但我们的词语教学如果就此止步的话,这样的处理无疑没有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苏霍姆林斯基语)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文本中关键词语的品读、体悟,从而使学生沉浸于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领悟到汉语言的神韵和妙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基于以上思考,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笔者紧扣剧本中小括号内的“若有所悟”一词,引领学生展开品评、玩味,并以之作为支点,串起了对整个剧本的阅读感悟活动。
  
  抓词眼
  “悟”即了解、领会的意思,抓住了词眼“悟”,学生对“若有所悟”一词的意思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追问:“韩勃好像‘悟’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连声说‘对,对,大人您做得对’?”经过一番字斟句酌后,词语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逐渐敞亮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品评中,对“若有所悟”一词的字面意思有了准确的拿捏,并在进一步的感悟中,不断地逼近对文本语言的深层“触摸”。这样的词语处理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灵动而丰厚。
  
  找幕眼
  剧本第一幕的主人公无疑是蔺相如,但门客韩勃的反应则对表现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映衬作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人物宽广的胸襟,在学生对“若有所悟”一词有了充分感悟的基础上,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去找出第一幕剧本中反映韩勃神情变化的一些词语,让学生在前后联系中去完整地感受韩勃神情的变化过程。不久,学生便找出了“气愤地”、“不满地”、“不解地”、“若有所悟地”等词。“韩勃的神情为什么由原来的‘气愤地’到‘不满地’,再到‘不解地’,直至后来‘若有所悟地’?”“韩勃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学生在联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比较辨析、潜心品味一番后,感悟活动不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不但较好地理解了文本之言,还准确地把握了文本之意。至此,剧本第一幕“和为贵”的主旨在学生的切己体察中变得越发明朗起来。
  
  扣文眼
  韩勃所“悟”的即是蔺相如所想的,也是廉颇所悔的。但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一层意思,进而深入领会剧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的丰富内涵呢?在几经思量后,笔者决定仍然从“悟”字入手,引领学生去沿波讨源一番。“由先前的一再挡道到后来的负荆请罪,廉颇他又悟出了什么?”“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廉颇是翻然悔悟,诚心道歉?”笔者启发学生分别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方面去揣摩体悟,从而不仅了解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而且深入探寻支撑人物行为的内因。在对第二幕剧本深入研读后,学生有的从人物“负荆”的动作中感悟出了廉颇的翻然悔悟,有的从人物“请罪”时的语言中体会到了廉颇的知错就改,有的从对人物神情的想象中感受到了廉颇的真诚忏悔。至此,剧本中将、相二人“一心为赵国着想”这一文眼最终才得以突现,剧本所包蕴的情感才得以外显,剧本中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丰满、高大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方才真正得以建构。
其他文献
【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提前两周让学生收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办一期手抄报。  2 班内办一期以“数字成语天地”为主题的黑板报。  3 教师制作活动课所需的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成语吧?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人探索最多、疑惑最多的热点。学生在长达六年的小学阅读生活中,通过教师的精心引领,要做到如悠闲散步,不经意抬眼间繁花似锦或蓦然回首处灯火阑珊。因此,我以为阅读教学不仅是惬意地徜徉在文本语言文字中,而且一定是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指向目标的徜徉。    目标一:咬定青山不放松——关注语言文字,准确理解思想内容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主旨,并关注具有本学科特点
案例描述    听过一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其中一个教学片断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请一名学生朗读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这名学生读得平平,教师觉得没有突出泼水的欢乐,便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瞧,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正在使劲地互相泼水,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个个都张大嘴笑哈哈!”“人人脸上笑开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句段,品悟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在厄运降临时坚定的信念。  2.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    教学流程  一、由词入手,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并指名读准下列词语: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 化为乌有夜难安寝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名垂青史   2.要求学
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富于特色的情境教学显现出了它越来越多的优越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为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鲜活、生动、有趣。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兴趣和能力。然而,有的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语文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
书名: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  作者:王荣生  出版单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ISBN:9787501998845  定价:36元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他学科学习与考试的基础之一。大语文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解决的问题。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编著的《阅读教学
《湖心亭看雪》出自明末清初著名小品文作家张岱的《陶庵梦忆》,与《西湖七月半》同为其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反复选取的经典文本。两篇文章均以杭州西湖为写作背景,但是其为后人所称赏,并不在于作者对西湖胜景的描摹,而在于高情雅趣的不经意流露,隐藏于字里行间的身世之叹与家国之悲,以及空灵冰雪之文气。特别是洋溢在文中的空灵冰雪之文气,它是一种个性气质、神韵情思,非后天技巧可以练就。用曹丕《典论·论文》的话说
高考作文是我国基础教育走向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考核内容,因其分值高,言说空间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教育的内涵、意义与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题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着学习评价内容与形式。梳理新世纪高考作文命题取向和特征,意义在于为提升高考测试信度和效度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当前语文教学提供方向和实践策略。  价值立场决定命题形式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将以“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为板块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感受诗中儿童的活泼、天真。整个教学的设计力求简单化,以“藏”这根主线贯穿全文,在“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正确、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更适用于课堂上教学互动的工具——交互白板。交互白板因其强大的交互性、操作简便、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等等优势,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交互白板的出现,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动画激发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课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何令我们的语文课堂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