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手术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収治的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手术组给予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结果:联合组腰痛及腿痛评分、腰椎前屈活动度评分、腰椎稳定性评分及综合评分较手术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腰椎稳定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腰部核心力量锻炼;腰椎稳定性
腰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不仅对患者正常的肢体活动造成影响,同时易反复发作腿痛及腰痛,威胁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手术作为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方法,通过解除腰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及脊髓的压迫,达到消除临床症状, 恢复腰椎稳定性的目的。但经过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选择性钉棒系统固定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易带来脊柱生物力学的改变,甚至可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影响术后的远期效果[1]。为此,我院在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联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重点是通过对腰部肌肉进行锻炼,以达到改善腰部肌肉力量,提高增强腰椎协调性与稳定性的目的。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収治的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5例。手术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42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6.2)岁。联合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43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组给予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将两侧骶棘肌剥离后,充分显露出两侧椎板与棘突,于患椎两侧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以此给予半侧椎板及棘突减压。利用神经剥离指牵开保护层后,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使得神经根管得到充分减压,后将备好的骨粒植入固定。联合组在其基础上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方法为:术后3日至1周内给予牵拉运动及放松运动,锻炼项目包括被动支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及被动交替伸腿等,术后1周至3周给予加强腰背肌力量与改善腰腿功能锻炼等,锻炼项目包括腰背肌、腰臀肌锻炼、腰肌放松与伸展等。具体锻炼方法包括五点支撑法、头胸后伸式、直立式腰背肌锻炼、挺胸式、腹肌康复训练、足跟、足尖走路锻炼等[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观察指标包括腰痛及腿痛、腰椎前屈活动度、腰椎稳定性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 x ± 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及总体征候评分对比
联合组腰痛及腿痛评分、腰椎前屈活动度评分、腰椎稳定性评分及综合评分较手术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较高,临床症状典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易造成影响的特点,在早期即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目前,针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以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为主,经过大量测临床研究我们发现,此种治疗方法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势,包括:⑴其产生的固定力可牢固作用于脊柱三柱,并可保持一定的腰椎生物力学性能;⑵可通过有效减压,接触因椎间盘突出对脊髓神经造成的压迫;⑶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骨融合率,减少了对脊髓造成的损伤;⑷手术对正常部位造成的创伤较小,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等[3]。但也有研究报道证实,此种手术治疗方法可能因发生螺钉松动、损伤神经根、诱发邻近节段退行病变等情况,因此,在术后给予配合积极有效的腰部功能锻炼至关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腰部核心力量锻炼应用其中,发现此种方法不仅可通过对机体细胞活动产生刺激,有效促进改善了呼吸、血液及淋巴的循环,提高患者整体新城代谢,同时可通过作用于局部病变,减轻肌肉疼痛并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增强了机体对运动功能的感受刺激,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腰痛及腿痛评分、腰椎前屈活动度评分、腰椎稳定性评分及综合评分较手术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手术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腰椎稳定性,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荣群,徐耀增,唐天聰.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M定疗效及术后椎间盘退变的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 16 ( 4)
[2] 刘则征,张忠民,金大地.腰椎融合内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5)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手术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収治的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手术组给予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结果:联合组腰痛及腿痛评分、腰椎前屈活动度评分、腰椎稳定性评分及综合评分较手术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腰椎稳定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腰部核心力量锻炼;腰椎稳定性
腰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不仅对患者正常的肢体活动造成影响,同时易反复发作腿痛及腰痛,威胁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手术作为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方法,通过解除腰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及脊髓的压迫,达到消除临床症状, 恢复腰椎稳定性的目的。但经过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选择性钉棒系统固定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易带来脊柱生物力学的改变,甚至可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影响术后的远期效果[1]。为此,我院在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联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重点是通过对腰部肌肉进行锻炼,以达到改善腰部肌肉力量,提高增强腰椎协调性与稳定性的目的。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収治的9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5例。手术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42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6.2)岁。联合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43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组给予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将两侧骶棘肌剥离后,充分显露出两侧椎板与棘突,于患椎两侧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以此给予半侧椎板及棘突减压。利用神经剥离指牵开保护层后,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使得神经根管得到充分减压,后将备好的骨粒植入固定。联合组在其基础上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方法为:术后3日至1周内给予牵拉运动及放松运动,锻炼项目包括被动支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及被动交替伸腿等,术后1周至3周给予加强腰背肌力量与改善腰腿功能锻炼等,锻炼项目包括腰背肌、腰臀肌锻炼、腰肌放松与伸展等。具体锻炼方法包括五点支撑法、头胸后伸式、直立式腰背肌锻炼、挺胸式、腹肌康复训练、足跟、足尖走路锻炼等[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观察指标包括腰痛及腿痛、腰椎前屈活动度、腰椎稳定性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 x ± 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及总体征候评分对比
联合组腰痛及腿痛评分、腰椎前屈活动度评分、腰椎稳定性评分及综合评分较手术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其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较高,临床症状典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易造成影响的特点,在早期即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目前,针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多以选择性钉棒系统内固定为主,经过大量测临床研究我们发现,此种治疗方法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势,包括:⑴其产生的固定力可牢固作用于脊柱三柱,并可保持一定的腰椎生物力学性能;⑵可通过有效减压,接触因椎间盘突出对脊髓神经造成的压迫;⑶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的骨融合率,减少了对脊髓造成的损伤;⑷手术对正常部位造成的创伤较小,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等[3]。但也有研究报道证实,此种手术治疗方法可能因发生螺钉松动、损伤神经根、诱发邻近节段退行病变等情况,因此,在术后给予配合积极有效的腰部功能锻炼至关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腰部核心力量锻炼应用其中,发现此种方法不仅可通过对机体细胞活动产生刺激,有效促进改善了呼吸、血液及淋巴的循环,提高患者整体新城代谢,同时可通过作用于局部病变,减轻肌肉疼痛并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增强了机体对运动功能的感受刺激,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腰痛及腿痛评分、腰椎前屈活动度评分、腰椎稳定性评分及综合评分较手术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手术配合腰部核心力量锻炼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腰椎稳定性,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荣群,徐耀增,唐天聰.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M定疗效及术后椎间盘退变的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 16 ( 4)
[2] 刘则征,张忠民,金大地.腰椎融合内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