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许多新课程理念已经被老师们所了解大部分老师能积极主动地运用,作为一线教师地我,也有许多迷茫,偏颇,在不断尝试改革的过程中,我也总在认真反思着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一、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烦,在教材的处理上有必要避重就轻吗
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第三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是我讲的公开课,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参观博物馆,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租一辆车?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列出求两个班总人数的算式,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会面对36+30、36+35、36+34、30+35、30+34、35+34六道加法题,其中还有两道进位加。而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我考虑到大家教学素材相同,也想避开进位加的教学,我便选择学生经历的爱心捐款这一素材作为自己的主题情境引入课题。上完课后,听课老师反复询问我改主题情境图的想法。我着重讲了自己主题图的优势,点出教材主题图的弊端。可是上完这节课,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静,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深切的体会新课标理念,在实施新课标时思想过于保守。
因为教材主题图是一个开放性的情境,由此情境学生将面对进位和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教材设计给予学生许多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而我却要用一个框子框住学生的思维,这不是明显没有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吗?
二、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体验
案例: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为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对于教材的重难点突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我还是花了些时间分析研究教材,为了确实保证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我在课前没有安排预习,只是让学生制作各种大小不同的圆锥和圆柱。只是让学生回家制作不同高和底的圆锥与圆柱,安排试验容器学生自由选择,填充的物体,学生也是自由选择,学生做完试验后小组汇报,圆锥与圆柱不同高和底的情况,他们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三分之一。在这节课中我很自然的创设了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圆锥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之间的关系。
确实在探究学习中,总有一些偏颇底看法,认为探究学习无非是放手让学生尝试、实践、发现而已,只要把数学问题抛给学生,把探索时空还给学生,开展操作性实践活动,就是探究性学习了,这就只着眼于探究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对探究过程、内容、手段等内在本质的简单化理解,制约着探究的潜在功效。另一方面,有的教师随意拔高探究要求,把探究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发现,认为学生只要向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原汁原味地探究才是真正意义地探究活动,否则若有教材、教师、媒体地介入与帮助,就会使探究活动失去探究味。以至于教师不敢大方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必要的指点和点拨,使探究学习陷入盲目困境之中,其实在教学环节多动些恼筋,多站在学生底角度去设计,许多探究活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反思自己两堂课的教学行为,我深切的感受到,新课程需要我们从利于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多花一些心思,也能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反思或许是沉重的包袱,但更是教师成长必经地途径,更是前进的动力,愿我们在反思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进取。
责任编辑:刘丹
一、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烦,在教材的处理上有必要避重就轻吗
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第三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是我讲的公开课,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参观博物馆,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租一辆车?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列出求两个班总人数的算式,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会面对36+30、36+35、36+34、30+35、30+34、35+34六道加法题,其中还有两道进位加。而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我考虑到大家教学素材相同,也想避开进位加的教学,我便选择学生经历的爱心捐款这一素材作为自己的主题情境引入课题。上完课后,听课老师反复询问我改主题情境图的想法。我着重讲了自己主题图的优势,点出教材主题图的弊端。可是上完这节课,我的心一直不能平静,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深切的体会新课标理念,在实施新课标时思想过于保守。
因为教材主题图是一个开放性的情境,由此情境学生将面对进位和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教材设计给予学生许多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展开多角度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都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培育,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而我却要用一个框子框住学生的思维,这不是明显没有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吗?
二、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体验
案例: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为了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对于教材的重难点突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我还是花了些时间分析研究教材,为了确实保证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我在课前没有安排预习,只是让学生制作各种大小不同的圆锥和圆柱。只是让学生回家制作不同高和底的圆锥与圆柱,安排试验容器学生自由选择,填充的物体,学生也是自由选择,学生做完试验后小组汇报,圆锥与圆柱不同高和底的情况,他们体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三分之一。在这节课中我很自然的创设了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圆锥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之间的关系。
确实在探究学习中,总有一些偏颇底看法,认为探究学习无非是放手让学生尝试、实践、发现而已,只要把数学问题抛给学生,把探索时空还给学生,开展操作性实践活动,就是探究性学习了,这就只着眼于探究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对探究过程、内容、手段等内在本质的简单化理解,制约着探究的潜在功效。另一方面,有的教师随意拔高探究要求,把探究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发现,认为学生只要向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原汁原味地探究才是真正意义地探究活动,否则若有教材、教师、媒体地介入与帮助,就会使探究活动失去探究味。以至于教师不敢大方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必要的指点和点拨,使探究学习陷入盲目困境之中,其实在教学环节多动些恼筋,多站在学生底角度去设计,许多探究活动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反思自己两堂课的教学行为,我深切的感受到,新课程需要我们从利于学生发展的高度出发,多花一些心思,也能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反思或许是沉重的包袱,但更是教师成长必经地途径,更是前进的动力,愿我们在反思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进取。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