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主体共同谋划角度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人才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一方面是企业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人才需求结构的失衡凸显了我国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弊端与不足。本文从解决人才需求结构的社会问题出发,着力探讨国家、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在改革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元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本文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GDGZ14Y005) 阶段性研究成果。
  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课题。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近几年,我国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状况非常突出:一方面,企业存在巨大的用工缺口,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不少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不了业,原因是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型不学术”,“应用型不应用”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需求结构的失衡凸显了我国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弊端与不足。因此,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解决当前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角度探讨大力改革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与扶持力度不够,高职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表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偏低,投入增长跟不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等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缺乏明确区分,导致高校与职业院校争生源,且二者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度雷同;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建设还不成熟,导致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尚未打开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以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流通渠道,高职院校招生困难且生源质量偏低。
  2.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
  表现:学校的课程设置同质化,大专与本科雷同,不同专业的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高度一致;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材建设都显得僵化陈旧,没有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产业升级对接不够;学校教学偏重理论课,实训课设置得很少或没有;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教师队伍构建不合理,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跟不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步伐。
  3.行业、企业参与度低,游离于人才培养之外
  行业在人才培养职业标准的制定、紧贴产业的新课程的开发、接收学生实训、共建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没有与学校进行密切合作,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脱节。校企合作是保障学生有充分的上岗实习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但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校企合作表现出“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学生的实训操作流于形式,往往是去企业参观、观摩一下,缺乏上岗实际操作的锻炼。
  4.家长及学生的观念落后,导致生源不够、学生素质低
  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390万人,生源缺口384万人。高职院校“招生难,招好学生更难”源于家长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够,觉得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相比低人一等。家长不鼓励孩子积极报考,学生读了职业学院后也对自身前途不够自信,学起来不够积极认真。
  二、多元主体共同谋划,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1.国家要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与引导,增强顶层设计,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1)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协调教育、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关系,着力破解行业企业参与、调动社会力量、“双师型”教师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待遇等重点难点问题;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建立健全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为集团化办学的改革创新、建设骨干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企业在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提供政策保障;修订《公司法》、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税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等奖励办法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培养。
  (2)增加高职教育财政投入。世界各国普遍强调政府投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的财政性经费和预算内经费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分别为56.64%和50%,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今后要逐步增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
  (3)明确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融通。国家应从顶层对不同层次职业院校、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方向、目标作明确区分,改善人才培养类型高度雷同的现状。同时,国家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以及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融通机制,为高职院校能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创造条件。
  (4)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国际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完善对话机制,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引进优质资源助力高职更好发展。既“请进来”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也“走出去”推动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促进高职人才培养向国际标准看齐。
  2.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采取多样化措施振兴地方高职,为高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地方政府要根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不同、人才需求不同的现实,加强统筹力度,调整完善高职院校区域分布,改善高职院校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现代学徒制能否顺利实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针对职业院校缺乏实训基地,实训设备陈旧过时等现实困难,地方政府应牵头并指导高职院校建立共享性的地方公共职业教育实训平台,提高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针对校企合作落实难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制定落实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从经费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职业院校合作。   地方政府应创造条件加强国家示范高职、国家骨干高职与地方高职校级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的交流;同时,要大力支持地方高职在教师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专业与课程改革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工作,以此促进高职院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3.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全面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发挥好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
  (1)研究区域经济,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科学拟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依托行业协会制定岗位职业标准,联合共建企业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引用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特色教材,建立重点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
  (2)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为打破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局面,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发展上“做减法”,在特色上“做加法”,做精做强一批特色专业,无缝对接战略新兴产业。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融合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育人链”与“生产链”的无缝对接。
  (4)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除校内加强对实训设施的投入建设外,还要积极联系共建单位,与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室、联合其他的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资源库。
  (5)提升双师素质,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在提升双师素质上不断探索。如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 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建立教师轮训制度,落实“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积不少于6个月”的规定;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
  4.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锻炼平台
  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最终受益者是每个具体的企业。所以行业、企业应积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锻炼的场地,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行业可通过组建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的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推动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学上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形成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局面。
  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组建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从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实训基地提供等多方面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扶持,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5.转变观念,积极报考高职院校,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现在国家在加强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宣传力度,广大家长和学生也要积极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到高职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职教育将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院校并行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有自己的学历上升渠道、职业技术资格认定渠道,未来的专业技术人才最高也可以通过“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制途径攻读到博士学位,拿到相当于正高资格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国外高职教育发展得好的国家,如德国、奥地利等国,有大量的社会精英包括政府首脑都有职业教育的经历。家长和学生要改变高职教育“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积极报考高职院校,从而达到为高职人才培养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生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昕.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web/index.aspx.(2015-11-29).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中专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优化其数学思维品质。论文从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提
利用体外培养的自体表皮细胞来覆盖烧伤切痂创面已成为当前烧伤整形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促使培养的表皮细胞尽快地增值,扩展成片,以应用于创面的修
本文分析了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小型水利建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为了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笔者对信息化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做如下探讨。  一、机械制图的地位和学习目的  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人类借以构思、分析、表达、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资料,是关系到学生将来工作是否能加工出合格产品的关键。所以对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的学生,机械制图是一门学习绘制、识读机械图样并掌握其原理和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疱疹病毒科,在人群中广泛感染,引起多种疾病:①可引起人类先天性畸形和婴幼儿感染。据报道,HCMV先天性感染占全部新生儿感染的0.
针对雅砻江流域高坝群的工程特点,对其运行安全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指出了运行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过水建筑物运行安全、动力诊断与物探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等
据国家能源局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3号)有关要求,国家能源局将电力行业480座已注册登记和备案的水电站大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类型的多元化,给学校在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建立系统的矫正机制的五条措施。  关键词:认知障碍 课程思政化 奖励性强化  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多元化,通过不同招生考试途径入学的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散漫、厌学等特点,甚至有一些学生存在自控能力差、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校园内,一些学生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包括规则意识丧失、行
初中化学的总体特点是以“背诵为主”,有很多化学知识在还没有理解或没能深入理解的时候就要暂时记住它们。这就使得刚步入高一的同学们会感觉到化学课突然变得概念抽象、反应
在矿山施工作业中必然离不开矿山测量工作,对于矿山生产安全性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结合当下技术与设备的革新,大大减少测量误差,使矿山工作顺利进行。复杂施工条件下溜井贯通中更需对各项数据严保精确,尽量避免因为测量数据失误导致设计不合理问题。所以矿山测量技术中如惯性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空间信息技术等都应该有效应用,提高测量数据精度,避免安全事故发展,这也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